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年人的乐趣,往往都是这般,哪怕再普通的东西,也能成为他们手上兴趣的源泉。
  养螺蛳比较方便,只需要将收购来的螺种往田里倒就行。
  等莫少珩带着赵景澄等去放鱼苗的时候。
  赵景澄等都懵了。
  看着用运鱼车运回来的小鱼,一车一车地往河里面倒,“这……”
  还不得是肉包子打狗,倒进运河里面,还能捞得回来?
  哪怕南一,生活在渔业比较发达的南离,也看得眼睛直眨巴,没见过这么养鱼的。
  一倒进河里,没一会儿,小鱼就不见了踪影。
  众人:“……”
  不由得看向莫少珩。
  莫少珩正将做好的木牌插在运河边上,木牌上写着,“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打捞河里的鱼,违者罚款。”
  众人:“……”
  还是想想,鱼还能不能打捞回来吧,竟然在想着有人来偷鱼。
  莫少珩看着一群疑惑的眼睛,说道,“哪怕是在南离,渔业虽然发达,但其实都是小规模养殖,而想要经济效益达到最高,无论是农业还是养殖,都需要大规模。”
  “一片鱼塘,养这么一车的鱼苗,自然是足够了,等鱼养肥的时候,自然一鱼塘看上去都是鱼,也好打捞。”
  “但……我们拦了这么长的一截运河,自然需要更多的鱼苗,不过是面积实在太大,所以倒鱼苗的时候看上去就跟放生一样。”
  其根本原理,还是单位面积容鱼量的问题。
  一群学生:“……”
  虽然是这个道理吧,但……
  真的感觉是在肉包子打狗。
  莫少珩不断地在收购鱼苗,钱跟水一样花了出去。
  而拦运河的渔网,老匠师那直接解决了,都不用去南离买,老匠师知道一种制作渔网的方法,能够满足莫少珩的要求,能经得起长期的河水的侵泡。
  渔网的制作,能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确制作工艺是相对先进和完善的。
  等渔网制作好。
  莫少珩看了看,细度足够拦住鱼群。
  然后去了一趟志县,在渔网的底部,绑上石头,方便沉底。
  然后拦江拉了一条绳子。
  毕竟是运河,宽度有限,不是济河那种宽大到无法拉绳的河流。
  渔网的上端就绑在绳子上,然后横跨整条运河。
  放眼望去,运河就被这样一张巨大的网给拦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