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三各方(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乎在同一时间,漱石斋中的梁王正在寻欢作乐,享受口舌伺候,而雁池之泮的青荷楼上,雍王可没这么好的心思了。
  他和崔湜两人面对面而坐,脸sè都是yin沉。
  “老头子这一次把这差事交给了老四。”雍王忽然是重重的一拍桌子,怒声道:“他娘的,接待个来朝觐的使节,有什么难的?只要不是傻子,差事都能办的妥当!老头子这还不放心,派了董其昌当副使,摆明了要抬举老四!老四当真是白捡了这天上掉下来的功劳。”
  “殿下您说这些,已成定局,也没什么用了。”崔湜yin森森的道:“现在瞧着,是怎么着让他丢了面子,砸了差事。殿下放心便是,有我在,定然不让他顺顺当当的,说不得,还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妥!”雍王正yu点头,想了想却是断然拒绝道:“万不可轻举妄动,老头子最是喜欢万国来朝的威仪,对这件事儿看的再重视不过,你没瞧见诏书中说的么?有司一概配合,不得有误。这是什么意思,你也不会不知道,若是这个关头出了岔子,老头子多半能猜到是谁有这个心思,锦衣卫那般疯狗查起来,你不是把咱们的人给露出来了?此事不可。”
  “王爷既然说不可,那就算了。”
  崔湜也不反驳,只是淡淡应道,不过心中却是打起了异样的念头。
  他看似只是雍王府中一个低品级的太监,实则手中掌握的潜势力却是极为的庞大。
  他出身崔氏,乃是山西豪族,本身也是诗书俱佳,文采风流的人物,后来中举人,中进士,入翰林院,为侍读学士,之后入东宫中为太子侍读。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更令人艳羡的乃是身在太子身边,之后就是从龙功臣,怕是就此入内阁再也阻碍。
  只是他也是时运不济之辈,太子第一次被贬斥,他就被牵连,一起幽闭。之后太子第二次被废,他身边的人就更是倒了大霉,崔湜被正德帝亲笔提点为‘教唆太子,十恶不赦’之大罪,抄没家产,族人充军为奴,而他,却是被处以宫刑,一并发配往凤阳伺候太子。
  无端端而遭此大罪,崔湜已然是心xing大变,更是对正德帝恨之入骨。
  而雍王也是颇有心机之人,在被贬入凤阳宫中之前,便把自己掌控的那些雄厚的潜势力尽数交给了崔湜这个心腹掌控。崔湜也是极有能力之人,外加做事yin狠不择手段,数年时间,雍王的势力不但得到了完整的保存,更是被他建了一支相当强势的情报组织——飞羽。飞羽众人,要说起忠诚度来,对崔湜怕是比对雍王还高些。
  是以雍王对这个手下,是不得不用,却又存了三分的忌惮,两人的关系,便也是显得有些微妙。
  雍王瞧了他一眼,沉吟片刻,道:“咱们也不着急,比咱们急的有的是,老2,老十三,怕是都有些坐不住了。到时候,你派人去跟他们的人漏点儿风,老头子太宠着老四了,说不得,咱们哥儿几个得先联手把老四给弄下来。”
  崔湜yin沉沉的应了,悄无声息的跟个鬼魂也似的退下。
  戴章浦却是着下人做了几个自己喜欢吃的饭菜,一边喝着小酒儿,一边吃着菜,看着那封连子宁报功的文书,哈哈大笑。
  只是笑着笑着,眼角就已经渗出了几滴老泪。
  连子宁啊连子宁,你在前线建功立业,大杀四方,可知道老夫的乖囡,为了你,受了多少罪?
  连子宁这一封捷报,当真是风雷搅动天下惊,再加上正德皇帝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立刻就让本来就有些无头绪的朝局变得更加混乱,各方势力的注意力,却被吸引到这即将到来的盛典上面来。
  ————————分割线————————
  潞王府所在,乃是在京城的西城,要说这块儿,本来也不是达官贵人们住的地界儿,不过也没法子,潞王遮奢,人家娘舅家里也是有银钱的,当初兴建王府的时候,嫌内孥给的太少,自个儿又掏钱垫了不少,因此这王府就建的格外大了一些。
  可是běi jing城虽然经过了正德皇帝的一番扩建,已经是比连子宁那个时空大了许多,但是随着京城扩建,人口也在增加啊!再大也就是这么大的地界儿,你往那儿建去?没法子,只得是建在了西城,西城住的都是些平民老百姓居多,那房子拆迁起来难度也小一些。潞王府建成,整整拆了一千二百户人家,至于这些老百姓去哪儿住了——潞王爷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反正财大气粗,一户甩了一份儿挺丰厚的银钱把他们撵到城墙根子底下住去了。
  一个正阳门里,一个西门里,因着行商往来众多,尤其是西门,山陕甘凉乃至于宣府大同蒙古鞑子那边儿过来的商贾,都是走西门,因此这里也是běi jing城的繁华地带。而潞王府建成之后,一个王府上下千把口子,吃喝拉撒睡,消费潜力巨大,每ri耗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叶,布帛锦缎丝绸皮子,等等等等,都不知道有多少。说的粗一点儿,光是这些人每ri的不洁之物,就得几十人来处理吧?
  在后世大学城附近往往会形成很是繁华的一个村镇,而这潞王府正门儿外,也是因而形成了一条很是喧嚣繁华的大街,人送了个名字,就叫潞王胡同儿,其本名豹子胡同儿反倒是没几个人说了。
  其间酒肆林立,这会儿天sè已经是不早了,但是那些店家门口的大红灯笼还都高高的挂着,里面也是一片敞亮,不少食客勾肩搭背的进去,人来人往,有的那喝多了的,便站在门口扶着墙吐,还有那模模糊糊的也分不清在哪儿了,站在大街上冲着墙角儿就掏枪放水。
  大明朝是有宵禁的,叫做夜禁,一更…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要打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要打四十下。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其中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为古代的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也就是说,晚上7点多钟就不能出去了,晚上9点到凌晨3点逛大街是要被打pp的。
  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地方官的内衙,同时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拦起栅栏,由官府的衙役看守,不准通行。
  不过上有对策下有政策,顺天府虽然管着宵禁,但是却也不敢管到潞王府这儿来,是以别的地界儿这会儿都已经是大街上空空荡荡的了,这儿的人,却是分外的多了。盖因这儿的酒楼店铺,或多或少都跟潞王府有关系,是以顺天府不敢管,而酒店中基本上又都是兼着ji院外加赌场的生意,是以大半个běi jing城的烂赌棍们,一到天擦黑,便聚集在这儿,狂饮滥赌一宿。等到了白天再回家,当然,非要回家那也没法子,只好绕道,趟臭水塘子,或越荒野地。
  此地可说是一个异数,一个赌棍piáo客们的福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