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3 / 4)
他基本很少说起家人,胡悦楞了一下,“你祖父还——”
活着,这她是知道的,但装着不知道比较好。师霁随意地说,“活着啊,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让他来s市他也不愿意,在a市住了太多年,怕移了地气反而活不久。他也老糊涂了,就这样吧。”
确实,很多老人也不适应上了年纪还换个城市,宁可在老家生活。不过,如果说s市警察还能被找律师什么的吓回去的话,a市那边可就完全没这个规矩了,师霁说得对,如果凶手真的是师雩,他接不接受dna检测确实左右不了最终的结果。——她只是以为他想要拖点时间而已,但现在,他忽然间又改了主意,这让她感觉,几乎已经攥在手心里的那个答案一下又溜走了。
“那……为什么要我和解同和说啊。”她还是有话说,因为不安,所以想要继续搭话。“这是不是有点怪啊?”
师霁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他的笑容有点味道,但这韵味想要仔细琢磨的时候,却又不见了,“就当我还是没勇气揭盅吧,再多逃避几小时,不行吗?”
已经逃避了一晚上了,再多逃避几小时,不行吗?
这么多年来,即使一直让自己相信,但也难免想过,如果……如果师雩真的是凶手的话……在最终答案快要揭晓的那一刻,本能地紧张而回避,也是人之常情吧。
这是胡悦应该恍然大悟地发出一声‘哦’的时刻,但她却没有那种解密的轻松感,始终还带了几分保留。
——真是这样的吗?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师霁真是那个常人吗?
“……好。”
表面上,她却还是遵循着八卦人士的基本操守,见好就收,不再纠缠不休,做出一副虽觉不妥,但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的样子,转移话题,开始聊起轻松的话题。“对了,李小姐那边,她这几天怎么样,有没有感染的征兆,负压引流系统是不是该拆掉了……”
第135章 检查结果
“疼吗?”
“不是很疼。”
“描述一下现在是什么感觉。”
“有点,钝钝的感觉,好像有人在压着我,但不是很痛,也不是很明显。”
“隔着绷带,肯定是不明显的。”师霁松开手,“恢复得不错,神经发育得还行。不过,不可能完全恢复到没有受伤以前的水平。”
“下一阶段是不是该调整神经生长因子的用量?”刘医生在旁问,他们自然地从李小姐床边移开,摄影师分成两个小组,一个摄影师跟着医生走开,一个留下来对患者家属进行简短的采访,“这段时间心情怎么样?”
“很平静,非常相信医生。”
“有没有担心做出来的效果?”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成活,出来肯定是比从前好的,所以没有担心。就是很期待拆下绷带的那天。”
“是不是觉得很难等?”
“这是肯定的——不过一方面觉得难等,另一方面,也肯定是希望能包裹到当时预定的时间,毕竟,如果提前拆开的话,肯定就说明有感染了。可能包扎久了也有点又期待又害怕的感觉吧,就觉得,缠成这样也挺不错的,都有点害怕解开了。”
“有点怯场是吧?没关系的,到目前来说,手术进展得非常顺利。听说李小姐在网上开了个微博,记录自己的手术历程,有这样的事情吗?”
“有的——我女儿现在还不能说话,只能打字,我来帮她念吧。其实她一开始就是想记录一下自己的这段经历,因为其实我们的案子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网上她也能听到一些支持她的声音,所以我们对她这个决定也很支持。”
“这个微博现在影响力是很大,每篇的回复大概都有1000左右,我有看到一些病友也受到你们的帮助。”
“对,因为我们自己的医药费,通过院内的绿色通道和一些基金的捐赠,差不多目前是够用的,有一些网友想要帮助我女儿,我们就说,这种善款,我们肯定不敢据为己有的,刚好我们住院期间,也结识了一些比较不幸的病友,他们也很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所以我们就有做这个介绍,也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因为我们能有今天这个手术,就依靠的是好心人的帮助。比如胡悦医生,前后为我女儿的病情奔走呼吁,经由她介绍,我们的情况才能被师医生了解到,又是经师医生牵头,我们才能进入到这个医疗小组……”
“胡医生,你稍等一下。”
在病床边的对话声,隐约传到走廊里,几个摄制组人员相视一笑,拦住了想要离开的胡悦,就连刘医师都似笑非笑地递给胡悦一个眼神: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胡悦眼光不错,李小姐这对母女确实是拎得清,别的不说,采访里从来不忘记给这个‘胡总’找存在感,一个住院总,硬生生在纪录片里都混上采访,回报确实很丰厚了:这个项目,院里肯定是很重视的,三不五时就有团队过来拍摄,据说之后甚至可能会登上中央台,做为专题纪录片播出。那样的话,胡悦的仕途,不管她将来到哪个医院,都不可能太蹉跎,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是她能力的证据,与晋升的筹码。
胡悦没有办法,只能稍等一下,还好,摄制组并不为难她,先采访师霁,再采访刘医生,给足了刘医师面子,最后才来采访胡悦,“胡医生,能不能说一下你是怎么认识李小姐的?” ↑返回顶部↑
活着,这她是知道的,但装着不知道比较好。师霁随意地说,“活着啊,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让他来s市他也不愿意,在a市住了太多年,怕移了地气反而活不久。他也老糊涂了,就这样吧。”
确实,很多老人也不适应上了年纪还换个城市,宁可在老家生活。不过,如果说s市警察还能被找律师什么的吓回去的话,a市那边可就完全没这个规矩了,师霁说得对,如果凶手真的是师雩,他接不接受dna检测确实左右不了最终的结果。——她只是以为他想要拖点时间而已,但现在,他忽然间又改了主意,这让她感觉,几乎已经攥在手心里的那个答案一下又溜走了。
“那……为什么要我和解同和说啊。”她还是有话说,因为不安,所以想要继续搭话。“这是不是有点怪啊?”
