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龙珠归来7(2 / 5)
他看了看我走近一点,伸长手臂用折刀挑开岳雷腿上缠的布条,露出已经浮肿的伤口。
只见伤口附近的皮肉都肿胀了起来,可是皮肤像鱼网一样,全是细小的孔洞。
岳文斌仔仔细细看了看,回身指着我轻轻说,把你腿上的伤给我看看!我比其他人还早一些想明白这些尸蹩的由来,想到自己腿上的伤口,再想到曾经有些发痒,也不由得头皮发麻,不用岳文斌说自己已经在解开绷带了。
然而自己的伤口却没有任何异样,皮肤是正常的颜色,更没有那些细小的孔洞,甚至还有痊愈的趋势。
岳文斌阴沉着脸看了一会,突然把枪口指向穆彤彤:你在大家俩个的伤口上敷的什么草?
穆彤彤事不关己地站着,好像没看见那枪口:能防蛊、止血的吉财草,这里的人都会用。”
岳文斌逼近一步:你早知道有蛊?或者就是你下的蛊虫,否则那为什么沈水月没事?
穆彤彤淡淡看了岳雷的尸体一眼:我是本地人,你们岳家更是地头蛇,你们没听说过本地有人会下蛊自己怎么会知道?我只不过是刚才观此地风水地理,心有所感罢了……你听说过蛊卦吗?“
史载,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时候闲极无聊,将八卦的干、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经卦进一步敷衍为六十四卦,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或一个阴爻与两个阳爻,或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组成一个单卦,再由八个经卦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别卦。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的变化由太极开始,由太极产生出两仪即阴阳。即有阴阳,使相互感应,阳育阴,阴含阳,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曰四象。四象现在名目繁多,但夏商周三代一般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根据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图按其数字排列运行为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就是先天八卦数。
一部《周易》由干、垢、遁、否、观、剥、晋、大有、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艮、贲、大蓄、损、睽、履、中孚、渐、坤、复、临、泰、大壮、快、需、比、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组成。而因为《易经》经文中古朴深奥,许多人不明所以,但最终解释权,无疑在穆彤彤他们根正苗红的周穆王后人手里。
六十四卦中有一位蛊卦:干父之蛊,小不忍则乱大谋,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六之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穆彤彤侃侃而谈,山下有风,构成蛊卦。三画卦巽在下,三画卦艮在上。君子观此卦,而振奋民气,培育道德!蛊是大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先于事情的开始做较长时间的谋虑,后于事情的开始做较长时间的研究分析。刚卦与刚爻在上而柔卦与柔爻在下,柔弱巽顺又有艮止的阻碍,故卦名曰蛊。蛊而能大亨通,是由于天下生事之后必达到大治的缘故。有利于涉过大江大河,是说前往有事故。先于事情的开始就进行较长时间的谋虑,后于事情的开始又做较长时期的研究分析,旧事物终结必有新事物开始,这是自然的规律。初爻阴:上一代犯了明显的错误,由能干的下一代继承者来改正救治,不会有危害。有危险,但终究是会成功的。穆彤彤说:救治上一代犯的明显错误是针对这个事业还能继续下去而言。第二爻阳:解决母亲还活着,的乱事要有耐心,不可固执强行。穆彤彤说:“干母之蛊”,不固执强行,因为九二得刚柔适中之道。
