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小内阁(3 / 5)
刘辩愉快地接受了。
没过几天,刘辩将丞相一职,也裁撤了。
张魅娘替刘辩审核奏章这么久,熟悉整个大汉国。
刘辩当然不能让她随意离开。
在半逼迫下,张魅娘答应入宫为妃。
如此一来,大汉进入了权力“小真空”。
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刘辩打算将太子刘民扶持起来。
在今后的作战中,刘辩难免会离开洛阳。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处理朝政。
三公九卿,都是刘辩最信赖的人。
但他们终究是臣子!
有些事,臣子是不可能直接决断的。
必须大汉国的主子点头。
刘民是太子。
虽然年幼,接触不了太深奥的东西,但臣子可以提建议,再由太子拍板。
这是为了防止大臣专权。
只要刘辩在位一天,就不可能出现权臣。
不过嘛。
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刘民太年轻了,很难胜任这份工作。
于是,刘辩打算给刘民组建一个“小内阁”,处理政务。
在大汉,每一任太子,都有自己的属官。
相当于一个小朝廷。
这些人都是清廉之辈,被精挑细选出来,辅佐太子。
要是按照一般的历史进程,诸葛亮、陆逊这些年轻人,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最多安排为太子属官。
王允、杨彪、周忠、韦端、陈珪这些老头子,将霸占整个朝堂。
刘辩提前为大汉换了血,留给刘民的人才,自然就不多了。
不过也不是绝对。
刘辩心目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返回顶部↑
没过几天,刘辩将丞相一职,也裁撤了。
张魅娘替刘辩审核奏章这么久,熟悉整个大汉国。
刘辩当然不能让她随意离开。
在半逼迫下,张魅娘答应入宫为妃。
如此一来,大汉进入了权力“小真空”。
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刘辩打算将太子刘民扶持起来。
在今后的作战中,刘辩难免会离开洛阳。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处理朝政。
三公九卿,都是刘辩最信赖的人。
但他们终究是臣子!
有些事,臣子是不可能直接决断的。
必须大汉国的主子点头。
刘民是太子。
虽然年幼,接触不了太深奥的东西,但臣子可以提建议,再由太子拍板。
这是为了防止大臣专权。
只要刘辩在位一天,就不可能出现权臣。
不过嘛。
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刘民太年轻了,很难胜任这份工作。
于是,刘辩打算给刘民组建一个“小内阁”,处理政务。
在大汉,每一任太子,都有自己的属官。
相当于一个小朝廷。
这些人都是清廉之辈,被精挑细选出来,辅佐太子。
要是按照一般的历史进程,诸葛亮、陆逊这些年轻人,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最多安排为太子属官。
王允、杨彪、周忠、韦端、陈珪这些老头子,将霸占整个朝堂。
刘辩提前为大汉换了血,留给刘民的人才,自然就不多了。
不过也不是绝对。
刘辩心目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