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龙与亚瑟王(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帝来修仙,那自然是财侣法地应有尽有,他在精心研读秘籍之后,就派人开采首山的风磨铜矿,在荆山下铸造九鼎。造好了大鼎,炼成了丹药,就意味着修仙成功,于是天上派龙下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手下的大臣、老婆、二奶什么的七十多人也跟着爬上去——客满,龙开始起飞。其他级别更低的臣子没有成仙门票,但是求仙的心一点不弱,一个个抓着龙须,就是吊,也要吊到天上去。瞧这阵势,和某些国人当年争着到美帝洗盘子倒有几分相似。也可见当时曾经被大清洗的龙蛇之属,再次和皇权联系起来,卷土重来了。
  这也是迫于无奈,因为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卷土重来了,龙蛇之属在治水中舍生忘死,立下大功。特别是治水英雄姒禹建立了新人类的夏王朝,禹是《山海经》中治理洪水的重要人物,“禹”是他的名字,《尚书注疏》巻三说:“大禹传,曰文命,敷于四海。”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禹姓姒名文命,禹父名鲧,鲧父名颛顼,颛顼父名昌意,昌意父就是轩辕黄帝。禹的母亲是有莘氏女名修己,或称女志、女嬉。据《史记·索隐》引《礼纬》曰:“禹母修己,吞薏苡为生禹,因姓姒氏”。
  禹是黄帝的玄孙,从黄帝到禹,共五世,皆同姓而异其国。《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这里的“鲧”即是大禹之父。王嘉《拾遗记》说鲧死,“化为黄熊”,或曰“化为玄鱼。《山海经·海内经》又载“鲧复生禹”,“复”即“遗腹子”。所以《吴越春秋·无余外传》卷说禹母“剖胁”而产禹。而大禹“在谷是虫,出谷便是龙”。按照《大戴礼·曾子天圆》曰:“羽虫之精曰凤,介虫之精曰龟,鳞虫之精曰龙”。鳞片之虫,最高级者是龙。甚至《说文》曰:“禹,虫也”。上古,兽统名之曰虫,许慎据此训禹为虫。
  甲骨文有禹这个会意字,金文(禹)字带“箭头”形的那条曲线就是一条毒蛇,的形状,横的一条是一根带杈的木棍,这就表示木棍打蛇的意思。小篆(禹)字的形体,蛇形犹在,而木棍形则变得更为复杂了。楷书禹字就源自于小篆。《玉篇·虫部》曰:“蠁,禹虫也。”所以,神话传说中公元前2070年,禹杀共工大将相柳,就是化为一条龙斗法。共工一直是野心勃勃,之前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中支撑世界的天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带来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镇压,治水成功。
  《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相柳氏神或人,共工之臣,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沼泽地里有帝台遗迹,至今射箭的人不敢向北方射,因为敬畏共工威灵所在的共工台。
  相柳又称相繇,共工氏之臣,上古凶神。常伴共工氏左右,勇冠三军,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推断,蚩尤、东夷与共工族的联军兵败后,后卿流亡天涯。共工一时心灰意冷,命后卿遗脉的术器继位,后土执掌国政,相柳与无支祁执掌军政。相柳与无支祁联手排挤后土一脉,恰因聻族异动,后土出走建立幽都。相柳与无支祁挟持术器,继承共工遗志继续作怪。尧舜时,列术器为代表的共工集团主战派为四罪之一。后,姒禹以防风氏为向导,招降河伯冯夷。相柳震怒,号召天吴兄妹、江疑、列缺等起大军,讨伐叛逆。河伯冯夷陷入重围,姒禹任命的治水军师灵姑胥巧妙调度,派遣女娲援军的夔龙和霸下利用相柳、天吴等人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
