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受命于天,即寿永昌(2 / 5)
「别紧张,你都是十几个孩子的爹了,这登基继位大典,跟你当初大婚娶张氏时差不多。」朱以海能够感受到长子的手有些微微颤抖,甚至有些汗。
他笑着轻声鼓励。
泰安帝朝父亲投来感激的目光。
朱以海一手拄龙杖,一手搀着皇帝的手,一步一步的来到了奉天殿上。
这是帝国极有历史性的一刻。
新旧皇交接大权。
不是宫门喋血政变,是皇帝的主动退位归政。
而且是一退到底,表示以后不再过问政事,所有奏章题本无须再抄呈太上皇处,太上皇一家子移居西郊香山行宫,甚至开春后可能要南下东京甚至是南京去休养。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直到此刻之前,仍然有无数的人不相信太上皇要主动退位。
但现在满殿的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台谏诸监司,以及地方诸省督抚,都护府都督府的那些封疆大吏,归化首领们一起见证着这历史时刻。
就连荣升为皇叔祖的大宗令、唐王朱聿键站在宗室队伍的首位,拄着龙头柱看着这幕都仍有些出神。
他至今都看不懂这位年轻的皇侄,行事总是出人意料的。
皇位说交就交。
虽然太上皇跟他交过底,说身体如今病的不成样子,经常发作的无法处置国事,甚至无法正常行走饮食,但谁又能做到皇帝这般毫不恋眷呢。
不得不说,皇帝现在直接退位,让太子继位,而不是监国摄政,确实更有助于国家社稷的稳定。
若是以后能成为一个良好的皇家传统,于国有大益,每任皇帝到了病重或年老之时,提前把皇位传给太子,这样就能避免皇位继承的许多问题,甚至能够帮新皇稳定最开始的几年朝政。
「加冕典礼开始!」
「奏乐!」
一通鼓乐毕。
朱以海将一道诏敕交给礼部官员,礼部尚书张岱接过诏敕,当殿宣读,这是太子加冕即位诏敕。
诏敕宣读毕,礼部侍郎捧旨到奉天门再次宣读,诏告天下。
再奏乐。
太常博士与东宫詹事请新皇入冠席。
一遍遍的奏乐,一遍遍的复杂仪式。
内阁首辅兼总理处首席大臣文安之负责端上冕服给皇帝,太宗令唐王朱聿键负责在一边把新皇原九毓九章冕服除去。
太上皇朱以海为新皇把十二毓十二章皇帝冕服为新皇穿上。
礼部尚书在一边司仪主持,百官观礼。
九毓九章除去。
十二毓冠十二章服换上。 ↑返回顶部↑
他笑着轻声鼓励。
泰安帝朝父亲投来感激的目光。
朱以海一手拄龙杖,一手搀着皇帝的手,一步一步的来到了奉天殿上。
这是帝国极有历史性的一刻。
新旧皇交接大权。
不是宫门喋血政变,是皇帝的主动退位归政。
而且是一退到底,表示以后不再过问政事,所有奏章题本无须再抄呈太上皇处,太上皇一家子移居西郊香山行宫,甚至开春后可能要南下东京甚至是南京去休养。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直到此刻之前,仍然有无数的人不相信太上皇要主动退位。
但现在满殿的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台谏诸监司,以及地方诸省督抚,都护府都督府的那些封疆大吏,归化首领们一起见证着这历史时刻。
就连荣升为皇叔祖的大宗令、唐王朱聿键站在宗室队伍的首位,拄着龙头柱看着这幕都仍有些出神。
他至今都看不懂这位年轻的皇侄,行事总是出人意料的。
皇位说交就交。
虽然太上皇跟他交过底,说身体如今病的不成样子,经常发作的无法处置国事,甚至无法正常行走饮食,但谁又能做到皇帝这般毫不恋眷呢。
不得不说,皇帝现在直接退位,让太子继位,而不是监国摄政,确实更有助于国家社稷的稳定。
若是以后能成为一个良好的皇家传统,于国有大益,每任皇帝到了病重或年老之时,提前把皇位传给太子,这样就能避免皇位继承的许多问题,甚至能够帮新皇稳定最开始的几年朝政。
「加冕典礼开始!」
「奏乐!」
一通鼓乐毕。
朱以海将一道诏敕交给礼部官员,礼部尚书张岱接过诏敕,当殿宣读,这是太子加冕即位诏敕。
诏敕宣读毕,礼部侍郎捧旨到奉天门再次宣读,诏告天下。
再奏乐。
太常博士与东宫詹事请新皇入冠席。
一遍遍的奏乐,一遍遍的复杂仪式。
内阁首辅兼总理处首席大臣文安之负责端上冕服给皇帝,太宗令唐王朱聿键负责在一边把新皇原九毓九章冕服除去。
太上皇朱以海为新皇把十二毓十二章皇帝冕服为新皇穿上。
礼部尚书在一边司仪主持,百官观礼。
九毓九章除去。
十二毓冠十二章服换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