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3 / 4)
白帝眉关紧锁,随天符卫一路走至青玉膏宫前。殿前守卒着缣帛练甲,手持飞鋋,然而状极闲散,多三五成群聚在道旁玩叶子戏,见了他们才慌忙跳起,叫道:
“站住,做什么来的?”
天符卫解下腰间的玄黄天符:“在下天符卫,叩见玉鸡卫大人。”
“天符卫?”众兵卒面面相觑,沉默良久,仿佛听见一句笑话,“那不是前朝人的名儿么?除却玉鸡卫大人的仙山卫早死绝了,拿胡话诓老子呢!”
白帝上前,冷声道:“少说闲话,让玉鸡卫出来!”
他看着年纪虽轻,却神威凛凛,众士卒先是不由得退却一步,而后定了定神,哈哈大笑:“一个黄毛小子,有甚本事在这儿呼五喝六?”又有人道,“啊唷,我懂啦,这是大人养的相公罢?特地来这儿同咱们拿架子了。”
白帝正要发作,却听得殿中有一道苍老声音传出:“让他们进来罢。”士卒们认得是玉鸡卫的嗓音,这才放下矛槊,然而望着二人的目光现着轻佻,直到那苍老的声音又含笑道:
“小皇帝,别来无恙呐。”
白帝沉吟不语,在守卒瞬时变得悚然的目光里走入青玉膏宫。
但见殿内万烛荧荧,明堂上九龙捧日,殿中摆一张黄铜镀金椅,堂皇富丽。椅上坐一位老者,一身金紵丝衣,上绣五彩雉鸡,果真是玉鸡卫,然而脸庞却苍老许多。
玉鸡卫见了他们,嗬嗬发笑:“瞧瞧谁来了?真是稀客!陛下,老夫大抵有三十年不曾见你了,可你却青春如旧呐。”哪怕见了白帝,他也稳坐如山,并不行礼。
天符卫冷视他道:“玉鸡卫,这是怎的一回事?我同陛下穿过镇海门后即到了此地。听这地的渔人说,这里不是蓬莱,而是瀛洲,而你在这处做了皇帝。”
老者哈哈大笑,“两位还真是自过去而来的?看来‘桃源石’的传说倒非空穴来风!只是老夫倒不曾试过,因不想莫名其妙便去了别处。”他忽而沉下脸来,道,“天符卫小娃娃,你问老夫为何在此地做了皇帝?因这里无帝胄,仙山卫皆丧了命,只得由老夫勤王!”
两人如遭轰雷坠顶,沉默良久,白帝问道:“这里真是……三十年后么?”
玉鸡卫扳起手指,“若是自陛下出征以来算计,确是有三十余年了。”
“仙山究竟发生了何事?朕为何不在,其余仙山卫又为何会丧命?”
“呵呵,仔细想来,那已是久远之事了。想必两位在来宫的路上也曾同此地渔民打探过,他们讲的话大多不虚——蓬莱遭白日照耀,冰山融化,洪流吞淹,溟海上涨后,咱们无立足之地,便只得以浮船串结。”
“那朕呢?三十余年后的朕去了何处?”
“小皇帝竟问老夫这问题!”玉鸡卫哈哈大笑,旋即冷下脸来,“你不是最明晓这答案么?三十余年前,白帝自蓬莱仙宫中出逃,不知所踪,你问问你自个,三十余年间,你抛下仙山,去往了何处!”
白帝脸色惨白,身子忽而止不住打战。暴民围攻蓬莱仙宫后,他便与天符卫赶往镇海门,穿过镇海门后即到了此处。原来这一夜他去往了三十年后,而其间的三十年他则在仙山中缺席。
天符卫轻轻将手搭在他肩上,低声道:“镇静些,陛下,此事并怪不得您。”旋即扬首冷视玉鸡卫,“既然仙山炎蒸,环绕蓬莱的冰墙自当融化,你不曾想过借机扬帆九州么?”
玉鸡卫笑道:“去往九州是小皇帝的想望,却不是老夫的。依老夫瞧,在这儿未必不好。小皇帝不在,此处便似老夫的后院,不必似往时做一条京巴犬!”
老者的目光移向殿外,“何况,因冰川化水,溟海上涨,此时海里生出一片‘大涡流’,瀛洲便在大涡流中央,易进难出。便是要去寻九州,老夫纵有心也无力呐。”
白帝不听他狡辩,“来时咱们望见了路上的人。玉鸡卫,瀛洲中饿殍横行,人人苦不堪言,你就是如此专国柄而不治的?”
“可是陛下,在你治下的仙山江汉皆冻,民多横死,与老夫相比,似也好不到哪儿去!”
玉鸡卫放声大笑,笑声如刀,深深刺痛白帝的心。笑罢了,他突而阴恻恻地道:
“小皇帝,方才你问的问题,还有一个老夫不曾回答:其余仙山卫、老夫的同侪因何而死?”
老者缓缓起身,硕大的阴影投落下来,如一块巨石重压在他们身上。他眉目狰狞,露出牙花子,笑道:
“是老夫——将他们杀死的。”
话音方落,突然间,老者如羽振电闪,蹿至两人身前。不知何时,他两手已套上天山金爪,猛厉向他们劈落!玉鸡卫狞髯张目:“玉玦卫被老夫撕成两片儿,碧宝卫被老夫用石柱碾成醢酱,靺鞨卫被一拳掼死,谷璧卫被老夫重创,与几位随扈出逃,传闻已埋骨于雪原。其余几位仙山卫早在随你出征时或死或伤,老夫要做这瀛洲的皇帝,早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
“站住,做什么来的?”
