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4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行,小草来帮忙,咱们要怎么答谢?”这忙可不是百帮的。
  “二哥二嫂没要求,咱们待小草好些就是,日后她出嫁,添妆给的重一些就是最好的。”女子出嫁,嫁妆是很重要的。
  “也好,添妆给了就是她自己的。”这样的话得的实惠就是小草本人。
  第73章 注意
  半月很快过去, 小草被陈如松接了过来。
  有小草的帮忙,杨稔轻松很多,平日里孩子睡着, 只要让小草看顾着, 她就能安心做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能游刃有余,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陈如松很快感受到了,从前他回家, 还需要做些事情, 如今却是到家就能歇着,或是磨粉, 做米糕, 基本不用操心别的事,看来这有个人帮忙是真的好。
  因着卖米糕占了大半日, 夫妻俩就没再想别的挣钱的法子,米糕每月挣得不少,如今因为搬到县城,每日卖得更多,挣的银钱也比往日多,便是日后粮食不够要买了,也不会少挣太多, 与其想别的法子不如就稳住卖米糕这个生意。
  多了个人帮忙, 夫妻俩都轻松许多, 每日过得都挺好,很快一个半月过去,两个孩子满了六个月,杨稔开始想两个孩子的名字。
  取名自然的当爹娘的一起, 是以夫妻俩在一块商量。
  陈如松道:“儿子是知字辈,咱们只用想一个字就好,女儿就得想两个字。”
  “爹当初是请了先生帮忙取的,咱们不如也请秀才先生帮忙取?”杨稔只是识字,没有什么学识,怕自己取不出什么好名字,自家男人也是只识字,只比她强上些许。
  陈如松有不同想法,“好不好的,都是咱们当爹娘的心意,叫先生取名,多没意思。”
  “那,咱们取的不好听呢。”杨稔也想给两个孩子取名,但她希望两个孩子的名字别人一听就觉得好,可她没这个本事。
  “那有什么,咱们多想想便是,孩子周岁之前取好名字不就好了。”陈如松反正要亲自给两个孩子取名,不想假手于人。
  既然自家男人都如此自信,杨稔也就跟着有了底气,不就是给两个孩子取名嘛,她还不信他们夫妻俩取不出两个好名字了。
  片刻后,陈如松提议:“不如儿子的名字叫知行吧,就当初爹给的那张纸上第二个名,当初我两个都瞧上了,只是觉得知景这名在第一,咱们儿子是第一个孩子,才在两个中选了前面这个。”
  说是自己取,陈如松一时半会确实想不出多好的,在思来想去之际,记起了当初给大儿子取名的纠结,虽不是自己想的,可也是自己选,也差不离。
  “知行,陈知行,好听,就这个名字了。”这名是秀才取的,想必是不错的。
  儿子的名字取好了,陈如松开始思索女儿的名字。
  “女儿就叫知宜如何,宜室宜家,虽一般是男孩用辈分字,可也不是没有女孩用的,这辈分字女孩子也适用。”陈如松只觉陈知宜这名字好极了。
  “族里不会有什么说法吧?”在杨稔认知中,一般都是男孩才用辈分字的。
  “不会,只要当爹娘的乐意就成。”族里没有说不能用,他记得有几家给女儿取名也是有辈分字的。
  没有争议,杨稔也就放下心来,欣赏欣赏自家男人取的名,陈知宜,反正要比村里大部分女孩子的名字花啊翠啊秀啊秋啊的好,听着就与众不同。
  “名字是好,只是两个孩子的名字都让你给定下了。”虽满意名字,可自己没取,全是自家男人取的,杨稔觉得心不平。
  “那媳妇你再想想,咱们看看谁想的名字更好听。”哪个更好就用哪个,只要是自己和媳妇取的都好。
  杨稔嗔道:“不想了,名字都不错,就定下吧,你也想得太快了,我还没个头绪,你两个名字都想好了,还跟我说慢慢来。”
  “就灵光一闪,一下子一个名字就出来了,觉得合适我就说出来了。”陈如松笑了笑,他前面的话到后面一下子取了名字,听着好像是他故意要耍小手段似的,可他是真的突然间想到的。
  “孩子周岁宴要在哪办?在陈家村的话,有些麻烦了。”虽然才满六个月,但杨稔已经未雨绸缪到周岁了。
  “自然还是在陈家村,咱们的根是在陈家村的,孩子也是在陈家村出生的,到时咱们提前几日回去,准备准备,爹娘和二哥他们都会来帮忙的,不会太麻烦,这会还早,先别操心这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