第三爻阳:解决上一代犯的明显错误,可能会因小的过失而产生懊悔,但终究不会有大的危害。穆彤彤说:“解决上一代的乱事”,最终没有害处。第四爻阴:宽容或慢慢解决上一代的乱事,如果急于,去干,必出现困难。穆彤彤说:“裕父之蛊”,急于,去干,是不会有所成就的。第五爻阴:既,解决了上一代的乱事,又,维护了上一代的,荣誉。穆彤彤说:“干父用誉”,是承继上一代以为自己的,美德。上爻阳:不服事王侯,这高尚的不事王侯,就是他做的事情。穆彤彤说:“不服事王侯”以高尚为事,而“蛊”字从虫从皿,皿者置食物之具,虫在皿中出现,则是食物日久腐败而生蛆之象。《左传》中有一个“医和视疾”故事,非常有名据《左传》记载,晋平公因淫于诸同姓之女而致疾,请秦国当时名医医和治疗,秦伯派神医医和去诊治,医和诊断一语中的,说的是“近女室,疾如蛊”,“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换句话说就是说:“您这病是因为女色啊,是蛊病。一不是鬼怪作祟,二不是伤于饮食,而是被女色所迷惑。”晋侯问:“难道女色不能亲近?”医和回答说:“当然可以亲近啦,但是要有节制。”当时晋国的执政大夫是赵氏孤儿的祖先赵孟,他问医和:“何谓蛊”,医和回答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易经》里,女子”医和通过治病,就“蛊”的意思发挥了一通,并批评了晋国的惑乱之行。赵孟因其敢于说真话,“厚其礼而归之。”所以蛊的本义是惑乱坏烂。而“蛊”卦之意,则为“治蛊,也就是除弊救乱的意思。从卦序看,人生在世,相喜相随,太平日久,过中失正,沉溺于玩乐之际,而不知惑乱已萌生其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蛊”卦所蕴涵的政治意义,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应受策略,可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整治腐败,除弊治乱。面对问题丛生的局面,作为在上位者,不但要有面对和整治的勇气,更要有正确的治“蛊”方法,拨乱反正,任贤用能,以重视清明祥和的好局面。
迷惑男人,风落山下,这就叫做蛊。”像这种蛊病用药是治不了根,只能靠改变生活方式。苏东坡写有一本解释周易的书,叫《东坡易传》,书中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繁体字“蠱”是三个虫下边有一个器皿,也就是杯或碗等器皿长久不用长出虫子来了。“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人长久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肉声色中,就有病了,这个病就叫做“蛊”。《东坡易传》中还有“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无为”指没有任何作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这样的天下就会有弊端,就需要改革。《东坡易传》还指出“蛊之为灾,非一日之故也”,蛊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一定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因此我们穆家人知道,蛊卦的卦爻辞大多以父子为比喻,告诉我们怎么样来解除弊端,治理乱世。
同时蛊卦:干父之蛊,小不忍则乱大谋,意味着治“蛊”有个过程。从蛊卦六爻的情况看,首先要认识形成“蛊”这一状态的严重性。“蛊”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短时期形成的。从初六爻至六五爻的五爻中,四个爻提到“父”,一个爻提到“母”,这里的父、母指的是上一代的人,也就是说“蛊”的产生是在上一代就开始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在爻辞中称为“父之蛊”或“母之蛊”。“干父之蛊”或“干母之蛊”,就是治理父母辈遗留下来的弊端。其次,治理弊端要有步骤地进行。穆彤彤冷笑一声,你们岳家世世代代,当真是处心积虑的谋求长生,既然“蛊”乱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那么进行治理也只能有理有节有步骤地进行。蛊卦卦辞指出“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表示治理有个过程,在治蛊的过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应有个顺序和安排,既不能乱套,也不能急于求成。事实上也是如此,对上代人多年积成的弊端,特别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法,不是靠一道命令、一个措施、几个会议就能解决的。只有找准弊端,思想统一,措施得当,安排上有步骤,根据事物的发展因势利导地进行,治“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再次,治“蛊”既要有因事制宜的适当措施,更要有“高尚其事”的积极态度。在治“蛊”中,根据“蛊”的程度不同,也应有不同的治“蛊”方法。如“干父之蛊”与“干母之蛊”是不同的,在治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果断,有时需要耐心,但不能久拖不办。如初六爻,“蛊”的程度不深,迅速予以治理,结果吉祥。而九二爻的“干母之蛊”,在治理中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讲究点策略。比如,在清代干隆朝之后期,可怕的不是苗乱,而是由于重用“贪污之王”和珅,导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蛊之惑可谓深矣。然而,当时干隆虽然退位,但是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地位的太上皇,仍然牢牢掌握着偌大帝国的权力,而新皇帝嘉庆不过是应付一些朝廷礼仪的摆设而已。最为糟糕的是,这时干隆已经是80多岁的老翁,根本没有精力去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