天符卫解下腰间的玄黄天符:“在下天符卫,叩见玉鸡卫大人。”
“天符卫?”众兵卒面面相觑,沉默良久,仿佛听见一句笑话,“那不是前朝人的名儿么?除却玉鸡卫大人的仙山卫早死绝了,拿胡话诓老子呢!”
白帝上前,冷声道:“少说闲话,让玉鸡卫出来!”
他看着年纪虽轻,却神威凛凛,众士卒先是不由得退却一步,而后定了定神,哈哈大笑:“一个黄毛小子,有甚本事在这儿呼五喝六?”又有人道,“啊唷,我懂啦,这是大人养的相公罢?特地来这儿同咱们拿架子了。”
白帝正要发作,却听得殿中有一道苍老声音传出:“让他们进来罢。”士卒们认得是玉鸡卫的嗓音,这才放下矛槊,然而望着二人的目光现着轻佻,直到那苍老的声音又含笑道:
“小皇帝,别来无恙呐。”
白帝沉吟不语,在守卒瞬时变得悚然的目光里走入青玉膏宫。
但见殿内万烛荧荧,明堂上九龙捧日,殿中摆一张黄铜镀金椅,堂皇富丽。椅上坐一位老者,一身金紵丝衣,上绣五彩雉鸡,果真是玉鸡卫,然而脸庞却苍老许多。
玉鸡卫见了他们,嗬嗬发笑:“瞧瞧谁来了?真是稀客!陛下,老夫大抵有三十年不曾见你了,可你却青春如旧呐。”哪怕见了白帝,他也稳坐如山,并不行礼。
天符卫冷视他道:“玉鸡卫,这是怎的一回事?我同陛下穿过镇海门后即到了此地。听这地的渔人说,这里不是蓬莱,而是瀛洲,而你在这处做了皇帝。”
老者哈哈大笑,“两位还真是自过去而来的?看来‘桃源石’的传说倒非空穴来风!只是老夫倒不曾试过,因不想莫名其妙便去了别处。”他忽而沉下脸来,道,“天符卫小娃娃,你问老夫为何在此地做了皇帝?因这里无帝胄,仙山卫皆丧了命,只得由老夫勤王!”
两人如遭轰雷坠顶,沉默良久,白帝问道:“这里真是……三十年后么?”
玉鸡卫扳起手指,“若是自陛下出征以来算计,确是有三十余年了。”
“仙山究竟发生了何事?朕为何不在,其余仙山卫又为何会丧命?”
“呵呵,仔细想来,那已是久远之事了。想必两位在来宫的路上也曾同此地渔民打探过,他们讲的话大多不虚——蓬莱遭白日照耀,冰山融化,洪流吞淹,溟海上涨后,咱们无立足之地,便只得以浮船串结。”
“那朕呢?三十余年后的朕去了何处?”
“小皇帝竟问老夫这问题!”玉鸡卫哈哈大笑,旋即冷下脸来,“你不是最明晓这答案么?三十余年前,白帝自蓬莱仙宫中出逃,不知所踪,你问问你自个,三十余年间,你抛下仙山,去往了何处!”
白帝脸色惨白,身子忽而止不住打战。暴民围攻蓬莱仙宫后,他便与天符卫赶往镇海门,穿过镇海门后即到了此处。原来这一夜他去往了三十年后,而其间的三十年他则在仙山中缺席。
天符卫轻轻将手搭在他肩上,低声道:“镇静些,陛下,此事并怪不得您。”旋即扬首冷视玉鸡卫,“既然仙山炎蒸,环绕蓬莱的冰墙自当融化,你不曾想过借机扬帆九州么?”
玉鸡卫笑道:“去往九州是小皇帝的想望,却不是老夫的。依老夫瞧,在这儿未必不好。小皇帝不在,此处便似老夫的后院,不必似往时做一条京巴犬!”
老者的目光移向殿外,“何况,因冰川化水,溟海上涨,此时海里生出一片‘大涡流’,瀛洲便在大涡流中央,易进难出。便是要去寻九州,老夫纵有心也无力呐。”
白帝不听他狡辩,“来时咱们望见了路上的人。玉鸡卫,瀛洲中饿殍横行,人人苦不堪言,你就是如此专国柄而不治的?”
“可是陛下,在你治下的仙山江汉皆冻,民多横死,与老夫相比,似也好不到哪儿去!”
玉鸡卫放声大笑,笑声如刀,深深刺痛白帝的心。笑罢了,他突而阴恻恻地道:
“小皇帝,方才你问的问题,还有一个老夫不曾回答:其余仙山卫、老夫的同侪因何而死?”
老者缓缓起身,硕大的阴影投落下来,如一块巨石重压在他们身上。他眉目狰狞,露出牙花子,笑道:
“是老夫——将他们杀死的。”
话音方落,突然间,老者如羽振电闪,蹿至两人身前。不知何时,他两手已套上天山金爪,猛厉向他们劈落!玉鸡卫狞髯张目:“玉玦卫被老夫撕成两片儿,碧宝卫被老夫用石柱碾成醢酱,靺鞨卫被一拳掼死,谷璧卫被老夫重创,与几位随扈出逃,传闻已埋骨于雪原。其余几位仙山卫早在随你出征时或死或伤,老夫要做这瀛洲的皇帝,早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