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大学(5)(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入学军训那会儿她还没有明显的感受,因为大家都像高中时期那样穿着一样的衣服,从早到晚忙于训练,闲暇时只会抓紧时间跑食堂吃饭或回寝室洗漱休息,紧凑统一的作息生活遮掩住了全部差异。
  直到正式开学后才都现了原形,原来大学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眼不闻窗外事的孤立场所,而是通往花花世界里的一扇自由又开放的大门。
  顾芳洁作为一个出身于十八线小城镇、人均收入低微的清贫学子终于通过这扇大门了解到了国内一线城市的丰富资源与高昂物价,父母能给出的零花钱根本不够支撑她走出校园,甚至负担不起一些学生社团的活动开销。
  所以她所报的社团都是免费的,书友会,图书馆里就有现成的书,乒乓社,体育馆里就有现成的运动器材,像向晓蝶的吉他社还需额外购买材料和支付学费,虽然远比外界商业教学来的便宜,但她的生活费只够吃大堂饭,偶尔一顿小炒都是奢侈的。
  而经济实力上的显著差距带来最明显的后果就是……逐步的自我孤立。
  不是室友们的特意孤立,而是顾芳洁开始一步步孤立起自己,她承受不起室友们的花销层次,只能寻找“被迫”、非主动意愿的独立借口,所以许多个社团组织和晚间兼职便延续了军训时的遮羞布,遮掩着她最后的自尊心。
  也许对于起点高的孩子来说杀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后是轻松与愉快的,但顾芳洁的18岁却先一步遗失了考入申大的骄傲感,在面对这个物质横流的新世界时,她只觉得曾经的十年寒窗并不艰苦,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