据记载,太上皇干隆记忆力衰退特别严重,往往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记了,早上所做的晚上就想不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和珅正好狐假虎威,成为干隆的代言人,日益骄纵不法,贪污纳贿,无所不为。和珅一手遮天,文武百官无人敢与之抗衡,即使是干隆的诸皇子也都对他望而生畏。新皇帝嘉庆即位时已经37岁了,但鉴于这种情况,嘉庆只能做不折不扣的“儿皇帝”,对这种局面他肯定在内心极其不满。虽有治“蛊”之意,但鉴于曾祖父康熙时期太子立而废、废而立的教训,嘉庆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态度。即使有时觉得干隆的决定不对,他也不露声色。但他真正提防的还不是干隆,而是干隆的耳目和代言人和珅,和珅已经跟干隆几乎形影不离,他的一言一行对干隆影响巨大。万一和珅在背地里中伤嘉庆,他这个皇帝的位置能否坐稳还真难说。对于和珅的专横跋扈、所作所为,嘉庆一概不理。当时有不少大臣偷偷向嘉庆揭发和珅,嘉庆虽然心里明白,但表面上却表示和珅无罪,自己要依靠和珅处理政务。嘉庆还不忘常常表示对和珅的尊重。这样做的结果,给人们的印象是新皇帝也怕和珅三分,但实际上却既麻痹了和珅,也瞒过了太上皇干隆,保证了既得帝位的稳定。嘉庆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而这个时机不会太久,干隆逝世之日也就是和珅倒台之时。事实也确实如此,干隆一去世,嘉庆就马上作出周密部署,惩办和珅。所以,人们对嘉庆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表示赞赏,认为是一种很高明的治“蛊”之术。但后遗症是朝政昏乱,导致许多教门如八卦教、罗教等趁机做大。
而第四阴爻解读,对“裕父之蛊”不及时治理,反而加以宽容,就会带来麻烦。上阳爻“不事王侯”,表明在“蛊”乱的局面下,置身于外,不同流合污。这一点可以理解为穆彤彤一路上洁身自爱、独善其身的态度。但在治理“蛊”的时候,就不能再置身于外了,而应该是“高尚其事”,积极投身于其中以强硬的手腕予以清除。与国家民族观总体来看,蛊卦对除弊治乱之道所作的完整的论述,既揭示出了惩治腐败的举措法则,也是古人的政治生活的生动反映。虽然有了征兆,反正你们也不信我,本小姐当然未雨绸缪,正好我发现了这个!”
穆彤彤捻起一根草茎,“故老相传,境内有一种草药,当地的土人把它叫做吉财,能解百毒,治疗蛊虫也有奇效。从前有人到雷州办事,途中被人下了毒,身上如百蚁钻心,连相貌也发生了变化,这人知道自己难逃此劫,正闭着眼睛等死呢,当地的人见了,对他很是同情,当下从地里挖出几根吉财,用刀截成数寸,放在此人嘴里,让他吃下。把这东西咽下去之后,此人便听到自己胃肠中哗哗作响,腹中之物,从口中狂喷而出,翻江倒海地吐过之后,什么不适的感觉全都一扫而空,蛊病豁然痊愈。同其他药草一样,这种神奇的草药,还颇有些来历。我家被你们岳家追杀来到此地,就听闻了这个传说。
据当地的土人讲,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当中,有一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与人结下了仇,仇家趁他不备,在常吃的饭菜里下了毒,下毒之后,连夜逃走,这个人躺在床上折腾了好几天,连遗嘱都写好了,就等腰一伸,腿一蹬,见阎王爷去了。他们家有个仆人,名叫吉财,颇为伶俐,平日里很得主人欢心,他对主人,也是忠心耿耿。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这个仆人仍在四下里寻找解救的办法。最终,黄天不负苦心人,因缘际会,找到了这种药。当时,他的主人已经对自己能够活命不抱任何希望了,感念仆人对自己的一片忠心,还是把吉财熬成的药汤硬灌了下去,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因为这种草药是吉财找来的,所以,就以吉财给它命名。事实上,人们患病或者遇毒时,吃的是这种植物的根茎,样子嘛,同芍药差不多。具体服用方法如下。倘若有人遇毒,半夜里,月黑风高的时候,派人悄悄潜出房去,偷偷地挖取二、三寸,拿回家来,或捣或磨,碾成浆状物,然后,再加少许甘草,混合在一起。天明的时候,用清水慢慢煎煮,熬好之后,喝下。大吐之后,此病即告痊愈。这种草在当地长得满世界都是,为什么挖药的时候象做贼一样呢?
