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同的是,学习文法的逻辑并不‘精确’,至少没有那么精确…很多时候得靠当事人的‘感觉’来进行判断。不过这感觉也不是凭空来的,要接触的足够多,形成一种类似于‘经验’的东西,这才会有‘感觉’。
  而经验有高度相关,和没什么关联两种。所谓高度相关,就是多看看文法相关的东西,操千曲而后晓声,这样的事很容易理解。而没什么关联,这才是最难的…有些东西看上去和文法无关,但就是有助于理解文法。
  比如一个‘龢’字,原始的字形就是一个人吹奏排箫。甘甜自己并不会排箫这种乐器,是在一次甘澄的吹奏中才飘飘忽忽明白的——那真是仙乐,一时之间江、月、人都因为这乐声成了一体。
  所以才有‘和谐’之意吧…
  文法当然不只是一个‘感觉’,文法里头的东西多了去了!相对于数术,文法更不好补课,因为前者成体系,后者相对零散。甘甜其实并没有做好补课文法的准备,还需等等…再者说了,由易到难,文法还是往后稍稍叭!
  但她也没有让嬴九歌这样轻松地回去,类似于识字表一样的东西,上面全是各种字根,并且配图说明字根是如何来的——这些贴在房间里,就算是早知道的,也可以更熟悉,直到成为忘都忘不掉的本能。
  另外甘甜又递给嬴九歌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这个平常可以揣在袖中,什么时候都能拿出来翻阅。”
  这是甘甜仓促编的《造字书》,按照每个字的造字逻辑编了一个造字故事——话说谁知道这些字最初是怎么来的呢?当初的巫师们也没有办法记录下来…甘甜的故事是虚构的,其中体现的逻辑却是正确的。
  嬴九歌并非没有学习文法,他既然是认认真真学过的,又有名师教导,那问题可能就出在他不适应原本的教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