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挽联是大相国寺送来的,其上字迹遒劲,是出自灌顶国师之手,书曰:
  一辅天下定生灭,
  三朝风露立中宵。
  他抚平褶皱,望着那“生灭”二字出神。钱语洋一去,受波及最大的便是内阁。先前李鉴倚仗钱穆定朝中事,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而今日过后,那批红的笔必须彻底回到李鉴手中,他也必须直面大豫万象。
  “许子觅,我总觉得......”秦镜如在一侧,道,“总觉得,陛下不仅是悲痛。他还在恐惧什么——但究竟有何值得他惧怕的?”
  许鹤山退开两步,看了看那挽联的位置。门外又有人来祭拜哭丧,他们沉默地立到门侧,望向了素白间的灵柩。
  “他怕他成为又一个李长卿。”许鹤山道。
  【作者有话说】
  1.李鉴生母的墓,详见古原第十四(提示:小李对孟汀第一次狠狠动心、情绪失控就是在崔氏墓前)
  2.本章小李理智不太在线…先前谢海道故意让李鉴知道李、钱二人的过往,这段感情本质上是李执对爱欲与皇权的抉择,李鉴本能对号入座,恐惧自己被权欲吞噬,怀疑自己对孟汀的感情。钱语洋之死激化他和李执的隔空对立,他在陵墓选择上幼稚又对抗意味十足的行为,是他对生父最后的“报复”手段。
  中国人很少有弑父情结吧…但小李现在可以说是彻底精神弑父了…
  第83章 天堑第八十一
  李鉴在案上写字时,孟汀抱着厚袍服进了素心斋,立在门口便不动了。
  “站着做什么。”李鉴没抬眼,语气温和,“我将写完了,事毕后一同用膳吧。”
  这是他逃到退园后的第三日。
  他先前花了很少的时间收拾好自己,让自己有个人样,去了宣陵,再做出一副痛失臂膀的模样,去见那一群各怀心思的臣子。他必须在脸上写了“悲”,以体现仁君之心,又不可真的悲到骨里,因为那样就是那些人口中的“妇人之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