本地人神神秘秘的说,服用这种药时,不宜声张,因此要蹑足潜踪,偷偷挖取。至于其深层原因,则“不详其故”,也就是说,当地就这么约定俗成下来的,具体原因,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有人说,这种奇怪的规矩同一件事有关。从前,此地有个老太太,不慎中了蛊毒。她的儿子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小办事员,跟县太爷关系不错。县太爷大人见多识广,知道了他家发生的事后,把这小子叫来,让他到地里去挖些吉财,熬汤给他老娘服下。这小子从没见过吉财长什么样,吭哧吭哧地挖了好多野草野菜,拿回去给县太爷大人看,县太爷看过之后,一直摇头。这人是个孝子,一见县太爷眼神不对,急忙又窜回野地,一直挖到大半夜,找来的药草才得到县太爷的首肯。巴巴地跑回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他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双手捧着已经煎好的药,端到他老娘身边,请老太太喝下去。谁知道,老太太还不领情。说:昨晚做梦的时候,有神仙告诉我,说喝了这东西就是死路一条,赶快把它给我端走,想害死你老娘啊!你这不孝子!说完,不由分说,就把药碗往地上一摔。咔吧一声,汤汁飞溅,药碗碎成好几片。同时碎裂的,还有小文吏那颗赤子之心!当儿子的想什么办法也拗不过自己的娘,哭哭啼啼回到县里,地把自己在家里的遭遇告诉了县太爷,县太爷听了,果断地说,一定要让你娘把这药喝下去,你就说是我说的,出了事,由我来负责。小吏当天又折返回去,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终于让他娘把药给灌了下去。难道是人身上的蛊也有神异?知道有人要加害它,所以托梦阻止!不管怎样,夜间挖药这一习俗算是流传下来了。防是是谁呢?原来竟是中蛊者身上的蛊虫!
其实蛊虫有自我意识,就是《易经》里的卦早已名言。山为艮,风为巽,风落山下,构成蛊卦。蛊有煽动意思。为什么山下有风就是蛊呢?因为风在山下,而不是在山上刮,被山挡住了,那么久而久之就不舒畅了,就一定被蛊坏了。臭男人身上体味重,体温高,巫蛊没有眼睛,全靠气味和温度来猎食。”我知道穆彤彤祂在说谎。
穆彤彤给我嚼草药的时候自己看见了那种草的模样,跟祂给岳雷敷的草确实长得很像,但根是不同的。
给我敷的草根是白色,给岳雷敷的草根则是绿色的。
当然,因为草根上带着垢土,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那点微小的差别,即使精细多疑如岳文斌,也没能明察秋毫。
岳文斌并不完全相信穆彤彤的说辞,虽然我与岳雷相比,确实有体味和体温的差别。
倒是岳振德冷笑着说了一句:”我也读过《周易》,艮在家庭中为少男,巽为长女。是不是说年纪小男人被年纪大女人所迷惑,然后颠三倒四,被煽动了,这个男人就萎靡不振,出现了蛊情况。“然而其他人此时也不能再说什么,打死穆彤彤,很明显的,大家都不可能走出去。而前面还用得着我们。
虽然走过降龙木之后只是几个小时就死了岳家兄弟,然而没死到自己头上,总是觉得还有希望。
岳文斌斟酌再三,也只能晃了晃枪口,冷冷地威胁:你当心点!要是还想回去见你朋友,就老实带路!否则,先崩了你!穆彤彤把目光从岳雷的尸体上移开,淡淡地说:我会让你们称心如意的,走哪。”我后背一阵发凉。
我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穆彤彤把大家带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返回顶部↑
只见伤口附近的皮肉都肿胀了起来,可是皮肤像鱼网一样,全是细小的孔洞。
岳文斌仔仔细细看了看,回身指着我轻轻说,把你腿上的伤给我看看!我比其他人还早一些想明白这些尸蹩的由来,想到自己腿上的伤口,再想到曾经有些发痒,也不由得头皮发麻,不用岳文斌说自己已经在解开绷带了。
然而自己的伤口却没有任何异样,皮肤是正常的颜色,更没有那些细小的孔洞,甚至还有痊愈的趋势。
岳文斌阴沉着脸看了一会,突然把枪口指向穆彤彤:你在大家俩个的伤口上敷的什么草?
