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876节(2 / 4)
即使是玉柱身边的重臣们,也都不理解,玉柱为啥不重视龙袍呢?
听了孙承运的劝解后,玉柱仔细的一想,老孙说的没错,礼仪性质的龙袍,只要不是拜祭太庙啥的,平时也很少穿。
于是,玉柱松了口,礼服,随便大家怎么折腾。
文官们的朝服就定为玉柱装了,军官们都穿军服来见玉柱。
玉柱退了一大步之后,大家也不好强求,只得答应了。
于是,皇帝的礼服,就恢复了汉朝的体制。
平天冠,又名冕旒冠。冕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
五行之中,大清朝是水德,崭新的华帝国就是土德,正好取土盖水之意。
就在大家紧锣密鼓的操办立国大典之时,小皇帝却病了。
都这个节骨眼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小皇帝只怕是吓病了吧?
自从刘寄奴尽诛司马氏皇族之后,新朝成立之时,几乎都要杀尽旧朝皇族,取残龙之血,告祭新朝之太庙也!
ps:三更送上,还有第四更,求月票了。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就在登基大典有条不紊的进行之时,忽然传来了老八的消息。
老八居然投靠了准噶尔人!
玉柱正惦记着,找个借口解决了准噶尔问题,没想到,老八就投靠了过去。
这简直是,刚想磕睡,就遇见了枕头啊!
于是,文官们继续大张旗鼓的操办登基大典,而玉柱则悄悄的离开了京城,去了大沽口。
刚刚平定了四川的第一镇,和第六镇进行了换防。
第一镇则从成都出发,坐船经中江,进入长江出海,然后沿着黄河西进。
因为,第一镇不仅拥有许多马匹,还有几十门8磅的陆军野战炮。
如果,第一镇走金牛道北上的话,推着这么多重炮翻越好几百里的秦岭,不仅速度慢,而且粮草也很难及时供应,将士们也太过于疲劳了。
与此相反,若是坐船赶到黄河风陵渡口,则只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就可以进入关中平原了。
玉柱的调兵思路,向来都是,有水路,哪怕路途远一些,也绝不走陆路。
秦始皇攻百越的时候,就是先修灵渠,打通了水上的粮食运输线,才有可能低成本的供应军粮。
若是陆路运输粮食,从成都运出100石粮食,到了陕西的宝鸡,很可能只剩下不足五石粮食了。
因为,陕西本无粮,四川的民夫空手回去的时候,也需要吃粮食。
别的且不说了,一艘千吨的洋船,装满了粮食,跟着大军一起东下再西进,只需要几十名水手即可。
省下的粮食,何止十倍?
所以说啊,水运的成本,比陆运低太多了。 ↑返回顶部↑
听了孙承运的劝解后,玉柱仔细的一想,老孙说的没错,礼仪性质的龙袍,只要不是拜祭太庙啥的,平时也很少穿。
于是,玉柱松了口,礼服,随便大家怎么折腾。
文官们的朝服就定为玉柱装了,军官们都穿军服来见玉柱。
玉柱退了一大步之后,大家也不好强求,只得答应了。
于是,皇帝的礼服,就恢复了汉朝的体制。
平天冠,又名冕旒冠。冕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
五行之中,大清朝是水德,崭新的华帝国就是土德,正好取土盖水之意。
就在大家紧锣密鼓的操办立国大典之时,小皇帝却病了。
都这个节骨眼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小皇帝只怕是吓病了吧?
自从刘寄奴尽诛司马氏皇族之后,新朝成立之时,几乎都要杀尽旧朝皇族,取残龙之血,告祭新朝之太庙也!
ps:三更送上,还有第四更,求月票了。
第1013章 准部,孤来了
就在登基大典有条不紊的进行之时,忽然传来了老八的消息。
老八居然投靠了准噶尔人!
玉柱正惦记着,找个借口解决了准噶尔问题,没想到,老八就投靠了过去。
这简直是,刚想磕睡,就遇见了枕头啊!
于是,文官们继续大张旗鼓的操办登基大典,而玉柱则悄悄的离开了京城,去了大沽口。
刚刚平定了四川的第一镇,和第六镇进行了换防。
第一镇则从成都出发,坐船经中江,进入长江出海,然后沿着黄河西进。
因为,第一镇不仅拥有许多马匹,还有几十门8磅的陆军野战炮。
如果,第一镇走金牛道北上的话,推着这么多重炮翻越好几百里的秦岭,不仅速度慢,而且粮草也很难及时供应,将士们也太过于疲劳了。
与此相反,若是坐船赶到黄河风陵渡口,则只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就可以进入关中平原了。
玉柱的调兵思路,向来都是,有水路,哪怕路途远一些,也绝不走陆路。
秦始皇攻百越的时候,就是先修灵渠,打通了水上的粮食运输线,才有可能低成本的供应军粮。
若是陆路运输粮食,从成都运出100石粮食,到了陕西的宝鸡,很可能只剩下不足五石粮食了。
因为,陕西本无粮,四川的民夫空手回去的时候,也需要吃粮食。
别的且不说了,一艘千吨的洋船,装满了粮食,跟着大军一起东下再西进,只需要几十名水手即可。
省下的粮食,何止十倍?
所以说啊,水运的成本,比陆运低太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