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2 / 3)
身前的主子确实如她口中所言,从未将自己当做奴婢。雀纱暗瞅打量,此刻的大小姐端姿娴雅,哪怕是在训责下人,也温音悦耳,面目和善。
她伺候的大小姐是生得真美。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只单单端坐在妆台前,未施粉黛便已比府中几位小姐出挑太多。大小姐已经十九岁大龄了,身段玲珑有致,举止款步间那股子韵味还真是府中其他小姐们比不了的。
况且,她这个主子是真的性淳心善。
雀纱行了个礼:“小姐,二小姐说你怎么还没有过去,她似乎有点不高兴了。您早些过去吧。”
“我知,你在屋外等我片刻。”
珠帘泠泠作响,薛盈起身关上门,找来一块长长的白绸放置在妆台前,她对着镜子宽衣,望了眼镜中饱满的双峰,匆忙将白绸一圈圈缠在胸.部。
十九岁大龄已经让她在府中生活得很难堪了。
挺翘如斯的身段……更令她这个未出阁的女儿家羞愧。
薛盈忙完,累得微微喘息。她穿上外衫,拿了笔在白皙透红的脸颊点涂了满脸的雀子。
镜中的人被这些小黑点遮掩了原本的容貌,她的手忽然僵在半空,目光也飘忽到了四年前的那一日。那是一场不算隆重的长京贵女赏花宴,她穿得朴素,却不知为什么人群里的贵女与公子少爷都频频看她。那些目光里,许多贵女的眼睛如刀片骇人,似欲将她活剐。有些公子的眼神灼灼热辣,令她害怕不安,只能垂下头去。
后来渐渐长大的薛盈明白了,她大概,容貌太出了风头。
薛盈收拾妥来到禾风亭,薛淑已经不悦,但看见她走近后那脸颊的雀点便扬了笑。
“长姐呀,你脸颊怎么还没好?”
“恐还需过段时日。”
薛淑眼里得意,摇着蒲扇,勾起的唇角堪堪满意。
她从三年前就开始威胁薛盈了,不许薛盈出现在任何可能与世家子弟碰面的场合,不许薛盈有一对大胸,不许薛盈写诗作画、弹琴吟曲,更不许薛盈描妆,不能比她好看。
薛淑原本是妾室生的,但大周的律法却允许妾室扶正,她们的父亲绍恩候将薛盈的母亲休弃在了寺庙里,将薛淑的母亲扶为正室。眨眼,薛盈这个嫡女在继母柳氏的眼皮底下能保住命已经是万幸。
薛淑说的薛盈都默默承受着去做了。只因为薛淑说过,她如果一样做得没让薛淑满意,那她在寺中带发修行赎罪的母亲便会过得不如意。
可话说回来,母亲温氏从无过错,一切都只不过是受了柳氏上位的设计呵!温氏离府那晚,握着薛盈的手嘱咐她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弟,这一生平安就罢,不要与柳氏争。
薛盈收回思绪问:“二妹妹叫我来有何事?”
“明日我要与京中四杰驾言出游,你知道四杰么?他们文采个个好,我们要去五华山上纳凉避暑,你给我写首诗出来,我明日要用上。”
薛盈道:“我回房写好让雀纱给你送去,还有别的么?”