穆彤彤事不关己地站着,好像没看见那枪口:能防蛊、止血的吉财草,这里的人都会用。”
岳文斌逼近一步:你早知道有蛊?或者就是你下的蛊虫,否则那为什么沈水月没事?
穆彤彤淡淡看了岳雷的尸体一眼:我是本地人,你们岳家更是地头蛇,你们没听说过本地有人会下蛊自己怎么会知道?我只不过是刚才观此地风水地理,心有所感罢了……你听说过蛊卦吗?“
史载,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时候闲极无聊,将八卦的干、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经卦进一步敷衍为六十四卦,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或一个阴爻与两个阳爻,或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组成一个单卦,再由八个经卦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别卦。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的变化由太极开始,由太极产生出两仪即阴阳。即有阴阳,使相互感应,阳育阴,阴含阳,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曰四象。四象现在名目繁多,但夏商周三代一般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根据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图按其数字排列运行为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就是先天八卦数。
一部《周易》由干、垢、遁、否、观、剥、晋、大有、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艮、贲、大蓄、损、睽、履、中孚、渐、坤、复、临、泰、大壮、快、需、比、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组成。而因为《易经》经文中古朴深奥,许多人不明所以,但最终解释权,无疑在穆彤彤他们根正苗红的周穆王后人手里。
六十四卦中有一位蛊卦:干父之蛊,小不忍则乱大谋,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六之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穆彤彤侃侃而谈,山下有风,构成蛊卦。三画卦巽在下,三画卦艮在上。君子观此卦,而振奋民气,培育道德!蛊是大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先于事情的开始做较长时间的谋虑,后于事情的开始做较长时间的研究分析。刚卦与刚爻在上而柔卦与柔爻在下,柔弱巽顺又有艮止的阻碍,故卦名曰蛊。蛊而能大亨通,是由于天下生事之后必达到大治的缘故。有利于涉过大江大河,是说前往有事故。先于事情的开始就进行较长时间的谋虑,后于事情的开始又做较长时期的研究分析,旧事物终结必有新事物开始,这是自然的规律。初爻阴:上一代犯了明显的错误,由能干的下一代继承者来改正救治,不会有危害。有危险,但终究是会成功的。穆彤彤说:救治上一代犯的明显错误是针对这个事业还能继续下去而言。第二爻阳:解决母亲还活着,的乱事要有耐心,不可固执强行。穆彤彤说:“干母之蛊”,不固执强行,因为九二得刚柔适中之道。
第三爻阳:解决上一代犯的明显错误,可能会因小的过失而产生懊悔,但终究不会有大的危害。穆彤彤说:“解决上一代的乱事”,最终没有害处。第四爻阴:宽容或慢慢解决上一代的乱事,如果急于,去干,必出现困难。穆彤彤说:“裕父之蛊”,急于,去干,是不会有所成就的。第五爻阴:既,解决了上一代的乱事,又,维护了上一代的,荣誉。穆彤彤说:“干父用誉”,是承继上一代以为自己的,美德。上爻阳:不服事王侯,这高尚的不事王侯,就是他做的事情。穆彤彤说:“不服事王侯”以高尚为事,而“蛊”字从虫从皿,皿者置食物之具,虫在皿中出现,则是食物日久腐败而生蛆之象。《左传》中有一个“医和视疾”故事,非常有名据《左传》记载,晋平公因淫于诸同姓之女而致疾,请秦国当时名医医和治疗,秦伯派神医医和去诊治,医和诊断一语中的,说的是“近女室,疾如蛊”,“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换句话说就是说:“您这病是因为女色啊,是蛊病。一不是鬼怪作祟,二不是伤于饮食,而是被女色所迷惑。”晋侯问:“难道女色不能亲近?”医和回答说:“当然可以亲近啦,但是要有节制。”