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6)(3 / 4)
徐开本来都已经绝了再读书的念头,被这好事砸懵了,他用力掐了掐大腿,当即跳起三尺高。
这是真的?竟不是我在做梦?他激动的红了眼睛。
自然是真的,我可是同四公子发过誓了。符谦说着特意将自己写给四公子的信中原话说了一遍,并将资助的表格交给他,指了指上面盖好的自己的私印,戏谑的道,你且仔细瞧瞧,可有造假?
徐开捧着那张薄薄的纸仿若捧了什么绝世珍宝,张口欲言却泣不成声。
小公爷与四公子两位恩人的蓝面之助,徐开此生不忘,只能做犬马效力报答一二!他哽咽着抱拳鞠躬,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后人便用蓝面之助形容得遇贵人,同形容人有骨气的琉璃玉骨作为成语流传甚广。
周承弋没有神通广大到能探听后世如何,他此时正对着账本心中感慨,符谦这人为了赚钱手段频出的让人直呼奸商,但商德真的没得说。
最起码从他手里出来的商品,不会让人觉得不值,也绝对不赚昧良心的钱。
就真的活该人家有钱。
这么想着,周承弋勉为其难的就将信里刻意被他忽视的催稿言语捡了回来,打开抽屉拿出了里面的存稿。
这些日子他虽然主写《江湖都是我的传说》,但也没有忽视《穷书生种田》,每天都会写三千到五千字,从第一批存稿交出去到现在已经有近三个月时间了,这存稿数量可以说是相当可观了。
周承弋一次性都没能把它全拿完,厚厚摞在一起翻看了一下,最终还是从兑换平台上线的剧情开始将其拆分。
养殖和种植这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比第一册 字数还要多出小五万,不管是做一册发售,还是分两册,字数都是允许的。
《穷书生种田》全本剧情也宣告走完了一半。
周承弋不仅将符谦要的存稿打包好了,也将《江湖都是我的传说》第一卷 蛟龙地宫的全部稿件打包。
赵家楼和长安书坊不一样,在《长安朝报》没改版之前,他们连名人名篇都很少刊载,更别说通俗小说了,到他们手里的稿子都是直接做成成书发售,也不会像长安书坊那样搞宣传营销。
不过做成册之后,《长安朝报》也拓展了内容宽度,接收子固的那篇偷生卷分析文章就是试水,效果确实不错,便也相应的增加了其他栏目。
周承弋的马甲文将成为在上面连载的第一部 通俗小说。
因为是七天一刊,赵家楼总编纂大抵是怕他拖稿,所以要求他先给出四期以上的稿子。
周承弋算了算蛟龙地宫篇的字数,刚好能刊载一个月的样子。
习惯了存稿箱丰厚,却突然被榨干的周承弋瞬间就打起精神来,他将种田文还剩下的存稿放回抽屉,拿起马甲文的大纲开始琢磨第二卷 金鳞山庄。
解春风来到中原之后化名为机智小和尚,和一伙人来到金鳞山庄参加少庄主大婚之礼,结果当天晚上就出了事。
先是凭空刮起一阵鬼气森森的阴风,婚宴的蜡烛被吹灭,其后新郎敬酒又意外频发,还有人落了水,这不详之兆愈演愈烈,半夜一声惊叫,众人赶紧前去查看,却见那新房红床之上,躺着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周承弋这边想不开写了悬疑,为了剧情而抓耳挠腮删删改改,好几天才磨出一个能用的开头,而那边《穷书生种田》成书在长安书坊上架开售了!
如周承弋猜测的那般,这本成书的定价很昂贵,上架之后也引起了轰动,不过这回并不是好的方向,有不少人指责长安书坊这死要钱的铜臭味真是遮不住。
符谦并不意外也不在意,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长安副刊》和主刊一样都是半月刊,《穷书生种田》又是一篇大长文,要是只在副刊上每期连载一万字,那得连载三四年才能完结!
