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3)(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入听政殿开小会的那都是朝中重臣,都是官场上的老交情了,郑御史等人还能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
  大多都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啐一句小气鬼,喝凉水。
  房观彦的启奏,群臣听禀无人打断,除了有俞仲翎的原因之外,还有便是众人都知道,使节团入京便是今日朝堂之上的首要政事。
  待到房观彦报出所有派遣使节团来访的国家名单后,底下才迭起小声议论。
  无他,便是这国家可太多了。每个国家出一个二到十人的使节团,再加上护送的将士,浩浩汤汤的光是想想便觉得可观。
  陛下,有朝臣忍不住怀疑,这阅兵规模是不是太小了?
  无妨。皇帝却莫名的相当自信,老神在在的道,到了哪一日,只怕众卿不会再有规模小的疑虑,而在纷纷进言,杀鸡焉用宰牛刀。
  皇帝说的笃定,一部分朝臣与有容焉直道我泱泱萧国岂是蛮夷能比,另一部分心有疑虑,却都清楚这时候不该,也不能下皇帝的面子,只能打算等散朝后再觐见了。
  周承弋不知道皇帝的自信从哪里来,但他便宜爹确实不是自大的人,必然有其后手。
  此事便就此告一段落,皇帝按照惯例封赏,朕欲意将使节从礼部分出来,建立专门处理对外政策事务的理藩院,俞仲翎调任理藩院尚书一职官至一品,诸卿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这件事前几天在听政殿就已经讨论通过了,朝臣们自然俯首听命。
  皇帝顿了顿,垂眸点了房观彦上前,俞卿在信中多次夸赞你能力不俗,此番出使厄立特里亚海各国亦是出力甚多,看天象也从来无误他向朕讨了个封赏,将你要过去做左侍郎,你意下如何?
  房观彦来之前就听俞仲翎神神秘秘的说给他要了个封赏,他在路上特意卜了一卦,是大吉。
  本来以为最多便是官途之路终于有了起色,万万没想到得了个足以入朝听政的官!他心中惊喜,立刻要谢恩。
  皇帝却摆了摆手,别着急谢恩,这左侍郎一职虽只是从三品的小官,却是理藩院副手,非是如此这般轻易便能就任的。便是朕给了你这个恩典,怕其他人也是不服。
  房观彦聪明的听出言下之意,当即便回禀,房观彦愿考今年科举,取三甲之名以正己身。
  好!有志气!不愧是丞相之子。皇帝微微倾身,难得豪气的笑道,那朕就在这金銮殿上等着观彦金榜题名。
  皇帝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爽快的叫破房观彦的身份,这也便意味着,十二年前的那件事情在房观彦身上彻底翻篇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