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人_22(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耕田先生写的《公主与韩海龙》直接插在书里不就行了。”有人提议道,“反正耕田先生仿得这么像。”
  唉唉~,有道理,王程彦少爷惊喜。
  “对啊,就这么办。”李文斌拍板说,“明天我就给报社打电话,他们不肯,我就找。”
  雪兰没在乎耕田写《公主和韩海龙》这篇同人,结果事情却走入了一个诡异的极端。
  过了几天,《京郊晚报》上又出现了一篇同人,是一个名字很陌生的作者写的。
  雪兰原文中有那么几个‘销魂过后’,‘一醉方歇’,‘一夜过罢’,人家给扩充了……
  比如原文是‘灵儿望着韩海龙,微微垂头,含羞带怯,韩海龙搂住她,一夜过后,韩海龙对她说:“明日我们去咸阳。”’
  人家扩充的整篇文章如下:
  开头是‘灵儿望着韩海龙,微微垂头,含羞带怯,韩海龙搂住她。’
  接着把‘一夜过后’扩充近三千字。
  最后再一句‘韩海龙对她说:“明日我们去咸阳。”’
  雪兰看到的时候,简直一口血憋在了喉头,后来听许编辑不好意思地说:“这是编辑社一个小青年写的,他特别喜欢《燃秦》……”
  然后他又忸怩捏捏地说:“原本我是不该给你一个孩子说这些的,也显得我为老不修,可是有一位大少爷找上门来,非要咱们印书的时候,把耕田先生写的那篇《公主和韩海龙》也印在里面,不然就找别的,人家财大气粗,我们不好得罪……”
  雪兰囧囧得,问道:“那耕田先生怎么说?”
  “耕田先生说完全没问题,这篇文章是借了先生您的灵法,他只求您不要介意。”
  “要不,就分开印呗,印两版,一版有这些内容,算我和耕田先生合著,按照字数给人家利润,另一版没有,算我自己的原作,您看这样如何?”雪兰提议道,她们三个无权无势的女人,还是不要跟人家大少爷硬碰硬的好。
  “好好。”许编辑笑道:“您能接受就好。”
  这一松口就不得了了,书局也许是为了销量记,知道作者自己不肯写艳情内容,以为作者沽名钓誉,也不在意,直接找了耕田先生,让他模仿雪兰的文风,把所有‘一夜过后’都给补上了。
  人家耕田先生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何况又特别喜欢《燃秦》,所以把‘一夜过后’写的趣味盎然、香艳至极,插在书里毫无违和感,流畅的仿佛一个人写得一样。
  书局本以为合作的必定卖得多,于是《燃秦》多为合作版,结果书卖出去后,却有许多人找上门退货,说不要这个合作的修改版,要人家作者自己的原作。
  没过多久,那个曾经在《长虹》上推荐《燃秦》的点墨流火还出来写了一个评论,大骂贪利里画蛇添足,简直毁了人家的心血之作,也毁了一部可以流传后世的好作品,简直上升到了大是大非的地步,骂书商实乃文化界罪人云云。
  至于雪兰,她在新书售出第一个月后,已经达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最高境界。稿酬你还可以计算计算,但这个成倍增长的销量带来的收入,算来算去脑子都可以打结了。
  还记得新书发售第一天的事情。
  一大早,雪兰和三姐急急忙忙吞下早饭就出门了,今天《燃秦》发售,她们要去附近的书店买一套回家,人家书商特意送的那套书不是被没收了吗?
  结果来到书店里一看,柜台上只摆着七八本。
  问一问价格,两块银元一套,老板奸商,别以为咱们不知道,定价才一块五好不好。
  “临时去拿书的人太多,我这里好不容易才弄来几本,要不你们再等等,书局里加班加点地印刷呢。”老板说。
  没办法,两块钱也只好买了,雪兰刚要掏出钱来。
  老板却迟疑了一下问:“这书是你们姐俩看,还是给家里人买的?”
  “当然是我们两个看了。”三姐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