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摆了摆手。
  他面色复杂莫测,将手上翻看了好几遍的折子放在托盘里,示意梁九功给诸位宗室朝臣们看一看:“哪里是天降之福,而是凭借着人力做出来的努力!”
  侍卫带回来的不仅是通报折子,还有两筐番薯以及民众所说的不少证言:陈世元家中数代,从前朝起便默默无闻的朝着各地推广番薯此物。不求名不求利,只应老祖宗陈振龙的一句遗言将此物传遍天下。
  等到官员侍卫袒露身份,邀请陈氏族人入京授官爵位时,这些人非但没有喜悦高兴反倒是告诉来访的官员侍卫,在广东虎门处也有另一支陈氏族人在那边宣传薯种,甚至时间比他们还要早十余年。
  “若说传入番薯第一人的,应是陈德裕先生才是。”随着裕亲王福全缓缓将奏折上最后一句话念出,百味横杂的又岂止是一人。
  太子胤礽和阿哥们、宗室王爷以及朝臣们面红耳赤,纷纷低下头颅。
  比起这些默默无闻在背后努力的老百姓们,他们又做了多少?胤礽想到光是下田学习耕地,在毓庆宫种个大白菜就得意非凡的自己,恨不得穿越回去问问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至于宗室王爷和朝臣们,更是一个个恨不得在地上直接挖个洞钻进去得了!
  “皇上,陈氏一族大义啊!”
  高士奇忍不住感叹一声,哽咽着开口:“微臣……微臣愧对自己身上的官袍!”
  众人齐齐惭愧不已。
  不说他们康熙都有些不是滋味,他示意众人起身后叹道:“他们身为百姓就能做到这一步,咱们朝廷又怎么能落后?从明日起派遣人员到各处宣传番薯,务必达到每村每城都有人种植。众卿家觉得如何?”
  “奴才觉得皇上的主意甚好。”
  “奴才愿意效犬马之劳。”众人当然知道宣扬番薯的好处,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开口。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两眼一对视。
  目光之间噼里啪啦地闪过电光,两人皆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争先恐后的出列希望皇上能将这一大任交由自己处理。
  康熙微微皱了皱眉。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在此刻较劲着实有些让他心头不顺。眼见着唇枪舌战越发厉害,陈廷敬却是不慌不忙的上前一步:“皇上,微臣尚有异议。”
  “你说。”康熙松了口气。
  “微臣认为第一批试种的地区可以确定在直隶等地。随后再向周遭府县扩展,第一是等番薯收获后再行推广更容易避免不知情的农户抵触闹事,其次毕竟目前准备的番薯茎块和番薯藤数量不足,以免出现意外。”
  陈廷敬显然是细致思考过的。
  他说的话语缓慢,条理清晰,让康熙眼前一亮:“陈爱卿所说即是。”
  既然夸赞了,康熙也不再犹豫:“裕亲王福全,左都御史陈廷敬,这件事就交由你们两人负责。”
  “是!奴才/微臣遵旨!”裕亲王福全和左都御史陈廷敬踏出一步,在一片欣羡的目光中齐齐应声。
  寻常百姓都可以一代两代三四代,五代六代的人去传播,他们若是再不做出点事情来怎么对得起全天下的黎民百姓?
  两人势在必得。
  顾不得天色已然变暗,裕亲王福全和陈廷敬冒着夜色匆匆赶回京城处置此事。
  会议谈完,康熙又带着胤礽前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所居住的内院,将这件喜事一一告知给两位太后。
  再居于内室的妇人,也明白这对于整个国家的至关重要,更何况是太皇太后呢?听闻番薯之事的的确确,产量更是超乎预期时,她眉眼间的喜悦难以抑制,眉飞色舞的拉着康熙唠唠叨叨说了一大通。
  末了太皇太后又想其中和胤禟的关系,赶紧朝着胤礽也开始唠叨:“胤禟性情好,眼见着是个以后能搭把手的,胤礽可要和胤禟好好处处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