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第148节(3 / 4)
萧元宝仔细的听着冯娘子说,他心中觉着娘子说得不差。
其实自阿南哥哥中举以后,身侧往来的人渐渐都有了些改变,他出门营生置席,便是哥哥只还是举子,也有些跌了他的颜面了,若他再出息高中进士,那必又是另一番天地。
祁官人的夫郎擅治菜,这般听来是个长处;可祁官人的夫郎是个灶哥儿,听着好似就不大对味道了。
冯娘子见萧元宝不说话,道:“你别怪老娘子多嘴,在你们情意浓厚的时候说这些话来。”
萧元宝连忙摇头:“娘子说得极好。”
“我跟着娘子学了许久的菜,大菜已会,如今出门去接席,只怕是那些人家都争着要我去,可我却不曾着手去办这些事情。”
“一则,家中事多不得空;二来,心头也隐隐觉着不妥当。”
祁北南去了京城,这阵子他在家里无事,也才静下心来仔细想了一番自个儿的事。
“只我幼年就学了这桩手艺,若是不与人置席掌勺,岂非是白学了这些年。”
他心中有些纠结。
冯娘子笑:“会手艺只有好,没有白学的说法。不做掌勺,也总有旁的用处。”
“开食肆,办酒楼,东家懂得做菜,才更好经营。”
“家里倒是有一间铺子还留在手头上,开个食肆也无不可。”
聘请上厨人,他常去盯看,琢磨菜单即可,不必要亲自在灶上掌勺。
如此旁人也不好多嘴什麽了。
只是,也还有不恰当之处。
还是那句话,要是哥哥高中了,往后做官定是不可能在岭县的,如此他如何看管这头的铺子。
只要铺子经营久了,入了正,倒也不必他在跟前盯着。
可如此,少不得也要个一两年的光景才好。
萧元宝心头没个定数,求教冯娘子。
老娘子只说,要他先多去了解一番行情,熟悉了食肆酒楼这一行当以后,再行打算。
第85章
四月初三一日, 祁北南遣了秦缰回岭县接萧元宝。
六日后,天不亮,他与赵光宗同乘一辆马车, 一并进了贡院。
大门落锁, 春闱即始。
这日一早,在岭县的萧元宝也早早的起了身。
他与白巧桂约定好了一并前往庙里上香。
天气晴朗,官道两旁的树木发芽葱翠,桃李相映而开。
风里是春日的青嫩香气, 萧元宝和白巧桂坐在板车尾,吹着风倒是怪舒坦。
这几日天气好,外出游玩踏春的富贵闲人多。 ↑返回顶部↑
其实自阿南哥哥中举以后,身侧往来的人渐渐都有了些改变,他出门营生置席,便是哥哥只还是举子,也有些跌了他的颜面了,若他再出息高中进士,那必又是另一番天地。
祁官人的夫郎擅治菜,这般听来是个长处;可祁官人的夫郎是个灶哥儿,听着好似就不大对味道了。
冯娘子见萧元宝不说话,道:“你别怪老娘子多嘴,在你们情意浓厚的时候说这些话来。”
萧元宝连忙摇头:“娘子说得极好。”
“我跟着娘子学了许久的菜,大菜已会,如今出门去接席,只怕是那些人家都争着要我去,可我却不曾着手去办这些事情。”
“一则,家中事多不得空;二来,心头也隐隐觉着不妥当。”
祁北南去了京城,这阵子他在家里无事,也才静下心来仔细想了一番自个儿的事。
“只我幼年就学了这桩手艺,若是不与人置席掌勺,岂非是白学了这些年。”
他心中有些纠结。
冯娘子笑:“会手艺只有好,没有白学的说法。不做掌勺,也总有旁的用处。”
“开食肆,办酒楼,东家懂得做菜,才更好经营。”
“家里倒是有一间铺子还留在手头上,开个食肆也无不可。”
聘请上厨人,他常去盯看,琢磨菜单即可,不必要亲自在灶上掌勺。
如此旁人也不好多嘴什麽了。
只是,也还有不恰当之处。
还是那句话,要是哥哥高中了,往后做官定是不可能在岭县的,如此他如何看管这头的铺子。
只要铺子经营久了,入了正,倒也不必他在跟前盯着。
可如此,少不得也要个一两年的光景才好。
萧元宝心头没个定数,求教冯娘子。
老娘子只说,要他先多去了解一番行情,熟悉了食肆酒楼这一行当以后,再行打算。
第85章
四月初三一日, 祁北南遣了秦缰回岭县接萧元宝。
六日后,天不亮,他与赵光宗同乘一辆马车, 一并进了贡院。
大门落锁, 春闱即始。
这日一早,在岭县的萧元宝也早早的起了身。
他与白巧桂约定好了一并前往庙里上香。
天气晴朗,官道两旁的树木发芽葱翠,桃李相映而开。
风里是春日的青嫩香气, 萧元宝和白巧桂坐在板车尾,吹着风倒是怪舒坦。
这几日天气好,外出游玩踏春的富贵闲人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