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稀世绝品(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渡边不甘心,第二天他亲自带上金属探测仪,带考古队到湖里折腾了一天,在湖的东侧发现仪器有微弱的反应,渡边判断那里一定有可疑的金属制品。
  萨福鼎即令清兵将湖的东侧用土石围成堰堤,找来十几架木水车,将围堰内的水抽干。
  军士清除了湖底的污泥,考古队用洛阳铲向下打探洞,查看湖底的地质情况。
  勘探了两天,挖出一个将军模样的石人。在石人的下面,用洛阳铲打探到一座大型的石室。
  渡边非常兴奋,判断下面可能是古墓,也可能是张献忠的金库。
  萨福鼎也非常高兴,立即报告了赵尔巽。总督大人令他和渡边抓紧发掘,尽快取出石室内的物品。
  清军向下挖了一丈多深,现出了石室上面的盖板石。石板厚实坚硬,用工具无法撬开。渡边命令军士用炸药,在盖板石上炸出个洞口。
  渡边到洞口查看,发现是一座古墓,墓室内充满了湖水和泥沙。清军抽干墓中的水,露出了半池泥沙。
  渡边指挥十来个军士,清理完墓室上部的泥沙,然后把军士全部打发出去。
  再将墓室周围用木板拦起来,形成严肃封闭的考古场地。
  萨福鼎和几个军士在木板围拦外面守卫,非考古人员不得进入。
  考古队进入墓室后,小心翼翼地清理墓室内部的污泥。
  由于古墓长期浸在水中,墓室里的棺木及尸体已经全部腐烂为泥。
  在墓室底部清理出了九十几件金银制品和玉器,在墓室一侧还清理出许多古代青铜兵器,其中戈十八件、戟十件、钺五件、矛十二件、锛一件。
  考古队员清理完墓室后,准备撤出人员和工具,再回填泥沙到墓里。
  渡边按照多年来形成的考古习惯,最后去检查一遍墓室。
  他用小锤子敲打一个侧面的墓壁时,听到声音有些可疑,便叫来其他几位队员来敲。
  麻生敲打了三四下,高兴地叫出声:“墓壁里面是空心的!太好了,发现了一个耳室。”
  渡边马上比划个捂嘴动作,制止麻生讲话,轻声骂道:“你叫个锤子啊!”
  渡边知道这个耳室十分隐秘,必然是个储藏珍宝的暗室。
  几个队员非常兴奋,打开耳室门的机关,进去清除了里面的泥沙。
  发现有两个巨型大陶缸,缸高约四尺多,口径约三尺。渡边心想缸内必有稀世之宝,他迫不及待地轻轻揭开缸盖。
  哇!里面全是翠绿亮润的青铜器!渡边知道这是古玩界常说的典型“绿漆古”,估计是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
  队员慢慢地从一个缸里取出青铜器十八件,从另一个缸里取出青铜器二十七件。
  队员将青铜器小心清洗干净,原来大部分是铜罍、铜尊和铜觯。
  这些青铜制品器型大方,铸造精巧,器身采用写实的圆雕或高浮雕,纹饰华美高贵。
  渡边内心一阵激动,心脏“嘭嘭”地加速跳动。
  渡边仔细查看青铜觯,见其器身扁圆,侈口束颈,腹上部饰云雷纹,上下饰连珠纹。
  器形起伏多变,器底有铭文“牧正父癸”四字。
  渡边通过综合判断,认为该器物属于殷商晚期,为中原地区铸造的饮酒用青铜器皿,制造工艺极为精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