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247节(2 / 4)
“李卿,没有想到你的诗词如此受欢迎,街道上的孩童都在吟唱。”
坤兴公主朱媺娖当即激动的说道,
“是啊,是啊,父皇!李大人的诗集可是风靡整个京师,连儿臣都有幸拜读,对李大人的才情倾佩不已。”
崇祯当即面色古怪的看了一眼坤兴公主朱媺娖,又转头看了一眼李适。
只见李适一本正经,目不斜视,才松了一口气。
李适早已心惊胆战,这时说道,
“这不过是臣闲暇之余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当不得陛下和公主的赞叹。”
崇祯点点头说道,
“朕也看过李卿的诗集,皆是哀怨,惆怅,深沉,伤感,没有想到李卿居然还有如此柔弱的一面。”
“不过诗词终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谁能想到李卿这等英雄人物,会做出大量尽带女儿姿态的诗词。”
“不过也不是没有亮点,李卿那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很不错,朕就很喜欢。”
坤兴公主朱媺娖一脸不服气的看着崇祯,李大人那首“人生若只是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才是真正的好词,足够名传千古的诗词。
只是朱媺娖总感觉这词有点不对劲,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李大人也有这等经历?
李适表面上毕恭毕敬,其实心里早就腹诽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懂诗词,还大言不惭,要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这些诗词。
晃晃悠悠终于来到了城外,京师的城外人也不少。刚下马车,崇祯就听到不远处有人正在争论锦州战事。
崇祯当即给李适眼色,然后不动声色的靠近倾听。
第362章 崇祯出宫计3
“听说了吗,朝廷将要对辽东的锦州大规模用兵。”
“怎么没有听说过,连出兵的时间和兵力部署都说得明明白白,这是被建奴的探子给打探了军机?可是为什么要传得沸沸扬扬呢?”
“这很好理解啊,建奴探子大规模传播让朝廷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好让朝廷将时间延后,他们好做准备。”
“有道理,肯定是这个原因,建奴可真狡猾。你认为此次出击建奴,我们朝廷大军胜负如何?”
“这还有什么说的,我大明必胜!”
。。。。。。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回转了过来,对李适说道,
“李卿这朝廷将对锦州用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朕怎么一点都不知情。”
李适赶紧说道,
“陛下,这兵部还在计划之中,现在一切都还没有一个定论。现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估计是哪个官员不小心泄露了。”
“但是京师百姓对建奴恨之入骨,好像都想要打击一下建奴的嚣张气焰。”
“不过臣认为还是需要休养生息,待到粮饷充足后再对建奴用兵。” ↑返回顶部↑
坤兴公主朱媺娖当即激动的说道,
“是啊,是啊,父皇!李大人的诗集可是风靡整个京师,连儿臣都有幸拜读,对李大人的才情倾佩不已。”
崇祯当即面色古怪的看了一眼坤兴公主朱媺娖,又转头看了一眼李适。
只见李适一本正经,目不斜视,才松了一口气。
李适早已心惊胆战,这时说道,
“这不过是臣闲暇之余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当不得陛下和公主的赞叹。”
崇祯点点头说道,
“朕也看过李卿的诗集,皆是哀怨,惆怅,深沉,伤感,没有想到李卿居然还有如此柔弱的一面。”
“不过诗词终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谁能想到李卿这等英雄人物,会做出大量尽带女儿姿态的诗词。”
“不过也不是没有亮点,李卿那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很不错,朕就很喜欢。”
坤兴公主朱媺娖一脸不服气的看着崇祯,李大人那首“人生若只是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才是真正的好词,足够名传千古的诗词。
只是朱媺娖总感觉这词有点不对劲,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李大人也有这等经历?
李适表面上毕恭毕敬,其实心里早就腹诽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懂诗词,还大言不惭,要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这些诗词。
晃晃悠悠终于来到了城外,京师的城外人也不少。刚下马车,崇祯就听到不远处有人正在争论锦州战事。
崇祯当即给李适眼色,然后不动声色的靠近倾听。
第362章 崇祯出宫计3
“听说了吗,朝廷将要对辽东的锦州大规模用兵。”
“怎么没有听说过,连出兵的时间和兵力部署都说得明明白白,这是被建奴的探子给打探了军机?可是为什么要传得沸沸扬扬呢?”
“这很好理解啊,建奴探子大规模传播让朝廷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好让朝廷将时间延后,他们好做准备。”
“有道理,肯定是这个原因,建奴可真狡猾。你认为此次出击建奴,我们朝廷大军胜负如何?”
“这还有什么说的,我大明必胜!”
。。。。。。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回转了过来,对李适说道,
“李卿这朝廷将对锦州用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朕怎么一点都不知情。”
李适赶紧说道,
“陛下,这兵部还在计划之中,现在一切都还没有一个定论。现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估计是哪个官员不小心泄露了。”
“但是京师百姓对建奴恨之入骨,好像都想要打击一下建奴的嚣张气焰。”
“不过臣认为还是需要休养生息,待到粮饷充足后再对建奴用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