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京沪两地(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晚上,徐腾在家里招待从首都过来的萧姐和东电集团的苏小琳董事长,与这两位私交甚笃的陈健也特意过来陪同出席。
  其实就是为了苏姐的事。
  徐腾很多年前就叮嘱过对方,不要贪小便宜,低调点,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这会儿再来找徐腾,徐腾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徐腾当然觉得这样其实更好,国内的政商环境更干净利落,特别是这几年,像过去的华煤铁,都和丧家之犬一样不敢动弹,也不会有柳银霞那种女商人。
  很好。
  他要的就是这种环境。
  为了自保,苏姐提出一个新方案,想对东电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1/3国有控股,1/3私有控股,1/3流通股,这么一改,东电集团就等于是要并入华银财团旗下。
  她也问过了,有关领导并不反对。
  东电集团纳入华银财团旗下,完全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融资投资国内外的电力工程,这还是可以接受的一种改革结果。
  现在就看徐腾愿不愿意接这个锅。
  如果徐腾愿意接锅,除了溢价20%左右收购东电集团的股份,将东电集团和东润富江股份公司合并,再将华银财团旗下的其他水电、风能、光伏、垃圾发电企业合并,徐腾还得拿出一大笔资金解决淮海经济区的建设。
  这个淮海经济区基本就是过去的那个淮海战役区域,北至鲁南地区,西至陕洛,沿着铁路大动脉一直深入西北和中亚。
  这是丝绸之路,一路一带啊。
  从2015年的下半年开始,徐腾虽然不再和发展委的领导直接交谈,但还是通过邢利宾等人,一直有沟通,做了不少项目。
  发展委的想法就是复制长江经济带的经验,完全交给市场运作……这话说的好听,其实就是只出政策不出钱,都靠华银财团解决资金问题。
  徐腾算了很多账,肯定比发展委算的更精细,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广泛,大致还是能赚钱的,但肯定不能和长江经济带媲美,赚不到多少啊。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衡量,确实不是那么划算。
  做还是不做,投还是不投,徐腾是真没想清楚,包括救不救苏姐,他也没想清楚。
  到了徐腾这个份上,洁身自好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铁律。
  富邦的事,徐腾之所以要出手解决,主要是因为这个事非常不好处理,各方面都很难办,最后由他出手解决。
  苏姐这个事,与之类似。
  一直谈到深夜,徐腾最终还是做了一个决定,东电和淮海经济区的事,他可以管,苏姐的事,他不能管。
  虽然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里,华银财团在国内电力市场的很多业务都得到了苏姐的帮助,但是,不该管的事,他确实不能管。
  他也相信苏姐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另一方面,他对东电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苏姐做为国企领导调离这个岗位也是很合理的,他估测,某一级的意思应该就是让她靠边站,砍掉她手里的权,功过相抵,以儆效尤。
  至少在徐腾看来,这是应该的,像苏姐、萧姐、富邦的这批人就应该低调点,这些年,如果不是他一己之力按住富邦公司,这些人平均都是数十亿的身家,个别的几位更是百亿起步。
  现在集体出局了,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lenvo系也是一个雄踞京津冀的小财团,除了lenvo集团这个国内pc霸主,幕后控制的土地和其他资产也不少,关系网更是都和这些有关。
  确切的说,过去那些年想在京津冀做生意,没有这些关系网,好多生意都做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