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刚我这里还围着不少人,但河对岸那边的台子要搭起来了,他们都跑过去了。”
  那人又问:“那如果我在其他两处看了灯谜,又来你这里猜,岂不很快就能猜全对?”
  摊主答道:“非也,我们三处的灯谜各不一样,客人如果能猜全对任何一个点的灯谜,都可以拿那大奖。”
  那人让摊主先拿出一个灯谜来瞧瞧,摊主一指自己头顶一排共十五个花灯。
  “灯谜写在灯身上,客人猜中哪个,直接写下来就是。”
  兴许是知道镇子上读书人不多,就算有人看到灯谜,回去请教了能人,估计也不能一口气答完所有灯谜。
  所以摊主都懒得掩盖,直接把灯谜明晃晃的挂了一排。
  说着,他又指了指摊子最前面的毛边纸和笔墨。
  “客人尽管自便,如果不想猜灯谜,您也可以给自己买的花灯题字。”
  黎锦本以为问话的人会拿起纸笔写一通,没想到这人问完后,挑了个荷花花灯,直接付钱走人。
  “我瞧着你这里灯谜太难,去其他地方猜。”
  摊主笑了笑:“您请自便。”
  随即他转向了黎锦,“您可要试一试?”
  黎锦说:“献丑了。”
  他看向第一个灯笼,上面只写了四个字‘是耶非耶’。
  难怪刚刚那人说灯谜难了。
  黎锦面色一如往常,他想,这四个字既无出处又无头绪,自然得往巧妙的方向去思考。
  ——是耶非耶,谐音‘爷非爷’。
  黎锦想起自己背诵的《论语》中有一句‘齐景公问于孔子……’,于是他执笔湛墨,在粗糙的毛边纸上落下三个字。
  父不父。
  摊主本来老神在在的端着手,他并不觉得镇子上有人能答出来这些谜题,毕竟那最后的大奖……丰厚着呢。
  可黎锦第一道谜题的解答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关键是,他答对了。
  摊主不动声色,收了黎锦第一张纸,然后说:“您可还要继续猜谜?”
  黎锦说:“自然。”
  这才猜第一个,古人出灯谜的思路其实并没有现代人那么活络,况且这些灯谜大多都有出处。
  黎锦想,背了这么久的书,终于可以检查效果了。
  这个想法要是被宋先生知道,恐怕得气地打他手板子。
  背书的目的是猜灯谜吗?
  摊主说:“既然如此,那我也得依照规矩,等您猜完再给出结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