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伍爱华问完之后,所有的古代世界都沉默了。
  见多识广的现代人反而很淡定:【有的国家性别都有十六个,法律规定跟不上也是正常的事情】
  把古人讲沉默之后,伍爱华才开始了接下来的内容。
  “除了比附原则之外,明朝其他的管理原则也和唐律有所区别。”
  “例如说谋反等罪名,在唐律中的规定我们之前有提及,元朝更是只杀同一个户口本的男性,但是明朝非常看重谋反罪名。”
  【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谋反的?】
  【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
  朱元璋看完之后气得骂骂咧咧。
  伍爱华好笑地反驳:“农民起义又不是谋反!”
  咱们的屁股可是永远都坐在无产阶级这边的!
  “明朝的谋反罪,不管有没有实际执行,只要有预谋,首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谋反之人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兄弟、伯父、叔父、侄子、堂兄弟,一个户口本全部斩首。”
  明朝这个规定一出,不少之前朝代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大好头颅,要是在明朝,怕不是就要身首异处了。
  “相比之下,唐律对于祖父、孙子、叔父、兄弟这些都是不杀的,男子八十岁以上、重度残疾的男性亲属更是会免罚。”
  朱元璋对于这个倒是有发言权:【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现代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唐朝那时候都是联络有亲的世家,世家还不分家,要是按照明朝的办法,动辄牵连几千上万人,可能谋反人的堂兄弟都是皇帝的表兄,明朝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世家啊】
  【怎么没有?英国公家不是吗?】
  【你们就知道英国公,除了英国公几朝不倒,还有谁?】
  【沐家?】
  朱元璋看到沐这个字,倒是流露出了一点笑意,自己这个养子的家族看来和大明同寿了。
  “除了对于家中男性的惩处外,大明律还规定了,谋反之人家中十五岁以下的儿子孙子兄弟,以及母亲、女儿、妻妾、祖母、孙女、姐妹都没为官奴婢。”
  【为什么没有十五岁以下的叔伯?】
  【对啊!古代不是还有一树梨花压海棠吗?叔伯比自己小很正常吧?】
  伍爱华看到弹幕,无奈说道:“总之就是上述范围的女性,和不满十五岁的男性,都没为官奴婢。”
  【这么看来也没有斩草除根?】
  【还是有点人性在的?】
  “没为官奴婢之后,端看家里以前的朋友们是否照顾,明堡宗时期干过的那种事情,只能说有骨气的都已经死了,剩下的都不行。”
  堡宗之后的明朝人噤若寒蝉。
  清朝人倒是无所顾忌:【要不怎么说于谦之后,大明没有忠臣了呢?】
  【张居正也是一代贤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