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翘首以盼(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被天子赐剑的将军,不仅是简在帝心的证明,更会让其他同僚酬情帮衬一二。
  譬如屯在右扶风槐里的皇甫嵩,以及粮秣丰足的汉中太守苏固,如果看到华雄在鏖战中处于下风,会支援一些兵力或者军械粮秣什么的。
  毕竟这样的小动作,也是在维护天子的颜面嘛。
  但华雄心中,却不是这么认为。
  而是觉得,王国可能是抱了一丝侥幸心理:他觉得自己有了被招降的机会。
  因为雒阳皇宫之主,换人了。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同的人把持朝政,制定的执政方略也是不同的。
  年轻的皇子辩继位为帝,大将军何进为了新旧权利交替的安稳,以及着急用功绩来巩固自己的权威,会选择用温和一点的态度来对待西凉叛军。
  招降,就是时下最好的手段。
  试想下,他何进刚刚把持朝政,王国就派人来请降了,这不就是他施政有方、人心思附的证明吗?
  反正如今的王国,已经没有更好的出路了。
  被剥夺了叛军大首领的位置,就失去了号召他人的威望,他也成为了无根之萍。
  只剩下半郡之地,无论兵源还是粮秣,都是无法支撑他再度崛起的。
  但如果选择官府对抗到底,却是加速灭亡。
  战争,是要有利可图的。
  想攻下抱罕或者临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麾下的羌胡部落,能忍受族人性命不停被消耗的结局吗?
  退一步来说,就算他将整个陇西郡给打下来,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他的背后,还有韩遂和马腾坐等渔翁之利呢!
  这两个人才不会坐视他再度雄起,然后积攒实力来报复昔日被废除首领之恨。
  他王国好歹也是在弱肉强食的凉州,闯出大好名声的一时豪杰,岂能看不清楚这点利弊?
  战与不战,都不可取。
  还不如选择归顺了官府呢!
  至少,放下兵权了,还能保证子嗣后辈的未来。
  朝廷为了做给其他叛军看,也会给他一个有名无权的官职,圈起来养老!
  取得官府信任的办法,也很简单。
  遣子入朝为质就是其一。
  实在不行,他本人可以识趣一点,找个荒郊野岭隐居,来个人间蒸发,再让子嗣去请降。只要首恶都没了,朝廷还不会网开一面吗?
  当然了,这些心思,是华雄以己度人的暗自猜测。
  警戒防御还是不能放松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