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户部尚书的公子大不敬、武勋们集体出动,自然很值得一说。
  不知道别的读书人如何,至少和宋书生相交的这帮落魄读书人,他们这次全都站了武勋。他们觉得武勋们的行为非常感人。在他们看来,欺负孤儿寡母是最令人不齿的,冯公子算计女人名节,更叫人不齿了。武勋们却是有情有义,值得大书特书。
  其中一人还忍不住念了几句讴歌忠义的诗句。
  唯独宋书生一句话都没有说。
  “宋兄在想什么?”有人问。
  宋书生像是猛然惊醒,眉头轻轻舒展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急不缓地丢出一个大问题:“我在想……襄国公是谋士吧?他生前其实不曾打过一场仗。虽然被追封为襄国公,但他并非武勋。如果他有幸活到现在,他应当是文臣中的第一人。”
  读书人们:“!!!”
  是啊,纵观襄国公一生,他做的都是文臣的事啊!
  所以现在武勋是在为一个已逝的文臣出头?他们视文臣留下的孤女为亲骨肉?
  一时间,这帮读书人全都目光闪烁。
  如他们这样的落魄文人,若是始终扒不上世家,那么扒上武勋,似乎也不错?
  第79章
  事情究竟是怎么闹得这么大的?
  万商和詹权在复盘的时候, 确实都没有往昌华郡主身上想。更确切地说,万商觉得昌华郡主叫了贴身丫鬟去报案,这行为怎么看都像是故意的, 但之后把全城的武勋都扯了进来, 这就绝对不是昌华郡主一人能策动的了。这背后肯定还藏着什么!
  “四锦园的这场赏花宴办得有点大。第一批入宫的那些武勋,他们都是家中有小辈在园子里参宴的, 估计怕昌华郡主吃亏,小辈们早早就给家里传了信。”詹权道。
  万商仿佛十分认同地点着头:“定是如此了!”
  但其实他们心里都知道,皇上肯定在各处安插了探子。这种探子不是话本中那种趴在人床底下连夫妻之间的私密话都探得一清二楚的探子, 就是一些正常的探子,可能是四锦园里某个仆从,也可能是督察院里的某个小吏, 汇成了一张隐秘情报网。
  这一次, 这张情报网肯定动了。
  不过就算万商和詹权猜到了情报网的存在,他们肯定想不到这一张情报网日常都归苟太监管理。而能被苟太监放心里的人其实很少, 昌华郡主恰好就是其中一个。
  很少有人知道, 即便是昌华郡主本人都不知道, 苟太监把她看作是自家小辈的那种心,比皇上还要强烈。当然,皇上肯定知道这一点。苟太监从来都不瞒着皇上。
  就因为苟太监把自己所有的秘密都摊开了给皇上看, 皇上才会一直信任他。
  苟太监管着情报网, 那他当机立断把事闹大,这里头就很有公报私仇的意思。
  从公心来说,武勋集体闹了户部尚书, 不仅叫武勋和文臣高官进一步对立, 也给世家找了麻烦,这绝对是皇上乐见其成的;从私心来讲, 这是给昌华郡主报了仇。只是这份私仇被很好地掩藏了起来,没叫人发现。世家最多就是怀疑武勋搞串连了。
  而且别管武勋究竟抱着什么心态,他们闹事时都打着为昌华郡主出头的旗号。既然这样,那为了不打脸,为了不叫说出口的话落空,他们日后都要加倍照顾郡主。
  经此一事,谁还敢小看了郡主?她在京里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万商和詹权继续复盘。两人用眼神说了很多话,万商嘴上却只简单地说:“我相信在武勋心里,对兄弟的忠义肯定没作假。”但这个占了多大比例,就真不好说了。
  詹权意会,叹着气道:“忠义肯定是占了大头。但武勋们平日里和文臣相处,估计也攒了不少怨气。这次顺势都发泄出去了。”其实这才是他们闹事的主要原因吧?
  这年头的战斗人才和现代社会的战斗人才完全是两码事。
  现代的高级军官需要有学历、懂技术。但是在这个冷兵器作战时代,一个人能在战场上出头,基本都是仗着“悍勇”二字。跟着新皇打天下的,好多都是从底层爬起来的,几乎不存在儒将。连先侯爷这种毛笔字写得不如万商的都算是有进取心的了。
  他们能打赢仗,很多都是靠着直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