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3 / 4)
要不是有这般大靠山,苏家能蹦跶的这么欢吗?
故此, 郁容并非帮着苏家说好话, 是怕兄长别真是一个冲动……
霸总的人设太傻叉了。
聂昕之当然不是傻叉,耐心地听着对方说完,简短作了解释:“布局多年,已至收官, 此次行刺,正适合作个引子。”
郁容愣了愣, 遂轻咳了咳。
好罢, 当兄长跟他一样不懂谋术呢?
转而他惊奇道:“原来兄长早就盯上了苏家了?”
聂昕之没否认,道:“苏家交游广泛,三公六曹皆有济援, 汲引者众,已成朋党,其势之大,有裂土分茅之态,先皇在世时,便已容他不下。”
郁容恍悟,不自觉地追问:“那苏家怎么到现在还……”
聂昕之语气淡淡,只说了一句:“先皇是孝子。”
顾忌到年事渐高的太皇太后,辅政的英王又与苏家牵连颇深,先皇最终没有大动苏家。
郁容理了理思路,大抵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先皇驾崩,当今圣人还是个半大的毛孩子,加之外有北戎之危,不暂时借靠苏家——其实主要是英王的势力——怕是皇位更不容易坐稳了。
官家只能隐忍不发,待亲政揽权,驱逐外患,再慢慢布局,一点点斩去苏家盘根错节的势力。
若不是英王倒了,苏家的好日子怕也不会就此到头。
想通了,郁容不由轻叹了声:“官家也是难做。”遂是疑问,“英王殿下为何对苏家这般的另眼相待?”
聂昕之漫声道:“许是愧疚罢。”
有八卦!
郁容一时抛开复杂绕脑的朝堂纷争,好奇得心里痒痒,便心虚地压低嗓门,忍不住问:“为甚愧疚?”
聂昕之但有所知的,绝不对他家容儿隐瞒。
轻描淡写地说了陈年往事。
缘于一场风花雪月。
没老成疯子的英王殿下当年也是风姿潇洒、一表人才,跟彼时苏家的嫡子好上了,之后因着联姻,果断抛弃了对方。
那嫡子也没怪他,不仅不怨不恨,还在一次刺杀事件里,替英王了挡刀。
英王活下了,苏家嫡子却死了。
为此权势滔天的英王,便与太皇太后一起,成为苏家背后的两大靠山。
郁容听罢,囧囧有神,想了半天不知该说什么。
大概就是所谓“槽多无口”的感觉?
暗自摇摇头,槽多无口便也就不吐槽了。
英王再怎么有毛病,到底不是他该说嘴的。 ↑返回顶部↑
故此, 郁容并非帮着苏家说好话, 是怕兄长别真是一个冲动……
霸总的人设太傻叉了。
聂昕之当然不是傻叉,耐心地听着对方说完,简短作了解释:“布局多年,已至收官, 此次行刺,正适合作个引子。”
郁容愣了愣, 遂轻咳了咳。
好罢, 当兄长跟他一样不懂谋术呢?
转而他惊奇道:“原来兄长早就盯上了苏家了?”
聂昕之没否认,道:“苏家交游广泛,三公六曹皆有济援, 汲引者众,已成朋党,其势之大,有裂土分茅之态,先皇在世时,便已容他不下。”
郁容恍悟,不自觉地追问:“那苏家怎么到现在还……”
聂昕之语气淡淡,只说了一句:“先皇是孝子。”
顾忌到年事渐高的太皇太后,辅政的英王又与苏家牵连颇深,先皇最终没有大动苏家。
郁容理了理思路,大抵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先皇驾崩,当今圣人还是个半大的毛孩子,加之外有北戎之危,不暂时借靠苏家——其实主要是英王的势力——怕是皇位更不容易坐稳了。
官家只能隐忍不发,待亲政揽权,驱逐外患,再慢慢布局,一点点斩去苏家盘根错节的势力。
若不是英王倒了,苏家的好日子怕也不会就此到头。
想通了,郁容不由轻叹了声:“官家也是难做。”遂是疑问,“英王殿下为何对苏家这般的另眼相待?”
聂昕之漫声道:“许是愧疚罢。”
有八卦!
郁容一时抛开复杂绕脑的朝堂纷争,好奇得心里痒痒,便心虚地压低嗓门,忍不住问:“为甚愧疚?”
聂昕之但有所知的,绝不对他家容儿隐瞒。
轻描淡写地说了陈年往事。
缘于一场风花雪月。
没老成疯子的英王殿下当年也是风姿潇洒、一表人才,跟彼时苏家的嫡子好上了,之后因着联姻,果断抛弃了对方。
那嫡子也没怪他,不仅不怨不恨,还在一次刺杀事件里,替英王了挡刀。
英王活下了,苏家嫡子却死了。
为此权势滔天的英王,便与太皇太后一起,成为苏家背后的两大靠山。
郁容听罢,囧囧有神,想了半天不知该说什么。
大概就是所谓“槽多无口”的感觉?
暗自摇摇头,槽多无口便也就不吐槽了。
英王再怎么有毛病,到底不是他该说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