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铲除异己(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公子子婴进来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轲的计策,而违背秦国的条约;齐王建杀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的谋议。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丧失国家,殃祸降到自身。现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君主却要在一时之内舍弃他们,除掉他们,我认为这不可以。我听说轻于思虑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不能广纳众智的人不可以保全君王。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这是对内让群臣不能相互信任,对外让战士的斗志分离!我认为不可以这样。”
  这个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成蟜的儿子,秦二世胡亥的堂兄,他也素有贤名。
  但是秦二世根本就不听从子婴的劝告,因为赵高的话已经给他敲响了警钟,绝对不能放虎归山。
  随即他派铁衣卫的人来到代郡杀掉了关押在这里的蒙毅将军,并要他们继续去阳周杀死内史蒙恬将军。
  这个时候,钟离眛也利用当地丐帮分舵打听到蒙括将军被关押在阳周的消息,他在当地丐帮的帮助下,买通了关押蒙恬将军的监狱的那名狱官。
  他带着蒙长城和丐帮的一些高手来到关押蒙恬将军的囚房,他告诉蒙恬将军,自己这一伙人想救他出去!
  然而,蒙恬将军正气凛然地说:“我们蒙家自我的先人起直至子孙,在秦国建立功业和忠信已经三代了。如今我领兵三十多万,身体虽然被囚禁,但我的势力仍然足以进行反叛。可是我知道自己必定得死却还是要奉守节义,是因为我不敢辱没祖先的教诲,并表示我不忘先帝的大恩大德啊!”
  是的,钟离眛是大秦帝国有名的叛逆,可是蒙恬将军却不想当叛逆,因为那样会损害他老孟家一家三代都是大秦帝国的名将,为大秦帝国开疆拓土,守卫边疆,全家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抛洒在疆场,才获得的世代忠良的名声,否则他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他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希望有损蒙家清白的名声。
  蒙长城听了他的话,哭成一个泪人似的。
  他扒着牢房的栏杆,任凭钟离昧怎么劝说,都不肯松开。他说自己就是死也要跟父亲死在一起。
  蒙恬将军健壮,长叹一声,嘱咐钟离眛要好好照顾好蒙长城,于是拿出自己暗藏的毒药,随即吞服毒药自杀身亡,以让蒙长城彻底死心。
  蒙长城哭得悲痛欲绝,钟离眛也很悲痛,但是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垮掉。
  他只好把悲痛埋在心底!将悲痛欲绝的蒙长城背出监牢。
  胡亥登基后,他知道自己这个皇位来得不太光明,是他和李斯、赵高使阴谋诡计得来的。
  见不得人的阴谋和突如其来的权力共同催生出了胡亥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他心中惴惴不安,唯恐有人来抢他的皇位!
  而且最糟糕的是,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其他的儿子都比他年长,都比他有资格继承这个皇位。
  胡亥是靠阴谋上台的,所以他非常害怕其他的哥哥会用和他同样的阴谋诡计将他拉下台,自己继承皇位。
  每天,他一想到这个事情,就寝食难安,唯一能让他心安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有继承皇位资格的人全部杀掉!
  随之而来的是以维护大秦帝国稳定为借口的血腥政治清洗,于是,胡亥的兄弟姐妹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成为牺牲品,恐怖的气息如同浓重的阴霾逐渐扩散到整个大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最先,胡亥将六个哥哥杀死在杜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六公子戮死於杜。”
  皇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内宫,议定他们的罪状。
  秦二世派使者命令将闾说:“你们不尽臣道,当处死罪,官吏依法行刑来了。”
  将闾说:“宫廷的礼节,我从来不敢不听从掌管司仪的宾赞;朝廷的位次,我从来不敢有失礼节;奉命对答,我从来不敢说错话。怎么能说不尽臣道呢?希望能知道罪名再死。”
  使者说:“我不能参与谋议,只是奉命行事。”
  将闾仰天大声呼喊,呼喊了几次说:“天啊!我没有罪!”
  随后,秦二世又将十二个哥哥杀死在咸阳,《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道:“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
  但是更加残忍的事情还在后面。
  之后,秦二世又将十个姐姐妹妹杀死在杜县。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道:“十公主矺死于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