当时晋国的执政大夫是赵氏孤儿的祖先赵孟,他问医和:“何谓蛊”,医和回答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易经》里,女子”医和通过治病,就“蛊”的意思发挥了一通,并批评了晋国的惑乱之行。赵孟因其敢于说真话,“厚其礼而归之。”所以蛊的本义是惑乱坏烂。而“蛊”卦之意,则为“治蛊,也就是除弊救乱的意思。从卦序看,人生在世,相喜相随,太平日久,过中失正,沉溺于玩乐之际,而不知惑乱已萌生其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蛊”卦所蕴涵的政治意义,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应受策略,可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整治腐败,除弊治乱。面对问题丛生的局面,作为在上位者,不但要有面对和整治的勇气,更要有正确的治“蛊”方法,拨乱反正,任贤用能,以重视清明祥和的好局面。
迷惑男人,风落山下,这就叫做蛊。”像这种蛊病用药是治不了根,只能靠改变生活方式。苏东坡写有一本解释周易的书,叫《东坡易传》,书中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繁体字“蠱”是三个虫下边有一个器皿,也就是杯或碗等器皿长久不用长出虫子来了。“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人长久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肉声色中,就有病了,这个病就叫做“蛊”。《东坡易传》中还有“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无为”指没有任何作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这样的天下就会有弊端,就需要改革。《东坡易传》还指出“蛊之为灾,非一日之故也”,蛊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一定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因此我们穆家人知道,蛊卦的卦爻辞大多以父子为比喻,告诉我们怎么样来解除弊端,治理乱世。
同时蛊卦:干父之蛊,小不忍则乱大谋,意味着治“蛊”有个过程。从蛊卦六爻的情况看,首先要认识形成“蛊”这一状态的严重性。“蛊”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短时期形成的。从初六爻至六五爻的五爻中,四个爻提到“父”,一个爻提到“母”,这里的父、母指的是上一代的人,也就是说“蛊”的产生是在上一代就开始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在爻辞中称为“父之蛊”或“母之蛊”。“干父之蛊”或“干母之蛊”,就是治理父母辈遗留下来的弊端。其次,治理弊端要有步骤地进行。穆彤彤冷笑一声,你们岳家世世代代,当真是处心积虑的谋求长生,既然“蛊”乱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那么进行治理也只能有理有节有步骤地进行。蛊卦卦辞指出“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表示治理有个过程,在治蛊的过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应有个顺序和安排,既不能乱套,也不能急于求成。事实上也是如此,对上代人多年积成的弊端,特别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法,不是靠一道命令、一个措施、几个会议就能解决的。只有找准弊端,思想统一,措施得当,安排上有步骤,根据事物的发展因势利导地进行,治“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再次,治“蛊”既要有因事制宜的适当措施,更要有“高尚其事”的积极态度。在治“蛊”中,根据“蛊”的程度不同,也应有不同的治“蛊”方法。如“干父之蛊”与“干母之蛊”是不同的,在治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果断,有时需要耐心,但不能久拖不办。如初六爻,“蛊”的程度不深,迅速予以治理,结果吉祥。而九二爻的“干母之蛊”,在治理中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讲究点策略。比如,在清代干隆朝之后期,可怕的不是苗乱,而是由于重用“贪污之王”和珅,导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蛊之惑可谓深矣。然而,当时干隆虽然退位,但是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地位的太上皇,仍然牢牢掌握着偌大帝国的权力,而新皇帝嘉庆不过是应付一些朝廷礼仪的摆设而已。最为糟糕的是,这时干隆已经是80多岁的老翁,根本没有精力去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
