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辽东乱(续)(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嘉担心,荀彧很说出什么不妥帖的言语。
  好在,荀彧并没有任何反应,只坐在旁边,一言不发。
  曹操闭上眼睛,似乎是在沉思。
  这一年来,着实发生了不少事情。
  府兵制在四州顺利推行,在年末时,曹州也已经开始,推广府兵,预计今年可以完成计划。而并州推行,则最为通畅,在半年时间里,邓稷搭建八十余军府,兴建二十六座军镇,形成了一个极为完整的构架……
  相对而言,幽州则有些麻烦。
  地方豪强的阻挠,使得府兵制的推广出现困难。
  曹朋连续斩杀了十余名当地豪绅,激起不小的波折。不过,最终却被曹朋以更为酷烈的手段镇压,令渔阳、右北平两郡豪强最终低头,府兵制才得以推行。
  也只有曹朋,才有如此凶狠的手段。
  据说,他在两天里,消灭了渔阳近十家豪强,斩首逾千人之多,令幽州上下,为之惊恐。当然了,如此酷烈的手段,必然会被无数人群起而攻之。
  许都日报连续月余,抨击曹朋凶残手段。
  最后还是在曹操的指示下,新兴的邺都报业开始做出还击,才算是转移了视线。
  这件事的好处就是,幽州府兵制的落实。
  而坏处就是,曹朋凶名更甚。
  不过在曹朋而言,这算不得什么。对于曹操来说,曹朋自污其名,也颇符合他的心思。他觉着,曹朋懂事,也明白事理,绝对是一个栋梁……
  建安十六年春,曹操下诏,拜曹朋为新武侯!
  原河西郡新武乡,则正式升格为新武县,成为曹朋食邑所在。这也是曹魏集团中,第一个被拜为县侯的武将。曹朋拜新武侯之后,却一下子低调起来。
  十六年三月,曹操才收到了曹朋的书信。
  “辽东公孙氏冥顽不化,新武侯已决意,对辽东用兵,同时联合吕氏汉国,夹击高句丽。若此战功成,则幽州可再添一郡。只是这样一来,幽州地方官员不免出缺,诸公可有什么举荐?辽东高句丽一定,则必然会与扶余国产生诸多牵扯。所以出缺辽东之人选,必须要谨慎方可。”
  话音未落,荀彧起身。
  “臣举荐一人,可担当重任。”
  “何人?”
  “便是魏军太守,邺都校尉步骘步子山。”
  “哦?”
  “子山离任海西中郎将,河西太守,武威太守……熟知异族习俗。此人学识不俗,更精通兵事,可以出镇辽东。况且幽州府兵推行,辽东局势复杂。单凭文远一人,恐力有不逮。子山也曾参与西北府兵推广,经验丰富。有他驻守于辽东,则辽东大局可定,幽州从此不复混乱……”
  郭嘉开口道:“可是子山为上郡,真两千石俸禄。
  而辽东不过下郡,使他前往,会不会有些不妥?毕竟他在魏郡两载,也是兢兢业业。去年环郎私自贩卖八牛弩之事,也是他一手操办。若这时候派他去辽东,只怕会有人说,大王是为夫人出头,打压步子山吧。”
  “那简单,若只是品秩问题,大可以参照武陵大行府设置。
  于辽东设置大行府,拜子山为大都督,同样也是真两千石俸禄,兼任辽东太守,也就顺理成章。奉孝莫忘记,辽东地处边塞,周边有吕氏汉国和扶余国。即便是攻破高句丽,也要面临和当地百姓的接触……
  这大行府,是最为合适的官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