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会贾政,二请探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说一位普通的总教头是无法惊动大将军这个层次的人物的,贾里玉能得到大将军的注意和赞赏,说明他在军中必然闯下不小的名声。
  如今贾妃、贾母、大将军先后对贾里玉称赏有加,他再不做出任何表示,那就太不正常了。
  贾里玉坐下之后,贾政问起总教头的事情,贾里玉如实说了,贾政和众门客不免又是一番赞扬,然后说起贾里玉之前作的两首诗,贾政笑道:“不料贾总教头也能做出这样清新脱俗的诗来。”
  贾里玉道:“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一位门客道:“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之句,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见自古文人作诗行文就不全依循一定的范例。”
  众人都点头称是。
  又一人道:“如今见了贾总教头润物细无声,不知是否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
  贾里玉道:“有是有的,只是怎敢献丑于大方之家?”
  贾政道:“贾总教头不必过谦,但作无妨。”说着摆摆手,有小厮端上笔墨纸砚。
  贾里玉在前来见贾政的路上,已经猜到要被考校诗词,因此早做好心理准备,此时见推辞不过,也不再坚持,起身道:“那就只好献丑了。”
  说着走到桌前,略作沉吟,提笔写道:
  寂寥帐下谁谈兵,漫拭龙泉怅秋风。
  东海惊涛西疆梦,大漠狂飙边山情。
  云涌难为《枯树赋》,浪激犹闻《满江红》。
  何日长缨天借我?八方狼烟一剑平!
  贾里玉写完,几位门客皆起身来看,读了一遍,都拊掌道:“慷慨激昂,豪迈万丈,这下全有了!”
  贾政看罢也颔首赞叹,同时心中不免暗暗感怀,宝玉若及得上此人一半,我也不必那般操心了。
  考校完诗才,又谈起读书做学问之事,贾政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要寒窗苦读十载,武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道理都是一样,在一个恒字。”
  门客都表示赞同,然后纷纷举例佐证,最后再看向贾里玉,等待他的回答。
  早有准备的贾里玉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正如贾大人所言,文武之道,在一个恒字,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然以在下之见,士人读书,除有恒心外,还有两点不可轻忽。”
  “未知是哪两点。”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故说恒、志、识三者缺一不可……”
  贾里玉说完,贾政内心激赏不已,连连赞叹,内心更有“宝玉不如远矣”的惆怅感,他可不知道这是贾里玉特意准备,对症下药的结果。
  经过一番对谈,贾里玉已然深得贾政赏识,越发觉得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如今蛰居贾府,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他日高飞,必将名动天下。
  最后,贾政询问起贾里玉在府外经营的各项产业,贾里玉历经数个世界,又拥有现代智慧,手腕计谋策略皆不在话下,经营两府外围产业,又有两府做大靠山,运作起来,其实难度不大,根据贾政的理解力做了简单的答复,最后才陡转话锋,提起请探春出山管事的意见。
  “三姑娘之才不下凤姐,此时请她出山,正可与凤姐一外一内,于两府而言,实有莫大益处。”
  贾政正自犹豫,忽见八位门客齐齐对他使眼色,登时领悟,道:“可行。”
  贾里玉道:“此事难在夫人……”
  贾政摆手道:“总教头不必担忧,此事交与我便是。”
  “里玉先行谢过大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