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里,时秋开始发现自己已经不能逃避那一件事了。
  就是他为什么和这个世界里的人不一样。
  为什么他能听到系统的声音?为什么从小到大任务者们最后的任务都在他身上?
  “好啦,我开玩笑的,时秋你不愿意让父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那我是不会说出去的。”岁初万万没想到,自己和时秋拉关系拉了这么久,时秋却还是把他排斥在外,难道这是属于小孩子的直觉?
  但岁初觉得他也没对时秋不怀好意呀,他只是想从时秋身上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已。⊙_⊙
  也许是因为他讨好时秋的父母过多,时秋的父母说了太多他好话,以至于起到了反效果?
  毕竟小孩子好像都不太喜欢父母说其他小孩(虽然他不是小孩)比自己好的话。
  觉得需要多把目光放在任务目标身上的岁初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决定换条路来攻略时秋,让时秋说出他的愿望。
  然而岁初至今也没发现,他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是歪的。
  时秋不怕岁初去告状,毕竟他又没有干坏事。只是父母可能会因为怕他吃苦,会劝他不要再做这些事情。
  在时继和兰芝眼里,时秋卖冰棍的行为真的比比赛拿奖金贴补家用还要让他们想哭。他们本来从小就让时秋吃了很多苦了,现在他们虽然还是收敛不了自己的同情心,但大部分骗术已经骗不到他们了。
  好不容易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的债务越来越少,眼见就快可以顿顿吃肉吃大餐了,时秋竟然从单纯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了勤工俭学的孩子。这怎么能让他们不心痛?
  深知父母心情的时秋当然不想给时继和兰芝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可是即使时继和兰芝知道赚钱只是他的爱好,他们也会悲伤。
  因为时秋只有十二岁。
  若是十五岁,或是成年更好。可是现在的时秋只有十二岁。
  这个年代的十二岁的城市里大部分孩子现在都在做什么呢?
  不是读书就是玩啊。
  即使不是上面说的……也不会是出来赚钱养家就是了。
  除了个别艰苦的孩子,大部分十二岁小孩都是活在蜜糖的环境当中的。时继和兰芝都希望时秋不会变成那些“个别”。
  时秋想要快点长大,也有这个原因。
  他不想因为他在他人眼里“懂事”了一点的行为,变成可以侧面“指责”时继和兰芝的证据。
  时秋在很久之前就知道街坊邻居是怎么说时继和兰芝是“愚蠢”的了,后来看他懂事乖巧,那些人又会说还不是因为父母不好才会让孩子这么快早熟懂世事。
  看起来喜欢他的众人,不也会说他们家里的闲话吗?
  时继和兰芝坚持了别人没有的善良,以前的时秋心里或许会和别人一样,觉得父母“愚蠢”,自己不要“变成这样”。可是书读的越多,见的人越多,时秋就觉得时继和兰芝光芒四射,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
  时秋自豪啊。
  我爸爸妈妈虽然没有钱,但他们做到了你们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后来越来越多人嘴上说着时继和兰芝蠢,却不也是情不自禁的被这对夫妇所吸引吗?
  时秋家里虽然没有钱,可是他们周围真的有很多愿意帮助他们的人。时继和兰芝身上的坚韧不拔,以及那从不熄灭的光,到底还是吸引了很多心中尚有美好的人。
  时秋自豪啊。
  他觉得即使现在的他多懂事,多可爱,也完全比不上他的父母。他不过就是仗了自己年纪小,所以才受更多人喜爱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