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lt;div class=book_con fix id=quot;textquot;gt;
  方少没鞋出不得门,还好今日天晴,他拿着那双湿鞋往院子里晒,心平气和像个流浪诗人。
  过一时院子里笑语哗哗的,金睐出去才看见人已经跟院里人混成熟客,正坐在枣树下,帮西厢房的朱二婶子绕毛线。
  他走过去知会一声,假说自己去上班,捎带从呆公子身上顺走那张全家福,然后推上自行车出门了。
  天气齁冷,他刚骑出去没多远,值夜班的三叔下工回来了。
  三叔紧张兮兮地叫住他:“小子,有麻烦了。”
  “怎么了?”他问。
  “唉,这人哪,不经说,昨儿你提到的那个灯市口的佟先生,记得吗?上面要抓他。”
  金睐:“为啥?”
  三叔压低声:“他是共党,还是里边的头儿。”
  金睐一愣,五个月前他之所以被日本人抓进监狱,其实就是为了救佟先生,如果佟先生是共……那自己的好运气也到头了。
  他三叔显然也是这一层担心,叹口气道:“你呐,得赶快跟上边表忠心,跟姓佟的撇清关系。”
  金睐摇头:“旁人只知道我冲撞日本人被抓,并不知道是因为佟先生,我上赶着去撇清,岂不是不打自招?”
  “可是万一上面把姓佟的抓了,他把被救的事儿抖出来怎办?”
  金睐思索片刻,道:“佟先生不是恩将仇报的人,再说是也没法子,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算了,听天由命吧。”
  金睐说着推着自行车走了,此时是1946年,他哪里能料到这个风云莫测的时代是如何的瞬息万变,三年后他将再次迎来新的时运,当然这且是后话,先说当下,北平的育婴堂不多,金睐很快盘问到了一条信息:一月十日,也就是旧历腊月初八的那一天,有位年轻太太来收养了两个孩子。
  金睐拿出顺来的那张全家福给育音堂的嬷嬷辨认:“是他们吗?”
  嬷嬷一瞧,点头确认。
  齐化门外今日赶大集,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豆汁的、绱鞋的、修脚的、拔牙的、还有挑担卖小玩意儿的,偶尔夹杂着要饭的,人来人往,竟是不输天桥一带的繁华。
  集市的尽头有一只茶棚,茶棚隔壁是一个书摊子,刘凤藻是这书摊子的主人。
  老师临走时资助了她家一笔钱,几个学龄期的弟妹得以继续读书,大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洋车,如今出车再也不用给车行交份子钱了;母亲自然也不用再走那暗道儿,为了避开旧街坊改头换面,一家人把城里租住的房子退了,到齐化门外买了这间临街的房屋,傍着集市做点小买卖。
  旁的也做不来,就支起一个书摊子,捎带卖点香烟洋火、蜡烛肥皂,日子虽不是很富足,但安心多了。
  今天集市虽然人多,但买书者甚少,她耐心把书籍摆放整齐,忽然有一辆黄包车在摊子前停下了,她抬头看时顿时惊喜万分。
  “老师?”
  白素宽从黄包车下来,微微一笑,然后打开坤包取出一张法币交给车夫说不用找了。
  刘凤藻心情雀跃,根本顾不上打量老师的摩登装扮,一迭声请老师进里边。
  到处是书,她这间书摊子小屋,前门临街、后门通院,推开后边小木门便是一方小院,正屋两间,西厢房两间,正在哄孩子的刘母从窗户上看到她立刻迎了出来。
  “白先生,您既是回来了,想必事情被您料准了。”刘母道。
  白素宽点头,说:“孩子们让您受累了。”
  “您哪里话,我们巴不得能帮到更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