  外围的姒禹则孤身一人,亲自面见了天吴、江疑与列缺,使得他们各自退兵。相柳大军被瓦解,孤身逃逸。姒禹亲自追击,斩杀相柳于大沼泽旁。相柳死后,其血液腥臭,流淌过的土地五谷不生,弥留时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泽,禹三次填平沼泽却三次塌陷,只好开辟整理为干净的大水池并为众帝在池边建造宫殿楼阁,称为众帝之台。此战或又传说为《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大陆。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大陆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共工氏居住地在后世的豫南省辉县,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豫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大陆,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头蛇传说。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大陆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死不改悔,继续在黄帝的接班人颛顼治世的皇朝反叛,被颛顼派去的大禹击败,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龙蛇战争之继续。既然夏禹也是龙种,而《吴越春秋》说夏禹与狐图腾的成员涂山氏结婚。《阅微草堂笔记》说山西太谷县有狐突祠。《宋史·王嗣宗传》说:“城东有灵应公庙,傍有山穴,群狐处焉,妖巫挟之为人祸福,民甚信,向水旱疾疫悉祷之,民语为之讳‘狐’音”。所以狐也是一种图腾,与龙图腾也有关系。成为后世狐仙的滥觞。
  而大禹治水,和赫梯神话中一幕极其相似,记载是赫梯神话中天空和风暴之神泰舒卜斩杀巨蛇伊卢扬卡的一幕。从赫梯的首都哈图什出土的块楔形文字碑片上面,雕刻了一个乔鲁姆博阿兹柯伊狮身人面像,碑的背景是一个赫梯族仪式。伊卢扬卡名字的来源可能是一个复合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原始印欧语中两个部分的意思都是“蛇”。这个词语的两个相同的部分进行倒置,这两个部分出现在拉丁美洲安圭拉语中,词缀是和英语当中的同源的,而这个词缀来源于来梵阿伊。所以传说故事在暴风之神和龙王伊卢扬卡的斗争中,伊卢扬卡大获全胜。
  于是伊卢扬卡夺走了泰舒卜的眼睛和心脏银月:作为战败的代价,也可以解释为夺走了暴风之神的神力。泰舒卜向赫拉的女神伊娜拉什求援。作为回报,她让泰舒卜承诺他会承认伊娜拉什和一位凡人的爱情。伊娜拉什为伊卢扬卡策划了一个陷阱。她要泰舒卜准备大量的食物和酒,银月之夜来供奉龙王,引诱龙王喝酒。龙王将贡品一扫而空,喝的烂醉如泥。趁此机会迅速用绳子把伊卢扬卡捆了起来。
