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曹朋家事(月底了,求个月票!)(4 / 9)
郭嘉和苟或都劝说道:“丞相,此时令五溪蛮出兵,正是好时候。
丞相体恤山蛮,不欲令其出战,是出于好心。但于山蛮而言,会认为丞相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难免心生怨恨。这时候令其出兵,正是丞相笼络山蛮,令其臣服之际。此前,新武亭侯已经打下了极好的基础,现在丞相只需一声令下,十万五溪蛮,必为丞相效死命。而于荆南山蛮而言,丞相这个姿态,也可以令其产生犹豫。要知道,飞头蛮和刘备,不过利益结合。”
这是给曹操台阶下。
曹操根本看不起五溪蛮,也不相信五溪蛮,所以才没有让沙腾出兵。
而今陷入僵局,也使得曹操,不得不重新考虑。
在思付良久之后,曹操决定,听从郭嘉等人的建议。
私下里,他苦笑道:“没想到老夫一世强硬,到头来却要受那小子之恩。”
“那小子。。就是曹出。
郭嘉笑道:“阿福忠心耿耿,乃丞相之福。”
“什么忠心耿耿。他少给我招惹些麻烦,我就心满意足了。”
曹操说的,是曹朋杀伏寿伏完等人,而后在白芦湾里,斩杀引引不对,准确而言,是引3人的事情。这件事传到荆州,也是令荆襄震动。
所有人对曹朋的胆大妄为,莫不面面相觑。
不过于曹操来说,他此刻这番话,听上去更像是在炫耀。
郭奔和苟或相视一眼,微笑不语。
但苟或的笑容里,更多是一种复杂,一种莫名的忧伤。郭嘉私下里,劝说他许多回,苟或的心境,也在不断的生变化。眼见曹操一统之势,已无可挽回,苟或心里明白,就算曹操无心篡位,恐怕也不得不篡了。
如曹朋于曹操,是族人关系。
当曹朋的功劳达到了一个巅峰时,也不免被曹操所顾虑。
那么曹操呢?
当他真的一统天下之后,该如何是好?
还政汉帝?
那简直就是一个玩笑。
昔年大将军窦武前车之鉴,如果曹操把权柄交出,不用一天,就会人头落地。
所以,曹操绝不会交权,那么汉帝又当如何?
曹朋功高震主,可以用自污的方式,来换取曹操的信任。而且曹朋是曹操的族侄,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可以高枕无忧:但曹操呢?他同样功高震主,就算他肯自污,汉帝会像曹操对曹朋一样,宽恕他,信任他?
当然不可能……
可汉室若无曹操,则必亡。
到时候天下重新大乱,诸侯再起,不免生灵涂炭。
苟或,心情非常复杂。
一方面他理解曹操的做法,另一方面,对汉室始终存着一丝难以割舍的感情。
不过,随着这感情日益淡薄,苟或早晚会做出决定。 ↑返回顶部↑
丞相体恤山蛮,不欲令其出战,是出于好心。但于山蛮而言,会认为丞相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难免心生怨恨。这时候令其出兵,正是丞相笼络山蛮,令其臣服之际。此前,新武亭侯已经打下了极好的基础,现在丞相只需一声令下,十万五溪蛮,必为丞相效死命。而于荆南山蛮而言,丞相这个姿态,也可以令其产生犹豫。要知道,飞头蛮和刘备,不过利益结合。”
这是给曹操台阶下。
曹操根本看不起五溪蛮,也不相信五溪蛮,所以才没有让沙腾出兵。
而今陷入僵局,也使得曹操,不得不重新考虑。
在思付良久之后,曹操决定,听从郭嘉等人的建议。
私下里,他苦笑道:“没想到老夫一世强硬,到头来却要受那小子之恩。”
“那小子。。就是曹出。
郭嘉笑道:“阿福忠心耿耿,乃丞相之福。”
“什么忠心耿耿。他少给我招惹些麻烦,我就心满意足了。”
曹操说的,是曹朋杀伏寿伏完等人,而后在白芦湾里,斩杀引引不对,准确而言,是引3人的事情。这件事传到荆州,也是令荆襄震动。
所有人对曹朋的胆大妄为,莫不面面相觑。
不过于曹操来说,他此刻这番话,听上去更像是在炫耀。
郭奔和苟或相视一眼,微笑不语。
但苟或的笑容里,更多是一种复杂,一种莫名的忧伤。郭嘉私下里,劝说他许多回,苟或的心境,也在不断的生变化。眼见曹操一统之势,已无可挽回,苟或心里明白,就算曹操无心篡位,恐怕也不得不篡了。
如曹朋于曹操,是族人关系。
当曹朋的功劳达到了一个巅峰时,也不免被曹操所顾虑。
那么曹操呢?
当他真的一统天下之后,该如何是好?
还政汉帝?
那简直就是一个玩笑。
昔年大将军窦武前车之鉴,如果曹操把权柄交出,不用一天,就会人头落地。
所以,曹操绝不会交权,那么汉帝又当如何?
曹朋功高震主,可以用自污的方式,来换取曹操的信任。而且曹朋是曹操的族侄,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可以高枕无忧:但曹操呢?他同样功高震主,就算他肯自污,汉帝会像曹操对曹朋一样,宽恕他,信任他?
当然不可能……
可汉室若无曹操,则必亡。
到时候天下重新大乱,诸侯再起,不免生灵涂炭。
苟或,心情非常复杂。
一方面他理解曹操的做法,另一方面,对汉室始终存着一丝难以割舍的感情。
不过,随着这感情日益淡薄,苟或早晚会做出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