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古墓遗宝(3 / 4)
感觉玄妙无比,便默记于心。
智涵子道:“看样子这是一个古代将军的墓室。我们学了将军遗传的玄武棍法,那么这位将军就是我们的师父了。”
李叫花道:“正是。我们重新把将军安葬好,不再打扰他老人家。”
李叫花把骷髅放回原位,仔细按照人体构架摆放好,在上面盖了一层泥土。
然后两人一起跪下,对着将军磕了三个响头。
智涵子和李叫花把黑衣人尸体拖出去,与洞外那个黑衣人的尸体一起埋了。
又将墓室整理一番,把贵重的东西装进麻袋里。
两人把麻袋搬出洞口,用石头和泥土将盗洞封了,再栽些山草在封土上。
然后回到玄武观,把全部古董放在一起藏好。
智涵子请李叫花住在玄武观养伤,两人每天一起讨论《玄武棍法图》,交流学习心得。
智涵子见李叫花的伤结了疤,决定去后山演练一下。
两人走进玄武山树林中,智涵子持龙头铜手杖,李叫花用铁拐,按照玄武棍图谱,演练玄武十二棍法。
两人均感棍法变化多端,绝技奇妙无比。
李叫花练习几天后,觉得十二棍法已烂熟于心,便告别了智涵子,继续去干老本行。
李叫花想起盗墓黑衣人的话:“……田大爷,请邓大师……寻……宝……”
心想可能田大爷是个财主,专门请邓凤生师徒来寻宝。
李叫花心里突然产生疑问,莫非他们是要寻找张献忠的藏宝?
李叫花决定收起铁拐,换上干净的衣服,戴一副墨色大眼镜,去跟踪邓凤生和他的徒弟。
那天,李叫花在凯江边行走,看见邓凤生和他的徒弟走进镇江寺茶馆。
李叫花悄悄跟进去,坐在三人后面喝茶,侧耳细听他们说话。
大徒弟悄声说道:
“师父,我们在玄武山寻宝近三个月了,除了挖出几座古墓外,始终没有见到大西王藏宝的踪影。我怀疑张献忠旱藏财宝不在玄武山。”
小徒弟问道:“师兄,你说旱藏财宝不在玄武山,那依你说藏在哪里?”
大徒弟道:“依我看,藏在峨眉山。”
小徒弟吃了一惊,忙道:“为什么?”
大徒弟道:“我在成都茶馆里喝茶时,听人家摆龙门阵。
有人说,张献忠当年命义子刘文秀,将成都府库中的金银运到峨眉山,挖几个地窖藏起来了。”
小徒弟道:“大西王想让峨眉山的菩萨帮他保管金库呀?这是胡编骗人的吧?”
邓凤生道:“没错,我查文史资料时,见到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著的《永历实录》。
上面记载‘张献忠辇金银至峨眉山,瘗之普贤峰顶,宜敕展发窖赍送赴阙,以供国用。’ ↑返回顶部↑
智涵子道:“看样子这是一个古代将军的墓室。我们学了将军遗传的玄武棍法,那么这位将军就是我们的师父了。”
李叫花道:“正是。我们重新把将军安葬好,不再打扰他老人家。”
李叫花把骷髅放回原位,仔细按照人体构架摆放好,在上面盖了一层泥土。
然后两人一起跪下,对着将军磕了三个响头。
智涵子和李叫花把黑衣人尸体拖出去,与洞外那个黑衣人的尸体一起埋了。
又将墓室整理一番,把贵重的东西装进麻袋里。
两人把麻袋搬出洞口,用石头和泥土将盗洞封了,再栽些山草在封土上。
然后回到玄武观,把全部古董放在一起藏好。
智涵子请李叫花住在玄武观养伤,两人每天一起讨论《玄武棍法图》,交流学习心得。
智涵子见李叫花的伤结了疤,决定去后山演练一下。
两人走进玄武山树林中,智涵子持龙头铜手杖,李叫花用铁拐,按照玄武棍图谱,演练玄武十二棍法。
两人均感棍法变化多端,绝技奇妙无比。
李叫花练习几天后,觉得十二棍法已烂熟于心,便告别了智涵子,继续去干老本行。
李叫花想起盗墓黑衣人的话:“……田大爷,请邓大师……寻……宝……”
心想可能田大爷是个财主,专门请邓凤生师徒来寻宝。
李叫花心里突然产生疑问,莫非他们是要寻找张献忠的藏宝?
李叫花决定收起铁拐,换上干净的衣服,戴一副墨色大眼镜,去跟踪邓凤生和他的徒弟。
那天,李叫花在凯江边行走,看见邓凤生和他的徒弟走进镇江寺茶馆。
李叫花悄悄跟进去,坐在三人后面喝茶,侧耳细听他们说话。
大徒弟悄声说道:
“师父,我们在玄武山寻宝近三个月了,除了挖出几座古墓外,始终没有见到大西王藏宝的踪影。我怀疑张献忠旱藏财宝不在玄武山。”
小徒弟问道:“师兄,你说旱藏财宝不在玄武山,那依你说藏在哪里?”
大徒弟道:“依我看,藏在峨眉山。”
小徒弟吃了一惊,忙道:“为什么?”
大徒弟道:“我在成都茶馆里喝茶时,听人家摆龙门阵。
有人说,张献忠当年命义子刘文秀,将成都府库中的金银运到峨眉山,挖几个地窖藏起来了。”
小徒弟道:“大西王想让峨眉山的菩萨帮他保管金库呀?这是胡编骗人的吧?”
邓凤生道:“没错,我查文史资料时,见到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著的《永历实录》。
上面记载‘张献忠辇金银至峨眉山,瘗之普贤峰顶,宜敕展发窖赍送赴阙,以供国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