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多管闲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我们说这是一条承载着诗意和精神求索的文化之路。
  “所以,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好,讲的好啊!”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魏王李泰说道。
  魏王李泰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隋代末年,徽州府南郊有个李秀才,为人忠诚老实,苦读诗书,其妻林氏也知书达理。
  虽然家境贫寒,但夫妻二人勤俭持家,甘守清贫,奉公守法,从不逾矩。
  这年五月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忙过节,李家无米,秀才只顾埋头读书,不闻不问。
  林氏无奈,只好到塘边割了一把菖蒲,用水浸了煮粥,聊表过节之意。
  她一面劳作,一面开玩笑对丈夫吟了一首诗:
  可怜薄命嫁贫夫,今日端阳一事无。
  佳节莫教空过去,聊将清水煮菖蒲。
  秀才一听,心甚惭愧,书也读不下去了,便出门去散散心。
  正行之际,忽见两个陌生青年鬼鬼祟祟钻入一家牛棚,牵了牛就走。
  秀才一见是偷牛贼,急忙拦阻。
  小偷见事败露,反扭住他大声呼叫,诬他是偷牛贼。
  这家主人是个横行乡里的土财主,一向欺负穷苦人,出来一看是李秀才,认为他家贫无志,出来偷牛。
  不问青红皂白,就扭送告官,还要两个小偷一同去作证。
  李秀才是个书呆子,有口难辩,糊里糊涂被关了起来。
  有乡亲闻讯后立即赶到李家报信,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林氏。
  林氏急忙赶到县衙击鼓鸣冤。
  县官正在与师爷下棋,一听有人鸣冤,立即升堂。
  林氏将自己偶尔吟诗,丈夫烦闷出门散心,路遇小偷的经过一一禀明。
  县官一听说这美貌女子竟能吟诗,就指着院子里的牛说:“既如此,今年是牛年,你丈夫又因牛犯事,你就以这牛为题吟诗一首。若吟得好,本县自有发落。”
  林氏应允,出口吟道:
  明公来索句,有难不顾羞。
  端阳已缺米,佳节更添愁。
  为解心中闷,偏逢意外忧。
  妾身非织女,郎岂是牵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