  暴风之神泰舒卜召集其他的天神一起将伊卢扬卡杀死。而民间传说更为惊心动魄,为了报复打败自己的伊卢扬卡,暴风之神泰舒卜和一位凡人生下的女神结婚。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他长大后要和龙王伊卢扬卡的女儿结婚。暴风之神泰舒卜告诉他的儿子,要用泰舒卜的眼睛和心脏作为彩礼,儿子这样做了。这样,暴风之神的眼睛和心脏回到了它们主人那里,泰舒卜再次向龙王伊卢扬卡发起挑战。神子终于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战争,他发现他被他的父亲利用了。选择了站在伊卢扬卡这一边,因为他无法放弃他的妻子,最后,泰舒卜用风暴和闪电杀死了龙王伊卢扬卡和他的儿子。
  这个版本出现在马拉蒂亚的相关文物中,陈列在土耳其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在1930年这篇赫梯神话被公之于众,泰舒卜和伊卢扬卡的战斗与宙斯和巨蛇提丰的战斗,与日本八岐大蛇和须佐之男的诡计神话相似点甚至大禹治水的龙蛇演义已经非常的明显了,即使赫梯神话尚未完全发现和破译……而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大洪水和龙蛇神话的关系。毕竟在大禹治水的背后,是女娲为之背书,力阻诸古神贻害人间。败共工止洪水,斩玄龟补天柱,降青龙伏白虎,逐凶星除恶神。后世有诗赞曰'蛇纹之姬,圣灵之身。西疆斩风魔,东海杀雷神。南山收土妖,北荒伏火怪。终以平水患,而大地重生。从此龙蛇之属以五行之精为投名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当然在那个时代的动物界,人已经是万物之灵,龙从曾经的天下霸主变成了仅仅是有鳞之虫的首领,与它平起平坐的有凤凰有羽之虫,麒麟有毛之虫,神龟有甲之虫。这四位属于享受神仙待遇的精怪,最多不过是动物界的民意代表。凤凰、麒麟、神龟没什么特别的能耐,但按照庄子的理论,是“无用之用”,反而不用做杂活,只要在皇帝需要的时候作为祥瑞捧捧场。而龙因为有下雨的一技之长,就算做到龙王,骨子里还是个劳碌命。虽然曾经给领导做过司机,但还是不能跟秘书比。不像其他神仙根正苗红,考大学、招工、提干,基本都没份儿。不客气地说,其地位,恐怕跟未入流的“弼马温”也有一拼。
  有些龙在天上实在过得没劲,也会偷偷下凡。这时,昊天上帝又不客气了,马上有雷神负责缉拿。逃跑的龙一般都躲在树林里或儒道释房间里,雷神缉拿时,往往击坏房屋、树木,捉住后引渡回天界惩罚。有个别雷神还和美帝警察一样涉嫌暴力过度,经常把龙当场打死,人们说这是“天取龙”。这哪是神仙天劫,简直就是高级奴隶。根本上来说,进入体制不能够自由行的龙也就是凭着一技之长,混得比一般精怪好那么一点,能够经常接触高层。所以龙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神仙的降临或垂青,在古人的眼中,龙只是作为神奇的象征而已,本身的神性实在是比较有限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在地震前夕,动物往往会出现异常现象,比如鸡飞狗跳什么的,但这些异象本身并不是地震,更不是地震的原因。
  而龙蛇相揖别,龙被神圣化,是随着君权神授、历朝历代的造神运动而深入人心,古往今来三纲五常无非是如此这般。譬如刘邦能当皇帝有不少传说。最流行的是刘邦祖坟葬到风水宝地一事。刘邦出生于徐州沛县丰邑。其祖父叫刘清,从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远迁于此,所居的村落世人称为金刘庄。刘家的房前不知何时自生一棵梧桐树,此树不几年就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有一天狂风大作,飞来一只金凤凰,在树上筑起了窝巢。后来金凤凰飞走,很奇怪,刘清也跟着病死了。家人便把梧桐树刨倒,给刘清打副棺材。临下葬时,原来晴好的天气,忽然变了,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但棺材刚出家门,又不能抬回来,便暂时停在梧桐树坑旁。