据记载,太上皇干隆记忆力衰退特别严重,往往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记了,早上所做的晚上就想不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和珅正好狐假虎威,成为干隆的代言人,日益骄纵不法,贪污纳贿,无所不为。和珅一手遮天,文武百官无人敢与之抗衡,即使是干隆的诸皇子也都对他望而生畏。新皇帝嘉庆即位时已经37岁了,但鉴于这种情况,嘉庆只能做不折不扣的“儿皇帝”,对这种局面他肯定在内心极其不满。虽有治“蛊”之意,但鉴于曾祖父康熙时期太子立而废、废而立的教训,嘉庆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态度。即使有时觉得干隆的决定不对,他也不露声色。但他真正提防的还不是干隆,而是干隆的耳目和代言人和珅,和珅已经跟干隆几乎形影不离,他的一言一行对干隆影响巨大。万一和珅在背地里中伤嘉庆,他这个皇帝的位置能否坐稳还真难说。对于和珅的专横跋扈、所作所为,嘉庆一概不理。当时有不少大臣偷偷向嘉庆揭发和珅,嘉庆虽然心里明白,但表面上却表示和珅无罪,自己要依靠和珅处理政务。嘉庆还不忘常常表示对和珅的尊重。这样做的结果,给人们的印象是新皇帝也怕和珅三分,但实际上却既麻痹了和珅,也瞒过了太上皇干隆,保证了既得帝位的稳定。嘉庆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而这个时机不会太久,干隆逝世之日也就是和珅倒台之时。事实也确实如此,干隆一去世,嘉庆就马上作出周密部署,惩办和珅。所以,人们对嘉庆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表示赞赏,认为是一种很高明的治“蛊”之术。但后遗症是朝政昏乱,导致许多教门如八卦教、罗教等趁机做大。
而第四阴爻解读,对“裕父之蛊”不及时治理,反而加以宽容,就会带来麻烦。上阳爻“不事王侯”,表明在“蛊”乱的局面下,置身于外,不同流合污。这一点可以理解为穆彤彤一路上洁身自爱、独善其身的态度。但在治理“蛊”的时候,就不能再置身于外了,而应该是“高尚其事”,积极投身于其中以强硬的手腕予以清除。与国家民族观总体来看,蛊卦对除弊治乱之道所作的完整的论述,既揭示出了惩治腐败的举措法则,也是古人的政治生活的生动反映。虽然有了征兆,反正你们也不信我,本小姐当然未雨绸缪,正好我发现了这个!”
穆彤彤捻起一根草茎,“故老相传,境内有一种草药,当地的土人把它叫做吉财,能解百毒,治疗蛊虫也有奇效。从前有人到雷州办事,途中被人下了毒,身上如百蚁钻心,连相貌也发生了变化,这人知道自己难逃此劫,正闭着眼睛等死呢,当地的人见了,对他很是同情,当下从地里挖出几根吉财,用刀截成数寸,放在此人嘴里,让他吃下。把这东西咽下去之后,此人便听到自己胃肠中哗哗作响,腹中之物,从口中狂喷而出,翻江倒海地吐过之后,什么不适的感觉全都一扫而空,蛊病豁然痊愈。同其他药草一样,这种神奇的草药,还颇有些来历。我家被你们岳家追杀来到此地,就听闻了这个传说。
据当地的土人讲,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当中,有一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与人结下了仇,仇家趁他不备,在常吃的饭菜里下了毒,下毒之后,连夜逃走,这个人躺在床上折腾了好几天,连遗嘱都写好了,就等腰一伸,腿一蹬,见阎王爷去了。他们家有个仆人,名叫吉财,颇为伶俐,平日里很得主人欢心,他对主人,也是忠心耿耿。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这个仆人仍在四下里寻找解救的办法。最终,黄天不负苦心人,因缘际会,找到了这种药。当时,他的主人已经对自己能够活命不抱任何希望了,感念仆人对自己的一片忠心,还是把吉财熬成的药汤硬灌了下去,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因为这种草药是吉财找来的,所以,就以吉财给它命名。事实上,人们患病或者遇毒时,吃的是这种植物的根茎,样子嘛,同芍药差不多。具体服用方法如下。倘若有人遇毒,半夜里,月黑风高的时候,派人悄悄潜出房去,偷偷地挖取二、三寸,拿回家来,或捣或磨,碾成浆状物,然后,再加少许甘草,混合在一起。天明的时候,用清水慢慢煎煮,熬好之后,喝下。大吐之后,此病即告痊愈。这种草在当地长得满世界都是,为什么挖药的时候象做贼一样呢?