师霁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他的笑容有点味道,但这韵味想要仔细琢磨的时候,却又不见了,“就当我还是没勇气揭盅吧,再多逃避几小时,不行吗?”
已经逃避了一晚上了,再多逃避几小时,不行吗?
这么多年来,即使一直让自己相信,但也难免想过,如果……如果师雩真的是凶手的话……在最终答案快要揭晓的那一刻,本能地紧张而回避,也是人之常情吧。
这是胡悦应该恍然大悟地发出一声‘哦’的时刻,但她却没有那种解密的轻松感,始终还带了几分保留。
——真是这样的吗?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师霁真是那个常人吗?
“……好。”
表面上,她却还是遵循着八卦人士的基本操守,见好就收,不再纠缠不休,做出一副虽觉不妥,但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的样子,转移话题,开始聊起轻松的话题。“对了,李小姐那边,她这几天怎么样,有没有感染的征兆,负压引流系统是不是该拆掉了……”
第135章 检查结果
“疼吗?”
“不是很疼。”
“描述一下现在是什么感觉。”
“有点,钝钝的感觉,好像有人在压着我,但不是很痛,也不是很明显。”
“隔着绷带,肯定是不明显的。”师霁松开手,“恢复得不错,神经发育得还行。不过,不可能完全恢复到没有受伤以前的水平。”
“下一阶段是不是该调整神经生长因子的用量?”刘医生在旁问,他们自然地从李小姐床边移开,摄影师分成两个小组,一个摄影师跟着医生走开,一个留下来对患者家属进行简短的采访,“这段时间心情怎么样?”
“很平静,非常相信医生。”
“有没有担心做出来的效果?”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成活,出来肯定是比从前好的,所以没有担心。就是很期待拆下绷带的那天。”
“是不是觉得很难等?”
“这是肯定的——不过一方面觉得难等,另一方面,也肯定是希望能包裹到当时预定的时间,毕竟,如果提前拆开的话,肯定就说明有感染了。可能包扎久了也有点又期待又害怕的感觉吧,就觉得,缠成这样也挺不错的,都有点害怕解开了。”
“有点怯场是吧?没关系的,到目前来说,手术进展得非常顺利。听说李小姐在网上开了个微博,记录自己的手术历程,有这样的事情吗?”
“有的——我女儿现在还不能说话,只能打字,我来帮她念吧。其实她一开始就是想记录一下自己的这段经历,因为其实我们的案子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网上她也能听到一些支持她的声音,所以我们对她这个决定也很支持。”
“这个微博现在影响力是很大,每篇的回复大概都有1000左右,我有看到一些病友也受到你们的帮助。”
“对,因为我们自己的医药费,通过院内的绿色通道和一些基金的捐赠,差不多目前是够用的,有一些网友想要帮助我女儿,我们就说,这种善款,我们肯定不敢据为己有的,刚好我们住院期间,也结识了一些比较不幸的病友,他们也很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所以我们就有做这个介绍,也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因为我们能有今天这个手术,就依靠的是好心人的帮助。比如胡悦医生,前后为我女儿的病情奔走呼吁,经由她介绍,我们的情况才能被师医生了解到,又是经师医生牵头,我们才能进入到这个医疗小组……”
“胡医生,你稍等一下。”
在病床边的对话声,隐约传到走廊里,几个摄制组人员相视一笑,拦住了想要离开的胡悦,就连刘医师都似笑非笑地递给胡悦一个眼神: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胡悦眼光不错,李小姐这对母女确实是拎得清,别的不说,采访里从来不忘记给这个‘胡总’找存在感,一个住院总,硬生生在纪录片里都混上采访,回报确实很丰厚了:这个项目,院里肯定是很重视的,三不五时就有团队过来拍摄,据说之后甚至可能会登上中央台,做为专题纪录片播出。那样的话,胡悦的仕途,不管她将来到哪个医院,都不可能太蹉跎,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是她能力的证据,与晋升的筹码。
胡悦没有办法,只能稍等一下,还好,摄制组并不为难她,先采访师霁,再采访刘医生,给足了刘医师面子,最后才来采访胡悦,“胡医生,能不能说一下你是怎么认识李小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