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3 / 4)
当然简单,十几岁的人了,都读书这么些年了,即使再学渣,学起小学一年级的东西也会觉得简单的。
嬴九歌当然不紧张,嬴少爷这辈子就不知道‘紧张’两个字怎么写!只有别人见他之后紧张来着。
相比起紧张,嬴九歌在注意到笔记中的内容后其实是‘荒唐’的情绪更多。他指着笔记道:“就这?”
虽然他勉强同意来补课,虽然他是个学渣,虽然…总之,嬴少爷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学这些小儿启蒙用的东西——正如甘甜计划的,她打算从头教起,真的是‘从头教起’,最初的课程类似‘数一数’。
难怪嬴九歌觉得荒唐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没有直接跳起来走人,已经很不符合他的性格了。
甘甜也知道这不太合常理,但她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嗯’了一声:“是的呢,虽然是最简单的,但从头学起是很有必要的…嬴师兄先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是不能答很深的问题,而是基础。放心吧,简单的东西会很快过完!”
这是委婉的说法,说的现实一点儿,嬴九歌还不到发愁复杂的知识的时候,他能打好基础就已经善莫大焉了!
而且甘甜没说的是,这样还有利于建立嬴九歌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一开始就弄一些复杂的东西,难搞的同时还会随着失败让人心理负担更重。由易到难,这总是没错的。
“那我们开始吧!”甘甜并没有给嬴九歌太多反对的时间,她本来就没有老师的威严,如果还不能干脆一点儿,补课就很难进行下去了(这可是她过往的补课经历得到的教训)。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以前学的东西都扔掉!我的思路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既然嬴师兄过去别的法子不管用,就试试我的法子吧。”甘甜将笔记翻到了第一页。
“先记住这些数字!0、1、2、3、4、5、6、7、8、9,然后以此类推可以组合得到两位数,三位数…”甘甜先交给他的是阿拉伯数字。
此时计算数字用的也不是一二三四这样的文字,而是另一类相对简便的数字,但甘甜在使用之后觉得还是比不上阿拉伯数字!只可惜她现在人小力微,没有推动数字改革的力量,毕竟阿拉伯数字更好归更好,也要考虑习惯带来的惯性。
不过推动数字、符号统一、变革,这是甘甜早就有计划的事…好在这辈子她有的就是大把时间。
嬴九歌皱了皱眉头:“如果你只是消遣我,向舅舅交差,那大可不必——”
“不是,我是很认真要教你的!我都答应于颉仙师了,就不会敷衍了事!你先试试这些数字,确实比现在用的数字好用!我就是用的这一套,等你学会了之后再学别的也会更简单!”这不是甘甜在瞎说,‘工具’的变革确实能极大影响学习本身。
嬴九歌并不见得相信甘甜说的这话,但他终究是安静了下来,不管怎么说也要先看看效果。不然的话,就算说甘甜消遣他也显得是在狡辩。
记住这些数字并不难,特别是将自己所学的数字放下不管,全当是学一门新东西后更是如此。说白了就是十个字符,还是很简单的那种!就算是五六岁的小孩子也费不了多少功夫,更别提嬴九歌这样的青年人了。
从一到百,从百到千,让嬴九歌明白十个阿拉伯数字怎么组成不同大小的数字,乃至于亿兆。这里面当然是有规律的,但甘甜没有教规律,而是让嬴九歌不用明白规律,就按照自己的直觉往下写——这本身就是有逻辑的!加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反而没那么自如。
当嬴九歌顺利找到感觉之后,虽没有做什么,却也觉得这套数字确实不同。
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东西,使用之后的用户体验也不会出现迟滞,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不好用!
数字之后,甘甜就开始拿出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算题,这个时候自然顺便学了加减乘除的符号,还有‘=’什么的。
算了几道题之后甘甜就没有浪费补课时间了,而是拿出了一沓大纸。每张纸上都是一百道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下次上课就是一旬以后了,嬴师兄每日算一张,题目简单,花不了多少时间的。”
这其实就是锻炼心算口算的能力,直到看到比较小的数字加减,能够直接一口答出,想都不想。
紧接着甘甜又拿出了九九乘法表,先讲了乘法的原理(相同的几个数相加),然后就是背诵乘法表:“之前嬴师兄应该也学过小九九的口诀,这个和那个差不多,只是更全一些,背下来应该很简单…”
第一次补课,甘甜主要集中在‘数术’上,至于文法…嬴九歌的文法并非基础太差。从他的题册和试卷来看,他应该也是认真学过的,该知道的都知道!他差的其实是那一点儿‘灵感’。
比方说一个普通的字,往上追溯,无论是哪一种文字他都是知道的(都学到第四年了,这是应该做到的)。
嬴九歌的问题在于,如果问他造字逻辑,以及字的演变逻辑,这就很容易出错。
老师会教基本的逻辑,但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从老师来说,没有那样多的精力。而从学生来说,也是没办法记住那么多的!
