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立刻上前说起了太子的好话:“能修河道,能安置难民,还能让难民有一技之长。等朝廷修完桥铺完路就该推广到民间了,到时候他们有一门手艺在也不怕没饭吃。”
  康熙再次夸赞太子,“保成有一颗仁心,不负朕的教导!”
  “召河道总督进京,尽快将水泥利用在河道上!”
  又匆匆忙忙地走了。
  亲眼看到过胤祜庄子上的水渠,康熙要将水泥用到河道上,朝廷上难得没有一个反对声,水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各地。
  地方的折子如雪花般涌入京城。
  一个个地方官员都在折子里哭求想修河道想修路。
  康熙也陷入忙碌中。
  河道不仅要修,还要修遍全国各地。
  必须在各省建水泥厂,这些是工部的问题,户部只要掏银子就行了。
  暂时不用担心银子,从东瀛国库抄来的银子还没动过。
  棒国已是大清的北参省,也不需要所谓的国库了,又会有大笔银子进账,修河道的银子暂时不用从大清的国库掏。
  抄别人的国库养大清的百姓,还一抄就是两回。
  大清地域广阔,想修遍大清的河道,光是那两个国库就不够看了。抄国库这种事干过一回两回,就不差三回四回了。
  康熙再次找来太子。
  东瀛和棒国国库的银子撑不了多久,下一个掏谁家国库?!
  第136章 、一起来吃瓜
  太子听后也不纠结,他早有个小本本,先打哪里都有计划。
  只是,比起打仗还一件事挺急的。
  “皇阿玛,打仗重要,还有一件事。大清地域广袤,但人口增长太慢,应当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三种产量高的粮食。皇阿玛先看看这折子,利弊与注意事项都写在折子里。”
  康熙接了过来。
  玉米和红薯写在前面,他迅速看完又去看土豆。
  看到土豆产量时,康熙眼睛亮了亮,却在最后看到土豆的注意事项比前两种都多,抬眼瞥向太子。
  “小六让你写的?”
  胤祜不想写小作文,只能太子写折子呈上来。
  他回道:“是小六。”
  康熙心下了然,太子没有种过地,只有六儿子一天到晚想呆在庄子上种地,听说去年他庄子上样样都种了。
  收起折子,才点点头,“朕心里有数了。”
  太子又道:“另外,儿臣以为在周边打下来之前,暂时不宜动到西方国家,西方的银子也要搂。是时候再组商队出海了。”
  先打阿三,旁边的南罗是属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