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酷吏(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莹觉得有些可疑,但这对夫妻的话还是给了她一个可以验证的方向。
  买了几块豆腐作为问话的谢礼,夏莹又开始自己的走访。
  在夏莹走后,那个老实男人不禁问道:“为什么要骗她?”
  “我哪里有骗她,我们现在不还是住在大帐篷么,我只是没说楚大人已经在修建房子而已,还有,要是告诉她这里卖豆腐不交税还有钱奖励,种田也不用交税,她回去和九江的人一说,大家都过来的话,哪里还会给你不收税的田种?”
  老实人也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虽然眼界小,在他们看来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真相不会是人多了就不会免税了,古有徒木立信,有千金买马,都体现了官方的信誉有多重要,既然楚云立下了规矩,自然不会把人吸引过来之后又自己废除。
  不过,他们这些人当然不会体会到不同阶层的人的想法。
  于是妥妥地坑了楚云一手。
  夏莹去看到了集体的住处,确实很简陋,这里所有人都在忙着,老弱妇孺,没有一个闲着的,显然是这个酷吏在压榨百姓。
  却是不知道,楚云为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付出了多少好处。
  因为夏莹也看不到这些好处。
  视角不同,总是有局限性的。
  考察够了,夏莹便决定要动手了,她不能忍受这么多可怜人,受到如此眼中的欺压而无动于衷。
  只有杀掉这个酷吏,才能给百姓们一个好的生活。
  这是个有些天真而且无脑的想法,但江湖人,多数都是这么想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不知道上位者想的是什么,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在压榨百姓,实际上的目的,却也是为了保护这些人。
  让一部分人迁徙,确实是对他们的伤害,但是,不牺牲这些人,那就无法保护更多的人。而楚云也对这些迁徙的人做出了补偿,总之,足够问心无愧了。
  平阳关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战一个多月了,在多方努力之下,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了正轨。
  人口依然是稀少的,所以楚云利用自己雁门商会的理事身份,调用了大量的资源到了平阳关。
  既然人口只能迁徙那么一点点,那就只能吸引外来人口了。
  商人,就是外来人口。
  如今的雁门商会已经停止向燕国经商了,在战争时期给敌人卖粮食,这和叛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边防管制也很严格。
  楚云虽说自己也和雁门商会有利益关系,雁门商会名义上是民办,实际上已经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却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去经商。
  打仗对边关贸易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楚云也很无奈,不能再走私,那就只能下海了。
  但下海是海边的人能干的事情,而且也是有官方把控的,私自下海是要出事的。
  楚云可以暂时调动雁门商会的资源,来支持一下平阳关的重建,但雁门商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平阳关的经济复兴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现在的雁门商会,带不动平阳关的经济。
  楚云分析了一下平阳关的区位条件,硬是想不出有什么可以用来恢复生产的。
  首先,地理位置,作为边关,而且是曾经破过一次的边关,政治非常不稳定,一个不小心,可能下一次就被攻陷了,那么,城里的人肯定也是要一起凉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