学生以学到的逻辑为工具,自己就可以理解某个字的造字逻辑和演变逻辑。只不过有的人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总是犯错,有的人理解的足够透彻,所以次次正确。
这有点儿像学外语时的语法,同样的语法学习了,学的不好的学生做语法选择题就像是在碰运气,对了也不知道怎么对的。学的好的却能够对自己给出的答案十足确定,并讲出解题过程。 ↑返回顶部↑
嬴九歌当然不紧张,嬴少爷这辈子就不知道‘紧张’两个字怎么写!只有别人见他之后紧张来着。
相比起紧张,嬴九歌在注意到笔记中的内容后其实是‘荒唐’的情绪更多。他指着笔记道:“就这?”
虽然他勉强同意来补课,虽然他是个学渣,虽然…总之,嬴少爷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学这些小儿启蒙用的东西——正如甘甜计划的,她打算从头教起,真的是‘从头教起’,最初的课程类似‘数一数’。
难怪嬴九歌觉得荒唐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没有直接跳起来走人,已经很不符合他的性格了。
甘甜也知道这不太合常理,但她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嗯’了一声:“是的呢,虽然是最简单的,但从头学起是很有必要的…嬴师兄先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是不能答很深的问题,而是基础。放心吧,简单的东西会很快过完!”
这是委婉的说法,说的现实一点儿,嬴九歌还不到发愁复杂的知识的时候,他能打好基础就已经善莫大焉了!
而且甘甜没说的是,这样还有利于建立嬴九歌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一开始就弄一些复杂的东西,难搞的同时还会随着失败让人心理负担更重。由易到难,这总是没错的。
“那我们开始吧!”甘甜并没有给嬴九歌太多反对的时间,她本来就没有老师的威严,如果还不能干脆一点儿,补课就很难进行下去了(这可是她过往的补课经历得到的教训)。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以前学的东西都扔掉!我的思路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既然嬴师兄过去别的法子不管用,就试试我的法子吧。”甘甜将笔记翻到了第一页。
“先记住这些数字!0、1、2、3、4、5、6、7、8、9,然后以此类推可以组合得到两位数,三位数…”甘甜先交给他的是阿拉伯数字。
此时计算数字用的也不是一二三四这样的文字,而是另一类相对简便的数字,但甘甜在使用之后觉得还是比不上阿拉伯数字!只可惜她现在人小力微,没有推动数字改革的力量,毕竟阿拉伯数字更好归更好,也要考虑习惯带来的惯性。
不过推动数字、符号统一、变革,这是甘甜早就有计划的事…好在这辈子她有的就是大把时间。
嬴九歌皱了皱眉头:“如果你只是消遣我,向舅舅交差,那大可不必——”
“不是,我是很认真要教你的!我都答应于颉仙师了,就不会敷衍了事!你先试试这些数字,确实比现在用的数字好用!我就是用的这一套,等你学会了之后再学别的也会更简单!”这不是甘甜在瞎说,‘工具’的变革确实能极大影响学习本身。
嬴九歌并不见得相信甘甜说的这话,但他终究是安静了下来,不管怎么说也要先看看效果。不然的话,就算说甘甜消遣他也显得是在狡辩。
记住这些数字并不难,特别是将自己所学的数字放下不管,全当是学一门新东西后更是如此。说白了就是十个字符,还是很简单的那种!就算是五六岁的小孩子也费不了多少功夫,更别提嬴九歌这样的青年人了。
从一到百,从百到千,让嬴九歌明白十个阿拉伯数字怎么组成不同大小的数字,乃至于亿兆。这里面当然是有规律的,但甘甜没有教规律,而是让嬴九歌不用明白规律,就按照自己的直觉往下写——这本身就是有逻辑的!加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反而没那么自如。
当嬴九歌顺利找到感觉之后,虽没有做什么,却也觉得这套数字确实不同。
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东西,使用之后的用户体验也不会出现迟滞,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不好用!
数字之后,甘甜就开始拿出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算题,这个时候自然顺便学了加减乘除的符号,还有‘=’什么的。
算了几道题之后甘甜就没有浪费补课时间了,而是拿出了一沓大纸。每张纸上都是一百道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下次上课就是一旬以后了,嬴师兄每日算一张,题目简单,花不了多少时间的。”
这其实就是锻炼心算口算的能力,直到看到比较小的数字加减,能够直接一口答出,想都不想。
紧接着甘甜又拿出了九九乘法表,先讲了乘法的原理(相同的几个数相加),然后就是背诵乘法表:“之前嬴师兄应该也学过小九九的口诀,这个和那个差不多,只是更全一些,背下来应该很简单…”
第一次补课,甘甜主要集中在‘数术’上,至于文法…嬴九歌的文法并非基础太差。从他的题册和试卷来看,他应该也是认真学过的,该知道的都知道!他差的其实是那一点儿‘灵感’。
比方说一个普通的字,往上追溯,无论是哪一种文字他都是知道的(都学到第四年了,这是应该做到的)。
嬴九歌的问题在于,如果问他造字逻辑,以及字的演变逻辑,这就很容易出错。
老师会教基本的逻辑,但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从老师来说,没有那样多的精力。而从学生来说,也是没办法记住那么多的!
学生以学到的逻辑为工具,自己就可以理解某个字的造字逻辑和演变逻辑。只不过有的人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总是犯错,有的人理解的足够透彻,所以次次正确。
这有点儿像学外语时的语法,同样的语法学习了,学的不好的学生做语法选择题就像是在碰运气,对了也不知道怎么对的。学的好的却能够对自己给出的答案十足确定,并讲出解题过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