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人_12(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空前的发展也造成了这个年代文化的空前繁荣,各种名家写的新诗、散文层出不穷。站在其中,你能感受到那种风起云涌之势。
  雪兰正因为赚了大钱沾沾自喜,三姐却烦恼地说:“我们该怎么去邮局取钱啊?”
  原来她们三个外来户,根本没有户籍证明,所谓户籍证明就是这个年代的身份证。
  别以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就没有身份证了,虽然这东西没有后世用途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也没关系,不过显然雪兰她们得去弄一张才行。
  几年之后,雪兰万分庆幸她们今日的行为,简直要为过去的自己点赞。
  她们找到了附近的一间治安局,这是新时代的称呼,过去叫衙门,这里的巡捕上去十几年还都是留着大辫子的衙役呢。
  治安局里其实挺闲的,来办理户籍的人不多,只有一个穿黑巡捕服的男人坐在一间办公室里。
  雪兰她们说明来意后,男人问她们:“你们原来是哪里人?”
  “我们是通阳人。”李氏说。
  “怎么来北平了?”
  “就是来讨生活的。”
  “你们家的户主是谁?”
  “是我。”李氏说。
  “你?这可不好办啊,你们家的男人呢?”办事人员笑了笑问,“还有你们在通阳的居住证明呢?”
  “他……”李氏焦急了起来。
  雪兰想了想,在李氏耳边说了两句话。
  李氏皱起了眉头,有点犹豫。
  雪兰晃晃她的胳膊说:“你还去不去邮局了。”
  她这才掏了一块银元放到桌上,可那男人只是看,并不拿。
  李氏只好又放上一块,并说道:“大人帮帮忙吧,我一个女人也不容易,真没有更多钱了。”
  男人这才收了钱,拿出档案纸给她们办理户籍。
  问清楚了名字,盖好了章,按上几个手印,她们就成北平人了。
  可惜整个过程都是李氏回答问题,雪兰的名字落在纸上还叫刘五姐,都没能改个高端大气的名字。
  带着户籍证明,她们来到邮局,凭印信果然取到了稿酬。
  这十五块银元不是给的银元,而是给的代银圆券,可以去银行兑换。
  把钱拿在手里,这才有了真实感,李氏把雪兰搂在怀里,摸了摸她冰凉的小脸说:“走,娘给你买帽子和围巾去。”
  ☆、第章
  《小说月刊》的编辑部里。
  编辑主任风风火火地找到了王万膳。
  王先生正悠哉地给花盆里的吊兰浇水,一看编辑主任急火火找来,忙接应道:“主任,这是怎么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