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沈寅初回头看老沈太太:“妈,啥钱?”
“还能是啥!”老沈太太急得,洗了手直接在裤子大腿上蹭了蹭,“你挣的那钱啊!你不会连挣多少钱都没数,都叫苏鲤管了吧?”
憋了两个月,可算是把这句话问出来了,老太太心里头一松快,下一句听她儿子一问,这心呐,就又提溜起来了。
“妈,啥钱呐,我买了个冰柜,明儿就送到这边。还买了个大发,过两天就可以去开个分店了,我准备再借点钱盘个门市房下来。”
沈寅初看着老太太嘿嘿一乐:“哪还有钱啊,我还跟刘大胖借了五千呢。”
作者有话要说:莫怕,婆媳矛盾这种事儿,主要还是看男人立场够不够坚决。
41章修改了一下,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三的地方,改成了女主反击小方~
第43章
对老沈太太来说,五千块钱的外债可以说得上是天文数字了。
望山屯盖个红砖大瓦房,才两千块钱!
见老太太一瑟缩,沈寅初趁热打铁:“妈,你不知道,现在做生意,别说亲戚朋友借点钱了,贷款做生意的那都老鼻子了,我看看生意要是好,没准还再找人借点呢。”
老太太思前想后想了一宿,把缝到大棉袄里头的存折拆开看了两遍,看着上头两千多块钱,最后还是放回去了。
可不是她不心疼大儿子,这钱都拿出来,也还不上那钱呐!
不过, 第二天开始,老太太做的饭菜更素淡了。小丫的嘴早就叫沈寅初养刁了,天天晚上偷摸给自己整个炸鸡排吃。
“妈,你整这么素干啥啊,八零年时候咱家吃饭还有个鸡蛋呢!”
老太太端着碗下去准备刷,连热水都不舍得用了:“你俩天天张个手光吃,还想咋的?没听你哥欠了那些饥荒么?这市里头烧个热水都得花钱……还不如在村里头种地呢!种地干啥能欠那么老些饥荒呐!”
她看着小丫过来翻东西,没好气地问她:“又翻啥?”
“我翻个火腿肠吃!”
“我看你像个火腿肠!”老太太几下子把俩丫头推出去,“你哥都出去干活去了,你俩还搁这疙瘩干啥,赶紧出去!”
沈寅初出去,是等卖冰柜的来送货。
这冰柜还是跑盛城买的,加了五十块钱才给往上冈市送。新飞牌儿的,最新款,等到分店这头腾开手把刘大胖的钱还上,他还准备再给家里头也添置个冰箱。
即时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时间观念通常都比较强,还差十分钟到下午两点的时候,沈寅初就看见白色的小货车慢慢开了过来。
“这边!师傅,看这儿!”
小货车稳当地停了下来,司机验收了沈寅初的票据,俩人一起稳当当地把冰柜搬到了客厅里头。
这房子还兼做厨房,厨房里头东西很多,只能暂时把冰柜放在客厅里。洁白崭新的冰柜,上头是可以掀起来的盖子,连老沈太太都来看热闹了。
司机跟沈寅初交代了半天使用注意事项,包括要过几个小时再通电等等,又留了个联系方式给沈寅初。
“下回你再买啥,喊我给你拉也行!我下班就自己拉点私活,比商场里头价格便宜!”
沈寅初谢过司机大哥,不过却没把这话当回事:他驾照都考下来了,就等过几天的大发车到了!
这面包车拉人多不说,去上货当个小货车都够了,冰柜这样的大件拉不了,买个新电视还是够的。许多饭店的小老板,这年头都开这个,连拉货带拉人。
等到面包车真的到了那天,连老沈太太也不唠叨那五千块钱的饥荒了,这楼里头平常不走动的人家也过来看车。 ↑返回顶部↑
“还能是啥!”老沈太太急得,洗了手直接在裤子大腿上蹭了蹭,“你挣的那钱啊!你不会连挣多少钱都没数,都叫苏鲤管了吧?”
憋了两个月,可算是把这句话问出来了,老太太心里头一松快,下一句听她儿子一问,这心呐,就又提溜起来了。
“妈,啥钱呐,我买了个冰柜,明儿就送到这边。还买了个大发,过两天就可以去开个分店了,我准备再借点钱盘个门市房下来。”
沈寅初看着老太太嘿嘿一乐:“哪还有钱啊,我还跟刘大胖借了五千呢。”
作者有话要说:莫怕,婆媳矛盾这种事儿,主要还是看男人立场够不够坚决。
41章修改了一下,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三的地方,改成了女主反击小方~
第43章
对老沈太太来说,五千块钱的外债可以说得上是天文数字了。
望山屯盖个红砖大瓦房,才两千块钱!
见老太太一瑟缩,沈寅初趁热打铁:“妈,你不知道,现在做生意,别说亲戚朋友借点钱了,贷款做生意的那都老鼻子了,我看看生意要是好,没准还再找人借点呢。”
老太太思前想后想了一宿,把缝到大棉袄里头的存折拆开看了两遍,看着上头两千多块钱,最后还是放回去了。
可不是她不心疼大儿子,这钱都拿出来,也还不上那钱呐!
不过, 第二天开始,老太太做的饭菜更素淡了。小丫的嘴早就叫沈寅初养刁了,天天晚上偷摸给自己整个炸鸡排吃。
“妈,你整这么素干啥啊,八零年时候咱家吃饭还有个鸡蛋呢!”
老太太端着碗下去准备刷,连热水都不舍得用了:“你俩天天张个手光吃,还想咋的?没听你哥欠了那些饥荒么?这市里头烧个热水都得花钱……还不如在村里头种地呢!种地干啥能欠那么老些饥荒呐!”
她看着小丫过来翻东西,没好气地问她:“又翻啥?”
“我翻个火腿肠吃!”
“我看你像个火腿肠!”老太太几下子把俩丫头推出去,“你哥都出去干活去了,你俩还搁这疙瘩干啥,赶紧出去!”
沈寅初出去,是等卖冰柜的来送货。
这冰柜还是跑盛城买的,加了五十块钱才给往上冈市送。新飞牌儿的,最新款,等到分店这头腾开手把刘大胖的钱还上,他还准备再给家里头也添置个冰箱。
即时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时间观念通常都比较强,还差十分钟到下午两点的时候,沈寅初就看见白色的小货车慢慢开了过来。
“这边!师傅,看这儿!”
小货车稳当地停了下来,司机验收了沈寅初的票据,俩人一起稳当当地把冰柜搬到了客厅里头。
这房子还兼做厨房,厨房里头东西很多,只能暂时把冰柜放在客厅里。洁白崭新的冰柜,上头是可以掀起来的盖子,连老沈太太都来看热闹了。
司机跟沈寅初交代了半天使用注意事项,包括要过几个小时再通电等等,又留了个联系方式给沈寅初。
“下回你再买啥,喊我给你拉也行!我下班就自己拉点私活,比商场里头价格便宜!”
沈寅初谢过司机大哥,不过却没把这话当回事:他驾照都考下来了,就等过几天的大发车到了!
这面包车拉人多不说,去上货当个小货车都够了,冰柜这样的大件拉不了,买个新电视还是够的。许多饭店的小老板,这年头都开这个,连拉货带拉人。
等到面包车真的到了那天,连老沈太太也不唠叨那五千块钱的饥荒了,这楼里头平常不走动的人家也过来看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