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普照寺之谜(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智涵子告诉他,渡边带日本考古队到胖镇,伙同田棒客偷盗了朝龙寺地宫内的文物,还盗掘了大旺寺石窟的佛像和佛头,偷走了二水口汉墓中的精美石棺和石雕画像。
  李叫花越听越气,他将铁拐在石地板上用力杵了几下,石板顿时断为两节,骂道:“狗x的渡边,你们这伙文物大盗!下次让老子抓到了,叫你粉身碎骨!”
  智涵子道:“现在整个中江县都没有见到日本考古队的踪影,估计被新总督赵尔巽召回成都,到其他地方寻找张献忠藏宝去了。”
  廖春雷道:“如果不阻止他们的罪恶行动,会有更多的中国文物遭殃,更珍贵的地下财宝被盗。”
  智涵子道:“李兄,你带丐帮兄弟到成都去打听,先找到考古队。如果发现了他们的踪迹,马上带信到兴隆,我和春雷一起赶来,尽快抓住这伙文物大盗,争取追回被盗的文物。”
  李叫花离开兴隆后,挑了几个精明的丐帮小兄弟,先在成都找了几天,然后从洞子口出发,沿锦江岸边寻找日本考古队。
  李叫花想,老子先跟踪你们,等龟儿子考古队勘察到大西王的藏宝地点后,马上把你们消灭掉,然后挖出我先祖遗留下来的财宝。
  李叫花想到这里,不由自主地从身上掏出那半张藏宝图,看了又看,心想祖上遗留下的这半张藏宝图,究竟是水藏图?还是旱藏图呢?
  列位看官,渡边等人这次出人意料,他们没有走水路。
  因为考古队在锦江和大小郪江,都没有找到张献忠藏宝的线索。渡边受到在塔梁子山上挖出大墓的启发,他决定暂时放弃寻找水藏财宝,调整思路,转到山上去勘察旱藏财宝。
  为了顺利找到张献忠旱藏财宝,渡边又查了很多文史资料,在其中找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在大西国灭亡前,张献忠派义子孙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准备在西康一带建立根据地。
  孙可旺在民间征集了三百名石匠,到青城山的支脉青峰山上采石。
  孙可旺对外称,要在灌县和青城山修筑防御工事,防止藏人和清军进攻川西地区。
  可奇怪的是,这三百名石匠进山采石半年,却没有见到有石头运到灌县城,也未看见在青峰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修筑道路。
  最后那三百名石匠,也没人见到他们走出来,有人说他们已永远消失在青峰山中。
  渡边大胆猜测,张献忠在感到大西政权极度危险的时候,完全有可能预先转移财宝,以备将来之需。
  那么,孙可旺到青峰山采石,很有可能是奉了张献忠的密令,秘密在离成都不太远的青峰山,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金库。
  孙可旺为了保密,最后把石匠全部杀害以灭口。
  于是渡边带领考古队,风风火火地赶到灌县城先住下来,然后去县府翻阅灌县县志。
  据灌县文史资料记载,张献忠义子孙可旺在撤离灌县前,不知为什么,将青峰山普照寺放火进行了焚毁。
  但是过了几年,有个心莲和尚由昭觉寺来到青峰山结茅为庐,希望逐步恢复普照寺。
  当时他利用几间破房子,整修成一个仅占地半亩的小寺庙,僧人也只有几个人。
  可是心莲和尚死后,在道光庚子年间,普照寺突然大兴土木,建成了殿宇五重,大小二十四院,三百六十五间堂舍的大寺庙。
  渡边猜想,修建这么大规模的寺庙,没有几百万两银子很难建成。那么这巨额的建庙银两是从哪里来的呢?
  资料上没有记载,他觉得很可疑,便带领考古队到普照寺及其周边去考察。
  普照寺位于青峰山麓,现在是川西四大丛林之一。日本考古队走进山门,参观完整个寺庙。
  渡边找一个老和尚打听,普照寺为什么由小穷庙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规模宏大,远近闻名的大庙呢?
  老和尚告诉渡边,是因为有天神相助。
  和尚说,当年鉴山方丈要重建普照寺,其精诚所至,感动了青城山的神灵。青峰山上的石头自动裂开,自动雕刻成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