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大姐离婚了,张明磊找了个小三,我就直接给带回来了。”
  “完了,那妈肯定老生气了,”小丫在围裙上擦擦手,“哥你来,我收拾收拾回村里头。”
  有小丫回去,沈寅初就放心许多。他暂时没放二柱子去盛城,先留在上冈市给他打打下手。
  一早上起来,来买煎饼果子的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哟,这不是小老板吗?有日子没看着了,上哪去了?”
  “小老板,不是我说,我觉得你妹子手艺比你好多了。”
  说这话的是个熟客,沈寅初笑着怼回去:“行啊,那以后我妹子做的卖你多加一块钱,对得起你这句夸,行不行?”
  人群一通哄笑,沈寅初喊二柱子收钱,自己开始摊煎饼。
  一段时间不做,第一个还有点慢,后来就开始熟练起来了。幸亏在钢城的那几天不怎么累,不然刚回来就开始干活,他还真有点承受不住。
  “小老板,跟你商量个事儿啊,你这挺久没有新品推出来了啊。”
  酱香饼推出来是年前了,鸡蛋堡只卖了几个就转让了技术,这么一算,的确很久都没有新品了。
  “对,”旁边有人也跟着凑趣,“而且老是主食有点腻歪啊,给整点肉的呗?我就爱吃肉,光吃煎饼果子加火腿肠也不过瘾啊。”
  “是,现在去饭店吃饭越来越贵了,我昨儿下馆子,一个尖椒干豆腐五块钱,小老板你整点小吃,给咱下酒吃呗?”
  说到这,沈寅初想起来,宏达肉禽厂应该已经投产了。
  “行,等着吧,最多一个礼拜,给你们整肉吃!”
  作者有话要说:更一个短小,晚上更粗长!
  加更暂时加不了了,我觉得读者小天使应该能看出来,真的查了很多资料。日万就很难了,现在是凌晨三点五十六……
  第35章
  宏达肉禽厂投产得很快,作为招商引资的一部分,去年年底上冈市就开始为此谋划了。
  几个小村子都纷纷建了养鸡场,政府大力支援,不但免除了一部分费用,还给了这些自主创业的农民一定补贴。
  国企关停并转之风越演越烈,养鸡场与肉禽厂的引进与扶持也算是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改变上冈市经济一味依附煤矿的现状。在政策一路绿灯、甚至还有专人管理的情况下,很快,第一批肉禽产品就上市了。
  绝大部分加工品流入了附近几个省的大型农贸市场,也有一些少量的散装出售,供给本地居民。
  沈寅初的小吃摊,就是这些客户中的一员。
  农产品一旦规模化之后,价格的下降幅度很大的。鸡蛋之所以从九十年代到二零一几年价格一直波动不大,就是因为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鸡架七毛钱一个!这个价格一度震惊了周围的农家,不少人会去买一两个鸡架,回家剁开煮上一锅大白菜炖汤喝。不过,也只有极少人家这样做,在大部分人看来,那鸡架又没有油水又没有肉,还不如添点钱买点猪肉。
  沈寅初蹬着倒骑驴,跟大丫一起去肉禽厂进货。
  有了小丫敲边鼓,老沈太太虽然没有太骂她,却也整天叨叨得不得消停。沈洋在家还没待几天,就赶紧来找亲哥了。她现在手里头有几个钱,索性租了房子跟小丫一起住,正好空出来一个房间给二柱子住。
  “哥,鸡架进多少啊?我看七毛钱一个都没多少人买,咱进了能卖出去吗?”
  “卖得出去,炸一下好吃,不贵又好下酒。除了鸡架再进点鸡胸肉,也一样。”
  鸡脖子和鸡爪子沈寅初暂时不打算进,现在进了也不会太好卖。后世这东西受欢迎,也是建立在大家日常吃肉都吃够了的情况下,现在平常人家做饭几天都看不见肉的时候,花钱买鸡脖子鸡爪子啃的人不会太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