  待雨停送葬人再来抬棺时,发现棺材不见了,梧桐树坑上出现了坟头。人们看见,坟头上竟是黑压压的蚂蚁,正忙着往坟上运土。这便是刘邦祖坟凤凰点穴、蚂蚁圆坟的传说。此事自然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的附会之说。中国且不说,譬如威尔士的地标红龙,就是该族裔的象征。在凯尔特神话中,有两个地方记载了红龙,一个是《马比诺吉昂——路特和李瓦的故事》,在路特王统治时期,每年五月都有一次可怕的尖叫声,使男人失去力量,妇女流产,年轻人失去理性,动物不孕,土地荒芜,植物枯萎。路特王求助于他的兄弟,法兰西王李瓦。李瓦告诉他由于红龙和外来的白龙激烈的争斗,这是红龙痛苦的悲鸣。
  后来路特王采纳李瓦的建议,在不列颠的中心位置挖了个深坑,里面灌入蜂蜜,并以布料覆盖之。晚上,两条龙打累了,就进到坑里喝蜂蜜。于是路特趁龙睡着的时候用布料把它们包起来,放入石棺里,埋在了斯诺文尼亚。另一个是《历史上的不列颠》文献,不列颠王本来是康士坦丁二世亚瑟王之祖父,去世后,伏提庚摄政。北方的苏格兰人和皮可特人趁机发难。不敌就邀请老家的撒克逊人来助阵。撒克逊人的首领叫韩叶斯,将女儿嫁给伏提庚,但暗中却在婚宴上埋伏下重兵将伏提庚的三百贵族悉数杀害,只有伏提庚一人逃脱。
  于是韩叶斯鹫占鹊巢,伏提庚王想要在上述埋龙的地方,建立一座城堡对抗,但是每天半夜建城用的原料都会莫名其妙的消失。他的智囊团告诉他需要找一个由处子所生的男孩,牺牲他,将他的血洒在城堡的地基,如此才能顺利动工。伏提庚王找到了这样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梅林。男孩否认了智囊团的说法,并告诉国王那两条龙的事情。国王下令挖开地面,果然发现了一红一白两条沉睡的蛇。蛇醒来后又继续争斗,一开始白蛇占上风,后来红蛇反败为胜,白蛇逃跑了。男孩说这一红一白双蛇实际上是两条龙,白龙代表撒克逊人,红龙代表国王的子民,并预言国王的子民必将赶走撒克逊人。及至韩叶斯死后,才由安伯罗斯及兄弟蟠龙化身的亚瑟王之父,从高卢举兵,击败撒克逊人,光复了王位。伏提庚王为了纪念被杀害的三百贵族,遍寻奇石做纪念碑,不得。巫师梅林为其找到爱尔兰国王一件国宝,唤作:悬石。
  这悬石原采自非洲,乃混沌初开之时统治世界的巨人族的遗物,共九九八十一块,称做“巨人之舞”,这舞藏着一个失传已久的教门仪式的奥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随即,尤瑟王发兵攻打爱尔兰,爱尔兰国王败,遂叫梅林施术将悬石运回不列颠。亚瑟之父蟠龙神尤瑟王的女儿也是亚瑟的异父姐姐莫甘娜,后来嫁给了挪威的王子生下英雄加文骑士。但在这之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亚瑟初逢即相爱,事后才知是同胞姐弟,而传说莫德雷德出生时,梅林预言这个孩子会威胁亚瑟的王位,亚瑟因此将婴儿放在海上漂流,莫德雷德却奇迹似地生还了,亚瑟心生悔意,接纳了莫德雷德。
  蟠龙神尤瑟王利用火龙飞天的吉兆登基,随即大败撒克逊人,在伦敦设宴席犒赏群臣。宴会上蟠龙见到三哥康沃尔公爵的夫人意格琳美丽出众,蟠龙一见钟情。公爵察觉,携夫人不辞而别。蟠龙大怒,起兵讨伐蟠龙久攻不下,随即请梅林施法,玉成此事。意格琳怀上英格兰之龙种即亚瑟王,后亚瑟诞下,即被梅林抱走。不久,蟠龙为摄政王伏提庚王所害,中毒身亡,与其兄长,葬在悬石阵中,就是“巨人之舞”。亚瑟王拔出石中剑,在梅林匡扶下取得王位,组建圆桌骑士团,成为骑士阶层的前身……不过后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亚瑟王,王后格温娜维尔,与麾下第一英勇骑士,兰斯洛特三角恋不得不说的故事……甚至就此成为无数骑士传奇故事的滥觞。
