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医,不是神棍 第14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小组也算是给我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和数位高水平的中医进行学术和实践方面的研讨,实现我在个人诊所难以实现的一些想法。”
  “所以说,能进入这个小组,我觉得很荣幸。”
  这些话其实都是罗裳的真实想法,她甚至想过,哪天四院领导如果换人了,不再重视这个小组,那她很可能会选择退出。
  王记者这回高兴了,这么说稿子就好写了。
  王记者又道:“有不少群众反应,希望你能给大家讲讲,普通人在医疗上的一些误区和要注意的事情。”
  说到这个就简单了,能讲的太多,罗裳就挑了些比较典型的情况讲了讲。比如滥用补药、过劳、情志致病以及女性经带胎产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个话题结束时,罗裳又简单说了下抗生素的潜在危害。
  这时候普通人还没有认识到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人都觉得抗生素见效特别快,能退烧能消炎,比中医快多了。
  王记者感觉这个抗生素的问题如果是真的,或许可以另外做一个专题,只是这个专题能不能通过上级审核,这就不好说了。
  但他自己倒是记住了罗裳说的话,至少在给小孩使用链霉素和庆大素等药时要当点心,免得给让孩子变成失聪儿,从此毁了一生。
  眼看着就剩十分钟了,王记者适时结束了正式采访,还告诉罗裳:“稿子写完了我会拿来给你看看,没问题再发出去。”
  罗裳从善如流地道:“行,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某些话题不适合上报纸,那就不要发。”
  “你能理解就太好了,有些话咱们私下聊聊没问题,要以报道形式写到日报上,那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聊了这么长时间,王记者能看得出来,罗裳是个能换位思考的人。
  即使他见多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不得不承认,这年轻大夫不只是医术高超,还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跟她在一起交谈时,你会觉得心里很舒服。
  趁着还有点时间,王记者找了个理由,把摄影师遣了出去,这才跟罗裳说:“罗大夫,刚才我也说了,我这人知道的杂事比较多,有些事我就算不知道,也可以帮忙找人打听。”
  “你有没有想打听的事?我要是知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该说的事我出去也不会跟人乱讲,我这人办事你放心。”王记者存了投桃报李的心思,态度自然很好。
  罗裳其实也没有把破案的希望放在这个记者身上,但她知道以后的几十年里,像她和崔凤山这样的厉害中医有可能会引起某些利益集团的嫉恨。所以她要在近些年,尽力拓展自己的人脉和实力。免得有那么一天,碰到事了她却没有自保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她现在就要广结善缘,王记者既然要主动示好,她自然不会推拒。
  此时室内除了他们俩,没有其他人在,罗裳就小声问王记者:“关于兴源制药,以及该厂老总邹兴源,你了解多少?”
  王记者怔了下,这人他还真认识。罗裳这是怀疑上此人了吧?
  他不清楚罗裳怀疑这个人的依据是什么,他也不乱打听,更不去问罗裳为什么要查这个人,回忆了一下,就告诉她:“邹兴源四十出头,这人发迹时间不算长,也就是七八年的事。”
  “我听说邹兴源以前在小煤窑给人干活,不知怎么着,被老板家中唯一的闺女看中了,就成了老板女婿,后来小煤窑被他接管,几年下来,确实赚了不少。”
  罗裳也有点惊讶,这位原来还是位类似于赘婿似的人物?
  这时王记者又道:“你们要是想查他,其实可以问问商报的汪晨。因为汪晨一个人干翻了一整个城市的小煤窑。他写的报道印出来不久,当地就开始禁止小煤窑继续采矿了,邹兴源也是在那时候转型的。”
  “对这个人,汪晨知道的应该比我多,至少你们要是想找这个人的把柄,汪晨有可能提供一些。”
  罗裳恍然道:“原来汪大哥还做过这样的报道?有机会我再问他吧。”
  “那邹兴源老婆呢?她现在怎么样?”罗裳马上想到了这个问题。
  王记者不假思索地道:“听说过得还行,就是不怎么出来。邹兴源私生活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没听说过这方面有什么不好的传闻。不过他身上有件事你可能会感兴趣。”
  罗裳立刻追问道:“你都这么说了,一定是特别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