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在《至元新格》资金依然有留存,我们在看其中的内容时,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本行政法和刑事法的规定,在忽必烈实用主义的思维之下,《至元新格》也是非常接地气的法典。”
  “值得一提的是,在《至元新格》颁布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法令,就是禁止《泰和金律》。”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元朝成立了许久一直没有立法,所以忽必烈即位之后是让北方的汉人聚居区继续使用《泰和律义》。”
  【所以当时的元朝人用的是金朝的法律?】
  【这就是你的东西很fine,下一秒就是mine】
  “在这之外,元朝还定立了《大元通制》和《元典章》。”
  “综合元朝时期的立法,主要是参照唐宋之法,加入民族特色法律,修修补补而成。”
  “在元世祖时期,也就是忽必烈当政时期,元朝已经开始仿照汉制设立官职,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宣政院。”
  “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大家都很清楚了,这里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宣政院,宣政院主要是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主管是国师。”
  【我就说小说里那么多国师的戏份,在古代却没看到什么厉害的国师,原来是元朝的!】
  【当时的少数民族确实有比较虔诚的宗教信仰,至于汉人,就已经是实用主义宗教信仰了】
  【事实上汉人的“渎神”行为自古有之,典型的例如七仙女、西游记、鹊桥会、封神演义】
  【元朝是不是唯一一个把国师这个职位固定下来的王朝?】
  “在地方的划分上,元朝参照唐宋,划分为省、路、府、县,这种划分其实和现代已经很接近了。”
  “在刑罚的设置上,突破现代人偏见的是,元朝的量刑几乎是唐宋元明清中最轻的。”
  “很多人认为元朝作为异族,想当然的残暴,但是只要研究过元朝的法制,就知道他们的规定实际上是以轻刑为主。”
  【真的吗?我不信】
  【元朝居然会比唐宋明清量刑要轻微?】
  【蛮夷之人,一向铁血手腕,如何会更轻?】
  伍爱华看到弹幕,不由笑了笑:“这就是东西方携手给蒙古帝国创造出来的负面印象洗脑包了。”
  说完,伍爱华不忘补充一句:“不信我们举个例子,大家都在掉,谋反是大罪,如果在明清谋反,那么你九族没了。”
  【主播你忘了提一个情况,就是和皇族联姻的,也不会没了九族,特别是皇帝算在他九族里那种】
  【笑死,能不能别说特殊情况啊?】
  【怎么就特殊情况了?皇帝九族之内都是位高权重,这些才最容易谋反不是?比如说李家就是杨家的九族之内】
  伍爱华看了眼弹幕,没有多说什么,继续说元朝的内容。
  “但是根据元朝法律的规定,对于谋反罪的株连,父亲谋反的,儿子不在一个户口本上的都不连坐。”
  【!!!】
  【那可是亲儿子啊?!皇帝不怕子承父业吗】
  【那要是他们谋反之前先分了家,岂不是就死几个人?】
  看到这些不可置信的弹幕,伍爱华露出了笑容:“所以说,其实元朝是轻刑主义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