  兰斯洛特,号称骑士之花,是以色列王所罗门之后。所以天下英雄莫不景仰。淑女名媛为他落泪。在册封骑士的仪式上亚瑟粗心忘了给他配剑,王后格温娜维尔细心,上前将宝剑交到他手里。兰斯洛特抬头,四目相对,他初探人世的心被王后占领了。而身为“长江骑士”的他是金色长发,湛蓝双眸,容貌英俊,目光迷茫的美男子,非常迷人。个性温柔体贴、尊敬妇女,也善于跟女性相处,可以说是女性最完美的情人形象。整个传奇故事的悲剧结尾是这样的:王后和兰斯洛特的恋情终于正式被告发,亚瑟也颁布了逮捕令,在他们幽会的时候又有12名骑士前去暗杀,结果被尽数杀死,兰斯洛特乘机逃离,与圆桌骑士决裂。
  其后王后被判火刑,兰斯洛特率领战友前往刑场解救,所向披靡,“凡是抗拒他们的,全被打死,所有批戴武装的优秀骑士,一经交锋,立即丧命”,救走了王后,并依恃自己的领地抵御亚瑟的征讨。后在教皇的调解下与亚瑟和解,迫于荣誉交还王后,因为按照记载在公开场合他一直否认他和王后的私情,带领手下骑士离开了英格兰,统治整个法兰西,之后又与亚瑟交战,亚瑟的侄子或者说私生子莫德雷德在亚瑟渡海征讨的时候撰取王位,亚瑟在与兰斯洛特的较量中,忽闻私生子造反劫了王后,忙匆匆回师意图与逆子决战。
  决战前夜,先前战死的亚瑟之侄加文爵士托梦亚瑟,一定要等到与兰斯洛特和解回援之时,方能与逆子一战。亚瑟随召独臂将军贝狄威尔,去和莫德雷德议和,以争取一个月的休整期。双方会面,谈妥条件,眼看和谈已成之时,会见地的草丛中蹿出一条蝰蛇,叮了一名随从的脚跟,那随从见有蛇想也没想,抽出腰间宝剑,莫德雷德方见有人拔剑也齐唰唰的抽剑,双方火并,一片喊杀声。亚瑟长叹:神不助我,奈何!接下去父子决战,大战的结果是二人同归与尽,贝狄威尔抛剑,三女神接亚瑟遗体去阿瓦隆岛长眠,以待重生。史载“亚瑟与莫德雷德亡,天降瘟疫”。王后知道一切皆由自己起,非常自责,在丈夫死后做了修女。兰斯洛特回英格兰找到她后,她虽然因为激动晕倒了三次,但仍然拒绝陪伴兰斯洛特。兰斯洛特绝望之下也出家作了修士,二人至死再未相见。当真是以龙蛇起,以蛇吻终。
  另一个例子是萨勒蒂斯,在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东南岸的居民、普鲁士人所崇敬的一种无害的青蛇,叫做萨勒蒂斯。那是立陶宛的草蛇女神和生殖力的象征。它的预言能力被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作为生殖力的象征,它出现在每一栋房屋里:床下、角落、甚至是桌子上。它是萨勒女神最喜欢的动物,萨勒蒂斯有太阳女神萨勒守护着,所以杀害萨勒蒂斯就是亵渎神灵。看到萨勒蒂斯的死亡,女神悲伤的哭泣着,流下了眼泪,这遍布山野的红色浆果就是她的眼泪。波罗的海的居民们用水罐或者勺子来向她表示尊敬,她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照亮了水。
  一直到1387年,立陶宛与波兰联合,条顿骑士团横扫立陶宛,并强迫当地的居民改信景教为止。于是萨勒蒂斯变成了另一种神秘的,能为人们带来财富的动物……尾部长着第二个脑袋,由公鸡生的蛋孵化出来,有着蜥蜴的身体,公鸡的头,羽毛或蝙蝠翅膀的飞蛇……鸡蛇,这是一种会发光的、能够飞行的萨勒蒂斯。在1387年,立陶宛农人被迫改信景教之后,对这条绿色的小蛇有增无减崇拜,因为他们相信,在民俗故事中,遇到这种蛇的意思是将要结婚或者生育。而因为鸡蛇兽的目光据称有着将敌人变为石头的能力,所以作为一个盾牌上有着此类纹章的条顿骑士团是被认为相当可怕的。这种风俗表示史前对蛇的崇拜依然幸存着。
  无独有偶,英格兰汉普郡的拜丁顿和克里斯蒂有人说,在惠韦尔小修道院一个黑暗的地牢里,一只蟾蜍从一个公鸡生的蛋里孵化出来一只奇怪的野兽,最初只是大家好奇的对象,但是几年之后它变成了一个只吃人肉贪婪的怪物。四英亩的土地被当作悬赏奖给能够杀死那只怪物的人,许多勇敢的人在尝试这个任务的时候死去了。最后,一位叫格林的巧手匠人用钢铁削制了一面抛光的镜子并把它放入鸡蛇的地下兽窝里,鸡蛇把自己的影像看作是敌人,在与镜子作战的时候将自己打伤了,最后它终于精疲力竭轰然倒地。为了避开鸡蛇可以杀人的目光,格林半蹲着走进地牢并用自己的长矛杀死了鸡蛇。稀奇的是许多年以来,惠韦尔的人众无法被别人说服去吃一个鸡蛋……。而那一块在一片槭木森林里的四英亩的土地很出名,它被称为格林的英亩。曾经被挂在惠韦尔的圣彼得教堂塔尖的十字架上的鸡蛇现珍藏于安多弗博物馆。