虽然肯定会有追的人,但更多的人会露出疲态从而选择弃文,而且长期占掉最大的版面,这对才刚起步得《长安副刊》来说并不是好事。
有钱的等不急的就买成书看,没钱的愿意等的继续看杂志便是,第一册 肯定会在杂志上连载到结束,二十期买下来也差不多能收回成本。
至于第二册 符谦相信,早早就看完第一册以及体会过追更痛苦的人,必定都会支持出成书。 ↑返回顶部↑
这是真的?竟不是我在做梦?他激动的红了眼睛。
自然是真的,我可是同四公子发过誓了。符谦说着特意将自己写给四公子的信中原话说了一遍,并将资助的表格交给他,指了指上面盖好的自己的私印,戏谑的道,你且仔细瞧瞧,可有造假?
徐开捧着那张薄薄的纸仿若捧了什么绝世珍宝,张口欲言却泣不成声。
小公爷与四公子两位恩人的蓝面之助,徐开此生不忘,只能做犬马效力报答一二!他哽咽着抱拳鞠躬,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后人便用蓝面之助形容得遇贵人,同形容人有骨气的琉璃玉骨作为成语流传甚广。
周承弋没有神通广大到能探听后世如何,他此时正对着账本心中感慨,符谦这人为了赚钱手段频出的让人直呼奸商,但商德真的没得说。
最起码从他手里出来的商品,不会让人觉得不值,也绝对不赚昧良心的钱。
就真的活该人家有钱。
这么想着,周承弋勉为其难的就将信里刻意被他忽视的催稿言语捡了回来,打开抽屉拿出了里面的存稿。
这些日子他虽然主写《江湖都是我的传说》,但也没有忽视《穷书生种田》,每天都会写三千到五千字,从第一批存稿交出去到现在已经有近三个月时间了,这存稿数量可以说是相当可观了。
周承弋一次性都没能把它全拿完,厚厚摞在一起翻看了一下,最终还是从兑换平台上线的剧情开始将其拆分。
养殖和种植这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比第一册 字数还要多出小五万,不管是做一册发售,还是分两册,字数都是允许的。
《穷书生种田》全本剧情也宣告走完了一半。
周承弋不仅将符谦要的存稿打包好了,也将《江湖都是我的传说》第一卷 蛟龙地宫的全部稿件打包。
赵家楼和长安书坊不一样,在《长安朝报》没改版之前,他们连名人名篇都很少刊载,更别说通俗小说了,到他们手里的稿子都是直接做成成书发售,也不会像长安书坊那样搞宣传营销。
不过做成册之后,《长安朝报》也拓展了内容宽度,接收子固的那篇偷生卷分析文章就是试水,效果确实不错,便也相应的增加了其他栏目。
周承弋的马甲文将成为在上面连载的第一部 通俗小说。
因为是七天一刊,赵家楼总编纂大抵是怕他拖稿,所以要求他先给出四期以上的稿子。
周承弋算了算蛟龙地宫篇的字数,刚好能刊载一个月的样子。
习惯了存稿箱丰厚,却突然被榨干的周承弋瞬间就打起精神来,他将种田文还剩下的存稿放回抽屉,拿起马甲文的大纲开始琢磨第二卷 金鳞山庄。
解春风来到中原之后化名为机智小和尚,和一伙人来到金鳞山庄参加少庄主大婚之礼,结果当天晚上就出了事。
先是凭空刮起一阵鬼气森森的阴风,婚宴的蜡烛被吹灭,其后新郎敬酒又意外频发,还有人落了水,这不详之兆愈演愈烈,半夜一声惊叫,众人赶紧前去查看,却见那新房红床之上,躺着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周承弋这边想不开写了悬疑,为了剧情而抓耳挠腮删删改改,好几天才磨出一个能用的开头,而那边《穷书生种田》成书在长安书坊上架开售了!
如周承弋猜测的那般,这本成书的定价很昂贵,上架之后也引起了轰动,不过这回并不是好的方向,有不少人指责长安书坊这死要钱的铜臭味真是遮不住。
符谦并不意外也不在意,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长安副刊》和主刊一样都是半月刊,《穷书生种田》又是一篇大长文,要是只在副刊上每期连载一万字,那得连载三四年才能完结!
虽然肯定会有追的人,但更多的人会露出疲态从而选择弃文,而且长期占掉最大的版面,这对才刚起步得《长安副刊》来说并不是好事。
有钱的等不急的就买成书看,没钱的愿意等的继续看杂志便是,第一册 肯定会在杂志上连载到结束,二十期买下来也差不多能收回成本。
至于第二册 符谦相信,早早就看完第一册以及体会过追更痛苦的人,必定都会支持出成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