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小内阁(4 / 5)
也就是杨修!
杨徳祖。
弘农杨氏的力量,绝对不比四世三公的袁家差。
甚至还繁荣到了现在!
但杨修这个人,有一个臭毛病。
喜欢秀智商优越,很不稳重。
若是让他直接执政,尾巴能够翘上天。
所以,刘辩决定将他编入“小内阁”中。
这彰显了刘辩对弘农杨氏的尊重,给了杨修前途。
但又狠狠地压制了他一波。
刘辩还很年轻,太子不熬几十年,不可能执掌大汉。
杨修自然也会跟着磨练性子。
所以“小内阁”,非常适合杨修。
光有聪明才智还不行。
刘民身边,还需要有一名儒学大师。
出身扬州的顾雍,就非常合适。
这个人非常有才学,擅长内政。
刘辩想了想,再从建安七子中,抽出两人,王璨和陈琳。
如此也就凑够了四人。
刘辩告诉贾诩后,贾诩推荐了一人。
与他同姓的“贾逵”。
刘辩这才想起这位“魏晋八君子”之一,以“忠勇”著称。
一些评书中,还将他评为“三国里骨头最硬的人”。
“小内阁”就这么凑成了。
刘辩将这五人,都划分到刘民麾下。
这也是一种信号传递!
刘辩开始着手培养继承人了。
按理说,这时候百官就开始衡量、站队。
只不过这一次没有。
因为刘辩实在太年轻了! ↑返回顶部↑
杨徳祖。
弘农杨氏的力量,绝对不比四世三公的袁家差。
甚至还繁荣到了现在!
但杨修这个人,有一个臭毛病。
喜欢秀智商优越,很不稳重。
若是让他直接执政,尾巴能够翘上天。
所以,刘辩决定将他编入“小内阁”中。
这彰显了刘辩对弘农杨氏的尊重,给了杨修前途。
但又狠狠地压制了他一波。
刘辩还很年轻,太子不熬几十年,不可能执掌大汉。
杨修自然也会跟着磨练性子。
所以“小内阁”,非常适合杨修。
光有聪明才智还不行。
刘民身边,还需要有一名儒学大师。
出身扬州的顾雍,就非常合适。
这个人非常有才学,擅长内政。
刘辩想了想,再从建安七子中,抽出两人,王璨和陈琳。
如此也就凑够了四人。
刘辩告诉贾诩后,贾诩推荐了一人。
与他同姓的“贾逵”。
刘辩这才想起这位“魏晋八君子”之一,以“忠勇”著称。
一些评书中,还将他评为“三国里骨头最硬的人”。
“小内阁”就这么凑成了。
刘辩将这五人,都划分到刘民麾下。
这也是一种信号传递!
刘辩开始着手培养继承人了。
按理说,这时候百官就开始衡量、站队。
只不过这一次没有。
因为刘辩实在太年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