  当然,进入近代社会,古老的神圣消解,譬如凤凰胎是大唐进士烧尾宴中的一道名菜。虽然这道菜其实是用鱼的胰脏,也就是世人所说的“鱼白”蒸的鸡蛋羹,这里用的鸡蛋可不是一般的鸡蛋,而是用得母鸡体内尚未成熟的“卵蛋”。具体做法是把鱼白剁细,搅拌在鸡蛋里面蒸。流传至现代,这个菜也叫做鱼白蒸鸡蛋羹,江浙一带有,在川菜的新菜里面也有。做法类似,但用的是普通的鸡蛋,而且名字被认为起的过于直白,不如唐朝的凤凰胎来的有情调。而帝王将相更是百无禁忌,譬如十全老人乾隆一生以风雅自诩,身边的司膳太监和御用文人为了迎合乾隆的喜好,就给菜式创造了许多吉祥华丽的名字,比如凤凰卧雪、龙凤呈祥、宫门献余、雪度寒秋、龙凤赏月、玉狮青松、雪月桃花等,非常有诗意,却也污力十足,亵渎神圣。
  不过据美帝《国家地理杂志》报道,世界上的的确确存在双头蛇!美帝田纳西州大学专门研究爬虫学的专家格登·伯格哈特说。一般每隔几年都会听说有人发现双头蛇的消息。伯格哈特对双头蛇颇有研究,在此之前他已经研究过很多条双头蛇了。双头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稀罕。有一条名叫西尔玛和路易斯的双头蛇,在20世纪80年代由克雷格·特朗博尔饲养,后来被送到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动物园。它曾经生产过15条正常的蛇,然后才死去。
  伯格哈特介绍说:“当你观察双头蛇吃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很有意思,它们吃东西的时候会非常地好斗,它们的头不断吞咽被捕获的食物,并且要花很长的时间。因为它们在决定向哪个方向行动时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它们不得不对一个袭击作出快速反应,但是它们又很难这样做,因为它们有两个头在同时指挥。”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双头蛇的两个头几乎同时感到饥饿,而且两个头都对相同的食物感兴趣,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有两个头在野外生活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美帝亚利桑那州大学的詹姆斯·贝德曼教授也同意上述的观点,“双头蛇捕获食物的时候特别困难。”
  亚利桑那州是一条双头蛇王的故乡,当它还是一条小蛇的时候被人发现,在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这条双头蛇活了近17个年头,堪称双头蛇王。即使把双头蛇关起来养,也存在许多问题。双头蛇一般是凭着嗅觉来行动,如果一个头闻到了猎物的气味,另外一个头便会展开袭击,当逮到猎物的时候第二个头会把猎物吞咽下去。两个头要互相配合才能抓到猎物。伯格哈特说,总体来看,双头蛇的两个头会配合得相当好。西尔玛和路易斯这条生活在圣地伊哥动物园的双头蛇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条蛇的生长和正常的蛇没有多大差别,而且两个头捕食的能力也不相上下。两条双头蛇结合是否也能生出条双头蛇,或是较其他情况下生出双头蛇的几率更高呢?这一点在目前尚不能非常肯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