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2 / 4)
现在国企效益不好,有煤矿的上冈市已经算是情况相当好的了。就拿钢城来说,一些拿不到订单发不出工资的厂子,只能给工人发百分之三十工资。这些工人,很大一部分都会出来打点零工补贴家用。
看见沈寅初摆开的摊子,立刻有人围了上来。
“这玩意新鲜,加盟费?加盟啥?”
沈寅初有意锻炼一下二柱子,自己没说话。二柱子清了清嗓子,虽然有点紧张,可是说话仍然格外有条理。
“大哥,您看看!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鸡蛋堡机器,可以用来快速制作这种小吃。我们俩呢,就是公司负责跑业务的,过来先试着推广一下。这鸡蛋堡没有添加剂,老人小孩儿都爱吃,我们负责教技术和配方,只要买到机器,抱你第二天就能做出鸡蛋堡!”
他在这说着,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
沈寅初也开始趁热打铁:“各位老少爷们儿大哥大姐,咱这鸡蛋堡机器可是限量的!公司为了保证加盟商的利益,钢城首批只开放十个名额!”
他做这个鸡蛋堡可是熟极而流的,这么一会儿,已经做了一批出来,刷上酱汁,装进袋子里头。看着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沈寅初灵机一动:“品尝费一元一个!有没有人来试试?”
虽然鸡蛋堡的成本低,可是如果真的免费尝试,他也不用做别的了,就站在这里做就行了。一块钱的成本,正好能把一些并不想要创业只想看热闹的人拦在外面。
一群人晕晕乎乎地听着沈寅初又“加盟商”又“客户利益”又“限量”的,看着这小哥又磕鸡蛋又倒肉馅儿,一阵让人口水直流的香味过去之后,一个看起来造型很完美的鸡蛋堡就出来了。
刘宏宇早就围过来了,这会儿看着这机器,他琢磨着,这手法并不太难,只要有个机器,这活计他也能干!
厂子里发的那基本工资连喝西北风都不够!
摸了摸兜里头的一块钱,他一咬牙,递了出去。
“大兄弟,给我来一个尝尝!”
作者有话要说:哭了,早上定时了结果晋江没给我发出来。被隔壁装修吵醒才发现…
第33章
一上午,沈寅初一共卖出去了三套工具。
九十年代是个充满着机遇的年代,相应地,敢冒险想创业的人也很多。东北地区的思想相对保守,但是现在眼看着连钢铁厂都开不出工资,出来找门路的人越来越多了。
中午,沈寅初跟二柱子一人吃了仨鸡蛋堡,又去附近小店要了两杯白开水喝下去。俩人重新收拾一下准备开始继续宣传,却发现,上午第一个买了鸡蛋堡试吃的大哥还在那看着。
而且,这大哥眼睛直勾勾的,脸上一脸郁闷。
“这位大哥,”沈寅初被看得受不了,过去跟他搭话,“你已经在这瞅了一上午了,是上午吃得不太得劲?”
刘宏宇摇了摇头:“没有,好吃!虽然就吃了一个,但是俺兜里没钱了,有钱的话肯定还要再买两个。”
他心里头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不光好吃,看着还新鲜、稀罕。有蛋有肉有滋味儿,要是能够在小学门口摆个摊,小孩儿肯定都馋疯了。
他厂子都连续四个月只发基本工资了,要是兜里有钱,能买这么一套工具,他不怕丢面子,肯定天天去摆摊。最多最多半个月,本钱也就回来了。
这东西利润高,成本又小,又不会积库存……
“这东西好啊,”刘宏宇叹了口气,“你们公司在这儿,真就……只限量卖十套?这回卖完,下回还卖不卖?”
这会儿又围上了不少人,沈寅初哪能放过这白来的托儿?
“是,就限量卖十套,”他收敛了点东北腔,“也是为了加盟商的利益着想,钢城这么大的地方,卖再多就容易加盟商互相竞争了。”
围观的人听着都觉得新鲜,这年头卖东西使劲儿卖的多,限量的倒是没多少。尤其是这什么“加盟”,听着真新鲜。
沈寅初又调了面糊,刷了油,往七孔锅里头倒了面糊摇匀,待面糊稍稍凝固又打了鸡蛋放了肉馅。不多会儿功夫,鸡蛋和肉馅的香气就慢慢地窜出来,在正月里头的冷空气里往起勾人的馋虫。 ↑返回顶部↑
看见沈寅初摆开的摊子,立刻有人围了上来。
“这玩意新鲜,加盟费?加盟啥?”
