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没时间解释了,快点上车(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董自己的乘车从劳斯莱斯银天使到ghost,从宝马x5到奥迪q7,一直都是跟着徐腾变动,海鸿集团的商务用车全部是买华腾汽车,在台湾给员工尾牙送车,送的都是捷豹和阿斯顿马丁,给华腾汽车打免费的广告,虽然郭董真心喜欢和迷信日系车企。
  这些事,郭董最起码干了七八年,在台资老板里面算是一个特例,包括像加盟华腾工业联合体的事,郭董是年年都在商量。
  在所有的台商中,对华银财团实力了解最深的人就是郭董,从刚开始的惊讶,到现在的恐惧,整个心路历程很有代表性。
  “理事长,陈联席,马总,我们今天都喝了一点酒,但我说的不是酒话,而是真心话。在中国做生意,只要和华银财团搞好关系,做好配套服务,赚钱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可以说,我从05年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表个态,海鸿集团永远是华银财团的盟友,即便我死了,这个事情也不会有任何变化。”郭董表态了,以后不会再玩两面三刀了,现在唯一的目标是加入华腾工业联合体,一心一意做好oem的配套工作。
  “郭董是好人,柳俊生啊,你敬酒啊。”徐腾没有表态的意思,让柳俊生继续陪酒,先糊弄过去。
  “这个酒一定要敬。”柳俊生立即端杯,拼了。
  “等一下,马总,你替我和柳俊生向郭董敬酒,我不能喝白酒,俊生肝功能也要多保护。”徐腾又想起来了,柳俊生最多就能喝这二两白酒,肝脏在上次大手术里切了一半,其实基本是不喝酒为好。
  “好!”马总也是戴罪之身啊,虽说个子小,酒量少,平时都是他指挥别人敬酒,今天没带副手上阵,只能自己拼了。
  喝酒嘛,一敬酒就热闹了。
  你推我嚷,最后连陈志辛这位老董事长也起身要敬酒,大家表面上喝的很开心,其实郭董心凉半截。
  徐腾的意思还是很明确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的华腾工业联合体就没有台资的席位,而华银财团和海鸿集团之间也就是生意对生意的关系,不谈别的。
  你照顾我的生意,我照顾你的生意,就这样,你愿意玩两面三刀,我随时奉陪。
  oem这个行业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你就继续干着吧,华银财团肯定是犯不着控制这种下游业务,在华腾工业联合体内部保留两个备案,能够钳制你,将你的利润压到最低即可。
  你不干,我就交给自己人。
  你干,我这边就不用大规模招工了。
  华银财团的核心机制是合伙人制度,这是一种在等级对立和团结之间寻求平衡的特殊制度,通过让更多员工成为中小股东,达到企业整个管理团队的团结和一体化,发挥大部分员工,特别是最优秀的那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在此基础上,再去强调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保证企业从高层到基层的执行力和执行效率。
  这种合伙人制度就决定了,华银财团更擅长研发、创新、设计、营销和服务业领域,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则不占任何优势,甚至是劣势。
  oem产业,说到底就是一种极度强调等级,通过军事化的强压迫式管理和毫无人情的劳力剥削模式盈利,不给任何人理想,纯粹就是压榨,这和讲感情、讲家庭、讲理想的华银财团合伙人机制是截然相反的商业模式。
  这就是华银财团要将家电和电子产品的制造业,包括像低附加值的钢铁工业都剥离出去的原因,在这些领域,华银财团的合伙人文化是水土不服的。
  在制造业领域,附加值越低,就越要强调压迫式管理,劳资之间的矛盾和阶层管理难度就越大,就越不适合华银财团。
  华银财团通过产业剥离和融资服务,扶持“华勤科技”、“海泰电子”发展,但这两家300+公司,整个管理体系也是非常军事化的高强度压迫,和海鸿集团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无法做到海鸿集团和台资那种极致程度。
  台资的压迫式、阶级式管理能极致到什么程度呢?能将中国工人都逼到绝望的水平。
  这样的企业优质吗?
  符合徐腾对300+的要求吗?
  徐腾对华腾工业联合体300+企业的要求是很高的,不是说你做配套的,跟我谈的来,我就让你加盟,华腾工业控股公司对联合体的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完善的“优质企业”评估体系,你的管理水平、研发能力、售后服务水平、劳资关系、股权结构、设备水平……都要达标。
  每一年,华腾公司都会对300+的所有企业进行优质指数的全面评估,低于某个标准就要淘汰,在整个体系内部,有两家供应商的话,哪个更优质,哪个订单多。
  华勤科技、海泰电子的优质评估标准,和其他企业就有差别,即便如此,两家oem巨头还是要在劳资关系上花费很多精力,保证工人的稳定性和积极态度,为工人提供很多额外的福利,所以也就很难做到台资那种极限。
  客观来说,如果徐腾将所有订单都交给海鸿集团和其他台资oem企业,其实能节省更多钱,能赚更多利润。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