薛淑抬起下颔,搭下眼皮说没有旁事。
美人红妆长京巷,只闻胭脂无书香。微风里,薛盈正闻到薛淑身上这胭脂香。
她捏了捏手里的丝绢,垂下的眼波像在思量事情,仿佛下定决心般:“我曾读过京中四杰所作诗赋,他们似乎都喜欢牡丹花,二妹妹明日若一身牡丹花香,势必更符合出游之意境。”
薛淑眼眸一亮,淡淡嗯了一声。
回到闺房,薛盈从书架上了拿出本《山水志》,坐到了妆台前翻阅。她的目光落在那一竖字上:五华山势高,中有清泉,夏藏冰窖,山深、有蜂成群,入山不宜带香。
薛盈的手指轻轻泛着颤抖,她抬眼凝望镜中的人,于心不安地:“娘,女儿想您,也想出一口气,可是女儿心里不忍,是否女儿变坏了,是否不该如此为之……”
……
第二日,薛淑香飘飘地离府,午时哭兮兮地被抬回来。 ↑返回顶部↑
她伺候的大小姐是生得真美。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只单单端坐在妆台前,未施粉黛便已比府中几位小姐出挑太多。大小姐已经十九岁大龄了,身段玲珑有致,举止款步间那股子韵味还真是府中其他小姐们比不了的。
况且,她这个主子是真的性淳心善。
雀纱行了个礼:“小姐,二小姐说你怎么还没有过去,她似乎有点不高兴了。您早些过去吧。”
“我知,你在屋外等我片刻。”
珠帘泠泠作响,薛盈起身关上门,找来一块长长的白绸放置在妆台前,她对着镜子宽衣,望了眼镜中饱满的双峰,匆忙将白绸一圈圈缠在胸.部。
十九岁大龄已经让她在府中生活得很难堪了。
挺翘如斯的身段……更令她这个未出阁的女儿家羞愧。
薛盈忙完,累得微微喘息。她穿上外衫,拿了笔在白皙透红的脸颊点涂了满脸的雀子。
镜中的人被这些小黑点遮掩了原本的容貌,她的手忽然僵在半空,目光也飘忽到了四年前的那一日。那是一场不算隆重的长京贵女赏花宴,她穿得朴素,却不知为什么人群里的贵女与公子少爷都频频看她。那些目光里,许多贵女的眼睛如刀片骇人,似欲将她活剐。有些公子的眼神灼灼热辣,令她害怕不安,只能垂下头去。
后来渐渐长大的薛盈明白了,她大概,容貌太出了风头。
薛盈收拾妥来到禾风亭,薛淑已经不悦,但看见她走近后那脸颊的雀点便扬了笑。
“长姐呀,你脸颊怎么还没好?”
“恐还需过段时日。”
薛淑眼里得意,摇着蒲扇,勾起的唇角堪堪满意。
她从三年前就开始威胁薛盈了,不许薛盈出现在任何可能与世家子弟碰面的场合,不许薛盈有一对大胸,不许薛盈写诗作画、弹琴吟曲,更不许薛盈描妆,不能比她好看。
薛淑原本是妾室生的,但大周的律法却允许妾室扶正,她们的父亲绍恩候将薛盈的母亲休弃在了寺庙里,将薛淑的母亲扶为正室。眨眼,薛盈这个嫡女在继母柳氏的眼皮底下能保住命已经是万幸。
薛淑说的薛盈都默默承受着去做了。只因为薛淑说过,她如果一样做得没让薛淑满意,那她在寺中带发修行赎罪的母亲便会过得不如意。
可话说回来,母亲温氏从无过错,一切都只不过是受了柳氏上位的设计呵!温氏离府那晚,握着薛盈的手嘱咐她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弟,这一生平安就罢,不要与柳氏争。
薛盈收回思绪问:“二妹妹叫我来有何事?”
“明日我要与京中四杰驾言出游,你知道四杰么?他们文采个个好,我们要去五华山上纳凉避暑,你给我写首诗出来,我明日要用上。”
薛盈道:“我回房写好让雀纱给你送去,还有别的么?”
薛淑抬起下颔,搭下眼皮说没有旁事。
美人红妆长京巷,只闻胭脂无书香。微风里,薛盈正闻到薛淑身上这胭脂香。
她捏了捏手里的丝绢,垂下的眼波像在思量事情,仿佛下定决心般:“我曾读过京中四杰所作诗赋,他们似乎都喜欢牡丹花,二妹妹明日若一身牡丹花香,势必更符合出游之意境。”
薛淑眼眸一亮,淡淡嗯了一声。
回到闺房,薛盈从书架上了拿出本《山水志》,坐到了妆台前翻阅。她的目光落在那一竖字上:五华山势高,中有清泉,夏藏冰窖,山深、有蜂成群,入山不宜带香。
薛盈的手指轻轻泛着颤抖,她抬眼凝望镜中的人,于心不安地:“娘,女儿想您,也想出一口气,可是女儿心里不忍,是否女儿变坏了,是否不该如此为之……”
……
第二日,薛淑香飘飘地离府,午时哭兮兮地被抬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