沈寅初有意锻炼一下二柱子,自己没说话。二柱子清了清嗓子,虽然有点紧张,可是说话仍然格外有条理。
“大哥,您看看!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鸡蛋堡机器,可以用来快速制作这种小吃。我们俩呢,就是公司负责跑业务的,过来先试着推广一下。这鸡蛋堡没有添加剂,老人小孩儿都爱吃,我们负责教技术和配方,只要买到机器,抱你第二天就能做出鸡蛋堡!”
他在这说着,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
沈寅初也开始趁热打铁:“各位老少爷们儿大哥大姐,咱这鸡蛋堡机器可是限量的!公司为了保证加盟商的利益,钢城首批只开放十个名额!”
他做这个鸡蛋堡可是熟极而流的,这么一会儿,已经做了一批出来,刷上酱汁,装进袋子里头。看着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沈寅初灵机一动:“品尝费一元一个!有没有人来试试?”
虽然鸡蛋堡的成本低,可是如果真的免费尝试,他也不用做别的了,就站在这里做就行了。一块钱的成本,正好能把一些并不想要创业只想看热闹的人拦在外面。
一群人晕晕乎乎地听着沈寅初又“加盟商”又“客户利益”又“限量”的,看着这小哥又磕鸡蛋又倒肉馅儿,一阵让人口水直流的香味过去之后,一个看起来造型很完美的鸡蛋堡就出来了。
刘宏宇早就围过来了,这会儿看着这机器,他琢磨着,这手法并不太难,只要有个机器,这活计他也能干!
厂子里发的那基本工资连喝西北风都不够!
摸了摸兜里头的一块钱,他一咬牙,递了出去。
“大兄弟,给我来一个尝尝!”
作者有话要说:哭了,早上定时了结果晋江没给我发出来。被隔壁装修吵醒才发现…
第33章
一上午,沈寅初一共卖出去了三套工具。
九十年代是个充满着机遇的年代,相应地,敢冒险想创业的人也很多。东北地区的思想相对保守,但是现在眼看着连钢铁厂都开不出工资,出来找门路的人越来越多了。
中午,沈寅初跟二柱子一人吃了仨鸡蛋堡,又去附近小店要了两杯白开水喝下去。俩人重新收拾一下准备开始继续宣传,却发现,上午第一个买了鸡蛋堡试吃的大哥还在那看着。
而且,这大哥眼睛直勾勾的,脸上一脸郁闷。
“这位大哥,”沈寅初被看得受不了,过去跟他搭话,“你已经在这瞅了一上午了,是上午吃得不太得劲?”
刘宏宇摇了摇头:“没有,好吃!虽然就吃了一个,但是俺兜里没钱了,有钱的话肯定还要再买两个。”
他心里头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不光好吃,看着还新鲜、稀罕。有蛋有肉有滋味儿,要是能够在小学门口摆个摊,小孩儿肯定都馋疯了。
他厂子都连续四个月只发基本工资了,要是兜里有钱,能买这么一套工具,他不怕丢面子,肯定天天去摆摊。最多最多半个月,本钱也就回来了。
这东西利润高,成本又小,又不会积库存……
“这东西好啊,”刘宏宇叹了口气,“你们公司在这儿,真就……只限量卖十套?这回卖完,下回还卖不卖?”
这会儿又围上了不少人,沈寅初哪能放过这白来的托儿?
“是,就限量卖十套,”他收敛了点东北腔,“也是为了加盟商的利益着想,钢城这么大的地方,卖再多就容易加盟商互相竞争了。”
围观的人听着都觉得新鲜,这年头卖东西使劲儿卖的多,限量的倒是没多少。尤其是这什么“加盟”,听着真新鲜。
沈寅初又调了面糊,刷了油,往七孔锅里头倒了面糊摇匀,待面糊稍稍凝固又打了鸡蛋放了肉馅。不多会儿功夫,鸡蛋和肉馅的香气就慢慢地窜出来,在正月里头的冷空气里往起勾人的馋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