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那里站了许久,纵然街上人来人往,但那个在巷口便下了马车的女子却恍若身置荒野一般寂落,直到贴身的丫鬟轻轻唤了她一声才恍然回过了神。
  又过了良久,向之瑜才发现自己扶着墙,却依旧有些无力,连开口时的喉咙都有些干涩:“妙儿,去打听一下,云尚书喜欢什么,准备明天为他祝寿。”
  微微一怔后,妙儿迟疑了片刻,试探地问道:“小姐要去云家贺寿?可是相爷向来与云尚书不和,恐怕不会同意。而且奴婢听说云尚书的寿宴不会邀请外人,如果我们突兀前去,是不是有些不妥?”
  唇角弯起一个苦涩的笑,向之瑜失落道:“所有人都不同意,可偏偏我却喜欢。小时候我瞧不起他,现在却将他视若心头血,这是我自己的报应。”
  妙儿瞧着心疼,忍不住劝道:“小姐何必要这么为难自己?这晋安城中不知有多少王族公子对小姐倾心,妙儿不懂为何小姐要甘心承受如此委屈。”
  向之瑜轻咬了唇,平日里的明媚面容黯然无光,何止妙儿不懂,有时候自己也不懂。
  自从懂事时起,父亲与叔父便是征战南北的骁勇将军,她是众星捧月的将门小姐,是向家独女,所有人都对她宠溺无边,但没有人懂得她的寂寞。
  也许是因为家人的开明,她自小便饱读诗书,最厌倦京城中上层人家的虚伪浮夸,认为总是围绕在眼前的那些人大都肤浅不堪,所以从不屑往来。但她心里却很清楚,迟早有一日,家人会为她选一个与向家门当户对的王孙贵族作为她的夫婿,在媒妁之言后与他成婚生子,而他会顾及向家势力,在外于宦海为生计仕途打拼,在家对她百般宠爱相敬如宾,如此安然终老。
  大多千金闺秀都是如此度过一生的吧,偶尔听家中的嬷嬷提起放弃家门私奔在外的那些小姐大都惨淡收场,让人对外面的风险心生胆怯引以为戒。她不会离开向家的庇护,因为她很清楚向家是她随心所欲的根基,但也不愿中规中矩而又庸庸碌碌地过完这一生,也许正因深藏在内心的那一点叛逆,所以才会留意到自小便与众不同的云宣,后来更是对他倾心相待。
  初遇那年,她好像只有十岁。那时他与另外几个年岁比他大些的孩子在离将军府不远的地方卖艺,随阿娘出门回来的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竟觉得比戏楼里的杂耍还要有意思,后来她扮作丫鬟,混在人群里围观,却不想在安然度过两天后恰逢有帮派过来抢地盘,场面在瞬间混乱。她险些被人群踩踏,是他救了她,而他也因此被她的阿爹留意到,并将那时武艺便不差的他收入了麾下。她曾以为流落街头的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但不知为何,在嫌弃之余却忍不住想要靠近他,直到他离开京城远赴边疆。
  在那时的印象里,他是个与她认识的那些同龄人皆不同的怪人,不懂尊卑不会说话没有表情,根本像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可就是这样一个乞儿,再归来时却惊艳了天下,包括她。
  她不知道他在离开的那几年都曾经历了什么,但却并不意外,好像很久之前便认为他会有这么一天,只是希望能懂他更多。所以再次相见后,很快地,她便知道自己对他已经动了心。那不是一见钟情,而是苏醒了自己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情愫。
  他就像一个不可解的谜,让她深陷其中。但与他相见的时日总是匆忙而短暂,所以她开始渴望长久。她甚至不在乎他的出身与家室,什么显赫门第高贵血统家大业大,她自己就有的是,又怎会稀罕?
  可是,他不仅对自己从未在意,也并不贪图向家对他的器重,反而将与向家素有隔阂的云枕山认为义父,并改姓为云。
  即便云枕山定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但倘若他顾及着向家这么多年来对他的庇护,也应该拒绝。但他不仅没有,反而欣然同意,所以即便是一手将他提拔上来的向东灼也对他心生罅隙,更不可能同意自己的女儿与他有所关联。
  原本在她的意念中是没有得不到这三个字的,可这件事却太难,即便她开始违逆父命,即便她放下女儿尊严将此生心意昭告天下。
  她曾经以为他会喜欢的一定是特立独行的女子,所以很有信心地在他面前展露本色,从不矫揉造作,没想到却败得一塌涂地。
  多年相识,比不得几个月的相处,也许这本就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可以前她从未沮丧过,因为她自问有信心让他放下芥蒂与杂念去接受她,可现在才发现,他的心里根本没有对向家的偏见对云家的偏袒对身世的自卑,他只是单纯地不喜欢她。
  所以,她发现自己有些慌乱了,有些嫉妒了。
  有时她会想,倘若小时候她肯放下身份与他亲近,那今日的状况会不会有所不同?他是否会多看她一眼,是否会接受那件大氅,是否会愿意带她浪迹天涯?
  求不得的痛苦集聚了她有生以来的唯一挫败,她认为这是报应,却仍旧未打算放弃。
  她觉得,他只是不给自己机会。倘若他愿意向她靠近些,定然也会动情动心。
  但既然他不打算过来,那她就要甘愿过去。
  “我已经决定了,阿爹那里还是先瞒着。”一个无声轻叹后,向之瑜平静道,“虽然一直有传言说我们向家与云家有宿仇,但那些毕竟已经是陈年往事,无论怎样的心结,早晚也是要解开的。”
  妙儿微微蹙了蹙眉,欲言又止。
  她瞧出了其中端倪,问道:“你知道些什么?”
  妙儿有些迟疑地道:“向家与云家的恩怨好像并不如小姐所料的那般容易化解。”
  “哦?”惊讶地看着她,向之瑜问道,“你是不是听说了些什么?”
  妙儿点了点头,却并未回答,看了看人声熙攘的四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