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孟汀卸下铠甲,到他父亲的帐里待了半日。他很欣快地将李鉴忘得干干净净,向他父亲比划着自己如何在昨夜独自杀敌。
  李鉴就提着已燃尽的灯,站在故雍昌侯孟扶桑的身后。他觉着这位老侯爷并不“老”,生得清俊颀长,留了长髯,很温和地垂眼注视着十二三岁的孟汀,眼角带着笑意。
  李鉴看着他,就想起平常同孟汀相处的许多细节。这个从小不在娘亲身侧的小孩,居然是在父亲那里学到如何收敛、如何温柔。
  此时他发觉,孟汀已渐渐看不到自己了。
  “父亲,这把刀我用的甚好。”孟汀对孟扶桑笑道,“你再教教我,教教我如何才能与你一般天下第一!”
  “那你得先打得过我。”孟扶桑揪了揪他的小辫子。
  孟汀有些泄气,将父亲的手推开,闷闷地坐了下来。孟扶桑低首去看他的脸,笑道:“别不高兴。汀儿,待你学成,有功于国,我便带你去长安,见天子,请陛下为你这把刀开刃,如何?”
  “父亲陪我去?”
  “嗯。”孟扶桑回答地很笃定,“我一定陪你去。”
  李鉴提灯转身,抬手挑开门帘。
  他知道许多承诺都是信不过的,即使那承诺出口于镇国大将孟扶桑。何止是他心愿难了,李长卿至死未定八荒,谢海道至死未归东山,世间种种,多为遗憾。
  天下第一,第一又如何。
  而若非此,这世上也无雍昌侯孟观火——那手中空空的少年人,终是自己为刀开刃,自己到了长安。
  帐门被掀开,李鉴眼前一片开阔。
  那是一条大江。
  原先的城池屋宇都不见,他独自一人站在江边。江侧草木丰美,雾霭沉沉,远处隐约有长歌,仿佛有渔樵归客。
  这是他梦中常见的场景。他幼时独自徘徊在这江边,如今偶尔有孟汀撑船来接。而这一回,他等了许久,前边也没有来船,便干脆席地坐下,自顾自摆弄着烧得差不多的月灯。
  “原来如此。”身后有人道。
  “如此什么?”李鉴并不惊诧,回过头去。站在他身后的是个陌生的女子,身穿石榴裙,明红色晃人眼。
  “我是带你入境之人。”对方笑道。
  “我知道,你是卑弥呼。”李鉴淡然道。
  卑弥呼看起来有些意外,笑意滞在眼里,望着他,嘴角落了下去。
  “这么快。”她道,“那个何昶,对你真是事事通禀......”
  “听说你要见我。”李鉴打断她,“东瀛外臣见我,需通过鸿胪寺,向内阁提交拜帖,以表觐见之诚心。拜帖由我身侧郎官审批,再交与我。我点头后,你才能进太极宫。”
  他没等卑弥呼说话,抬手扯开月灯的布灯罩,指尖触到上头的红渍。
  “别!”卑弥呼叫道,“你难道不想知道,自己为何会在幻境中见到那少年吗?”
  “除了他,我还能见到谁。”
  李鉴轻笑一声,覆手盖灭残灯。顿时,周围坠入一片昏沉。
  许久,他醒转过来。外头天已微微亮,他身上披了外袍,背上全是汗。孟汀方从洛阳赶回来,坐在他身后看文书,见他动了,将小案向后拖了拖,语气中带了些责怪:“怎么在这里睡?李无伤不进来看看你吗?”
  “我不许他进我寝房,不怪他。”李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