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贵人要买点什么?”
  “水泥怎么卖?”康熙指了指门口的水泥地面。
  “工匠还没培养出来,暂时不接受预定。”
  “要等到什么时候?”
  “还要等六爷那边消息。”
  康熙一时没反应过来六爷是号什么大人物,能让太子的人管他叫爷,心有所想,便问了出来:“谁家六爷?”
  大掌柜解释道:“六爷是太子爷的亲弟弟嘉郡王。”
  康熙:“……”
  六儿子就一半大的小孩,在外面也能当爷了?
  回宫后,就把太子找了过来。
  太子话不多说,请他去胤祜的庄子上看看。
  水泥怎么应用是件民生大事,康熙十分上心,文武百官也很好奇怪,他不止自己要去,还带着文武百官前去参观。
  于是,胤祜的庄子上迎来一大群人。
  加上后来买的地,胤祜的庄子有五百多亩地,修水渠又是个大工程,绝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目前还在分段修,虽然有很多工匠,但还等要一两个月才能完工。
  胤祜领着他们参观,又带他们看水闸。
  所有前来的参观的人心头一阵火热,不少人在偷瞄太子,詹事府从来没有失过手,做出来的东西一次好过一次。
  前两次只是为了捞钱,虽然那些钱都用在了国事上。
  但这一次,实打实是忧国忧民。
  原本就无人能撼动太子的地位,有了水泥这个大杀器,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还能再涨一涨,没准就超过皇上了。
  也有人在瞄康熙。
  从去年的国库欠银让太子的名声空前高涨,但只在京城。
  水泥就不一样了,但凡需要修河道铺路的地方,就能用到水泥,说不准他在民间的名望还会盖过皇上。
  同行的索额图还有几分担心。
  康熙见了新修的水渠,水泥还未凝固,但是看起来十分平整,隔一段距离的小水闸也像模像样。
  他龙颜大悦,连赞了三声,“能修水渠,也能修河道。太子又干了件大事!朕后继有人,也是大清之福!”
  胤祜还不忘帮哥哥刷名声,又指指远处干活的工匠。
  “那边的工匠是山东来的难民,还有一些妇女帮着做饭,管吃管住有工钱,还不收培训费。亲哥的意思詹事府不做水泥生意,交给工部和户部。等这一批人培训完,就归工部管。”
  工部的存在感向来不高,在六部里是垫底的存在。
  除了修路、修房子,很多活动都不带他们一起玩。
  太子将水泥交给工部和户部一起打理,工部的存在感瞬间飙升,工部尚书李振裕赶紧领了这个好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