本地人神神秘秘的说,服用这种药时,不宜声张,因此要蹑足潜踪,偷偷挖取。至于其深层原因,则“不详其故”,也就是说,当地就这么约定俗成下来的,具体原因,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有人说,这种奇怪的规矩同一件事有关。从前,此地有个老太太,不慎中了蛊毒。她的儿子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小办事员,跟县太爷关系不错。县太爷大人见多识广,知道了他家发生的事后,把这小子叫来,让他到地里去挖些吉财,熬汤给他老娘服下。这小子从没见过吉财长什么样,吭哧吭哧地挖了好多野草野菜,拿回去给县太爷大人看,县太爷看过之后,一直摇头。这人是个孝子,一见县太爷眼神不对,急忙又窜回野地,一直挖到大半夜,找来的药草才得到县太爷的首肯。巴巴地跑回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他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双手捧着已经煎好的药,端到他老娘身边,请老太太喝下去。谁知道,老太太还不领情。说:昨晚做梦的时候,有神仙告诉我,说喝了这东西就是死路一条,赶快把它给我端走,想害死你老娘啊!你这不孝子!说完,不由分说,就把药碗往地上一摔。咔吧一声,汤汁飞溅,药碗碎成好几片。同时碎裂的,还有小文吏那颗赤子之心!当儿子的想什么办法也拗不过自己的娘,哭哭啼啼回到县里,地把自己在家里的遭遇告诉了县太爷,县太爷听了,果断地说,一定要让你娘把这药喝下去,你就说是我说的,出了事,由我来负责。小吏当天又折返回去,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终于让他娘把药给灌了下去。难道是人身上的蛊也有神异?知道有人要加害它,所以托梦阻止!不管怎样,夜间挖药这一习俗算是流传下来了。防是是谁呢?原来竟是中蛊者身上的蛊虫!
其实蛊虫有自我意识,就是《易经》里的卦早已名言。山为艮,风为巽,风落山下,构成蛊卦。蛊有煽动意思。为什么山下有风就是蛊呢?因为风在山下,而不是在山上刮,被山挡住了,那么久而久之就不舒畅了,就一定被蛊坏了。臭男人身上体味重,体温高,巫蛊没有眼睛,全靠气味和温度来猎食。”我知道穆彤彤祂在说谎。
穆彤彤给我嚼草药的时候自己看见了那种草的模样,跟祂给岳雷敷的草确实长得很像,但根是不同的。
给我敷的草根是白色,给岳雷敷的草根则是绿色的。
当然,因为草根上带着垢土,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那点微小的差别,即使精细多疑如岳文斌,也没能明察秋毫。
岳文斌并不完全相信穆彤彤的说辞,虽然我与岳雷相比,确实有体味和体温的差别。
倒是岳振德冷笑着说了一句:”我也读过《周易》,艮在家庭中为少男,巽为长女。是不是说年纪小男人被年纪大女人所迷惑,然后颠三倒四,被煽动了,这个男人就萎靡不振,出现了蛊情况。“然而其他人此时也不能再说什么,打死穆彤彤,很明显的,大家都不可能走出去。而前面还用得着我们。
虽然走过降龙木之后只是几个小时就死了岳家兄弟,然而没死到自己头上,总是觉得还有希望。
岳文斌斟酌再三,也只能晃了晃枪口,冷冷地威胁:你当心点!要是还想回去见你朋友,就老实带路!否则,先崩了你!穆彤彤把目光从岳雷的尸体上移开,淡淡地说:我会让你们称心如意的,走哪。”我后背一阵发凉。
我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穆彤彤把大家带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